黎红雷
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比较管理哲学博士后。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十分高兴来到南昌航空大学,因为我正好跟这所大学同龄,1952年是不是?我就是1952年出生的。今天我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管理智慧,其中主要讲儒家管理智慧。
首先,儒家跟管理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在20年前我做博士论文时,我的导师就提出来了。20年前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儒家管理哲学》。当时人们认为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两千多年前,孔夫子时代没有什么企业,哪来管理?实际上,他们当时对管理作了狭义的理解。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的领导、控制、指挥和协调,这个组织现在来看更多的是指企业,当然,也包括国家。两千多年前或者说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主要是研究国家组织里面怎么样推行其管理。那么这个管理对现代有什么意义呢?无论是国家组织还是企业组织,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所以,两千多年前如何管理人的学问对我们今天如何管理人的组织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这就是儒家管理智慧在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现实意义。
儒家本来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先秦诸子百家,现在这几年国学热,可能大家多少也懂一点。汉代人提出九流十家,在座各位同学,你们知道有哪几家?说出来听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还有呢?佛教是从印度传进来的,九流十家里没有。还有农家、杂家,还有一个小说家。到了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就成为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国家管理的指导思想,国家级的管理哲学,已经两千多年了。要讲中国管理智慧之源,就一定要讲儒家,当然其他各家也可以讲,但是,不讲儒家就抓不住中国传统管理的根本。先秦儒家有哪几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我们再讲讲儒家的基本经典四书,哪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还有个《乐》经,已经失散了,孔子当年教学生的教材就是六经,现在只剩下五经了。
这些基本的国学知识,各位同学回顾了一下,现在就要回归主题了。儒家跟管理有什么关系?儒家对中国古代国家管理的价值、地位、作用,用中国古代的宋代开国宰相赵普的一段话,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儒家跟现代企业管理有什么关系呢?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他曾经担任日本的工业大臣,一辈子办了五百多家企业,到了晚年,他总结他一生的成功经验,五个字:“《论语》加算盘。”《论语》讲仁义道德,经商叫打算盘,讲谋利。涩泽荣一认为二者相辅相成,不存在矛盾,结合得好,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这就是《论语加算盘》。这本书有中译本,一百多页,同学们可以找来看看。这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国力增强,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对儒学有一个比较正面的看法,但倒退到30年之前,甚至从五四运动以来,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甚嚣尘上。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我们这里暂且不探讨,就讲这30年以来,由于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了,人们开始正视我们这份丰富的管理思想。近几年所谓国学热,应该说还不算很热,为什么?官方还不是很热,主要来自民间,特别是企业界。近期报纸上说,浙江方太集团最近在它新盖的大楼里拿出几百平方米做“孔子堂”,里面放了孔子的像,员工每个星期、甚至每天来这里读读《论语》,读读《弟子规》,读读其他儒家著作,以此来指导他的企业管理。像早几年,广东改革开放之前,不要以为广东人只讲钱,广东的企业家更看重的是人品。现在大学生不是就业难吗?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年薪18万,毕业条件——熟读《弟子规》。《弟子规》是什么?《弟子规》本来是来自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思想,他办学,他办的什么学校?不是工业大学,也不是农业大学,办的是干部学院,培养管理干部,所以他叫君子之学。儒学本质上就是君子之学,所谓君子,就是管理者。那么,孔子把这个学生招来以后,他的话:“各位弟子,各位同学,今天来到我们学校,我十分欢迎来跟我学文化。我告诉你们,怎么才能学到知识,怎么才能学到文化呢?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什么意思?各位同学回家去,好好孝敬你的父母,跟你的兄弟姐妹好好处理好关系,出了门,跟你的同事、朋友、同学,谨谨慎慎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做人,要讲信用,要亲近那些品德高尚的人,要关爱社会大众,这样,你有时间了,再来跟我学文化。孔子思想就是“成人”教育,孔子的教育思想归结为两个字“成人”。这“成”是动词,使你成为一个人。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什么呢?“成才”教育,人才人才,按照儒家的思路,只有成为人,才可能成才,你连人都不是,怎么能成才呢?这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所以,这是儒家培养管理者的基本思路。
刚才和你们王书记谈了很多,谈了理想抱负。我相信,咱们南昌航空大学按照他的这样的思路,一定能培养出真正的国家需要的人才。孔子的这番话,清代的一位秀才,山西人,李毓秀,从中受到了启发,据此他总结了几千年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的道理,编了一段顺口溜。这段顺口溜是当时所有启蒙的学生的教材,五六岁叫启蒙,先进来,先不读什么长篇大论,先读《弟子规》。所以,实际上《弟子规》就是一本小学生的守则。但是,各位,别看你们是大学生,你们这里只有一位同学读过,说明在这点上,一个大学生还必须回去补小学生的东西,因为小学生懂的东西我们大学生居然不懂。那么,要不要补呢?我在中山大学当系主任,连续当了十年,每年我们系的学生进来,第一课,我发两本书给他,一本《弟子规》,一本《中庸》。《弟子规》要读要背,我给他们讲,学会感恩,开始第一课。因为我们中大的校训,全部来自《中庸》,所以,我们哲学系的学生,四年以内必须背诵《中庸》。到毕业的时候,背完《中庸》才发毕业证书。当然,你们现在不需要背《中庸》。但是,《弟子规》总该读一读吧。我们一起读一下,好不好?(好!)《弟子规》一共就是1080个字,不多。你们要记那么多英语单词,1080个汉字,对你们来说,小意思啦,是吧。下面我们一起来读。(全场齐读《弟子规》)(读完)好,我提议大家,为自己鼓一次掌。(鼓掌)你们这辈子终于第一次把《弟子规》背完。(学生说:是读完)我近几年来,在企业界、学校大力推广读背《弟子规》,根据不完全统计大概已经印刷三十多万册。我所到过的学校和指导的企业,员工们背《弟子规》,学生们背《弟子规》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这里,也郑重地向南昌航空大学的领导提出,不妨试一试在我们南昌航空大学中开展读背《弟子规》,大家同意吗?(同意)好,再次掌声。(鼓掌)为什么《弟子规》这么神奇?我在清华大学MBA上课的一个学生,他是辽宁丹东市的商会主席,他给我总结了三段话,我觉得总结得很好。他说:“我们搞管理,定了很多规章制度都无效,但是,背了《弟子规》以后,员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为什么?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应该把活干好,为什么呢?他讲了三个层次:读了《弟子规》,感恩和尽孝,感谢父母、感谢社会;用尽孝和尽忠忠于企业,忠于国家;尽忠和尽力,努力做好人、努力做好事。”实际上也就是说,我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是社会使用的,现在社会上对我们学校培养人才有这样的需求,如果你缺了这方面的培养,企业就不欢迎,所以,我们学校必须重视。但是,《弟子规》的精神只是当年孔夫子教学生的一个起点,他的目的是要培养大量的合格的社会管理者,所以,我今天主要不是来讲《弟子规》。我要讲的是,儒家心目中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我总结了五点:“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重”“以和为贵”“以中为用”。
一、“以人为本”
现在企业也讲“以人为本”,一般讲的是,企业对内要以员工为本,对外要以顾客为本。但是,无论怎样,在儒家看来,管理者本身也是这个组织中的成员,一个管理者首先只有管理好自己,才可能管理好下属,所以,要把管理者纳进去,这个观点集中体现在孔子这段话,总括为三修。各位,我今天概括了五六段儒家经典,我希望大家当场给我阅读、朗读,当场给我背诵,记下来,连读三遍,第一遍,看着读,到第三遍,闭着眼睛把它读出来,好不好?(全场齐读)“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还有一段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所揭示的是管理者只有首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他人的这个道理,在中国老百姓中耳熟能详。人民公社化时期,不识字的农村老太太都会说:“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工人老大哥怎么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在中国人看来这个太普通了。但是,在现代西方的管理论中曾经当做一个重大的发明给提出来,谁呢?1985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他的一本书《有效的管理者》说,以往的管理学著作谈的都是怎么管理别人的,而本书谈的是怎么样管理好自己。他说,不能设想,一个人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可能去管理好别人?他说了这么一段话:“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齐声朗读)德鲁克说的话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为什么?他说这段话本身是对的,但是,他说以往的管理学著作都没有谈过怎么样管理好自己,他这个牛皮吹得太大,他是没有发现。1995年,我在台湾开会时就碰到了德鲁克,他80多岁了。我对他说:“Mr.Drucker,youareright,butyouarewrong,你说对了,但你又说错了。”你说只有管好自己的人才能管好别人,这是对的。但是,这段话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说过的话。所以,那次台湾之行对他影响很大。大家到图书馆去找一本书,《巨变时代的管理》,第十七章,题目就是“中国的管理智慧”,里面就谈到他对中国管理智慧的认识,他说:“以往真的不知道中国有管理智慧。”他里面有一句话这么说:“如果说十年前,美国企业家的书架上摆的是有关日本管理艺术家的书的话,那么,一定,十年后,美国企业家的书架上摆满的将是有关中国管理智慧的书。”他说这句话是1995年,十年前是1985年,日本的管理技术确实是风靡美国;十年后是2005年,他那年去世,他没有看到,但是,有没有摆满美国人的书架呢?我没有去统计,但是可以这么说,但凡当今最有名、最拔尖的管理学理论,都带有东西方管理学结合的影子。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也就是说,现在必须是东西方管理哲学结合才能解决当今世界的难题。由于时间关系,不多说。
二、“以德为先”
“德”就是“德治”。“德治”是儒家区别与其他各家管理智慧的特点。一般来说,儒家讲“德治”,法家讲“法治”,道家讲“无为而治”,所以,“德治”成为儒家的一个标志。那么儒家讲“德治”也有这么几段话,我们来读一下(齐声朗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是什么?北极星,但是你们说北斗星也有点靠谱,为什么呢?我们地处地球的北半部,仰头看星星,所有的星体都在动,包括太阳和月亮,但是,好像有颗星不动,那星是什么?就是北极星。可惜的是,北极星不会亮;幸运的是,在它旁边有一种很亮的星,北斗星,我们通过北斗星才找到北极星,找北极星干什么?定位。因为,在我们地球上看来;所有星星都在动,就它不动,所有星星都围绕着它,以它为核心来运转。所以,近几年我们政治生活中,“以某某某为核心的某某某”就是这么来的,就是一个组织要有核心,他们是用来定位的。定位很重要啊,品德要高尚,能力要服众啊。所以,儒家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
那它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一个重大影响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人说是西方理论,错!它是纯粹的东方理论!当然,也可以说是东西方结合了。最早来自日本的“社风”,社是什么?“株式会社”;“风”是风气。美国人20世纪80年代向日本学习,把日本“社风”带回美国去,一翻译,有点问题,社可以翻译成控制,“风”是什么呢?不是wind,不是air,是什么呢?是“文化”。我们又把它出口转内销,日本最早是叫儒家的德治学,搞了个“社风”,美国人向日本学,搞了个控制学,我们又向美国学,来了个企业文化,就这么转来转去,这个理论就是东西方智慧的大结合。实际上,日本的企业文化就是来自中国的德治文化。根据历史记载,早在1724年,最早的一批日本现代企业家在大阪办企业的时候,这些企业家原来都是儒家的信徒,办了企业,还在一起读儒家的书,读四书五经,专门办了一个场所,叫做“怀德堂”。“怀德堂”就来自孔子所说的“君子怀德,小人怀惠”。他们不是像我们宋明理学,学怎么样修身养性,学的是怎么样把儒家思想用到管理当中去,用到企业,办企业当中去,所以,资本的企业化管理都带上了儒家的痕迹。最典型的就是丰田公司,现在是搞汽车的,第一代它不是搞汽车的,是搞纺织的。第一代创始人的社训是什么?三个字:“天地人。”来自哪里啊?孟子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二条是三个字“智仁勇”,来自哪里啊?《中庸》:“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你看,把我们的《大学》《中庸》《孟子》中的内容作为他们的社训。好了,看多了,我们企业界也明白,哦,企业文化原来是这么回事,就是把我们的传统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所以,深圳华为集团有了著名的火花,就是八个字,对我们人生都有很大的启发,大家先连读三遍(齐读):“小胜靠智,大胜在德。”“小胜靠智”,“智”是什么?“智”就是我们平常学的技术、知识这些东西。华为认为,这些东西通过学习不难掌握;“德”是什么?“德”是思想、品德、成人的修养,这些东西要经过长期的熏陶,从小学开始,从幼儿园开始,从家庭开始,慢慢教。企业里面呢,要营造氛围,长期坚持,才能形成企业文化,才能发挥作用,这就是企业家的看法。好了,现在我们很多著名大企业直截了当学日本,直截了当就从儒家经典中拿几个字来做它的企业文化。你们看,中国移动的核心理念就是这八个字:“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正德厚生”来自哪部儒家经典?《尚书》。“臻于至善”来自哪部儒家经典?《大学》,改动了一个字,这就是中国移动的理念。这些都说明,儒家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在现代管理中,依然有生命力,依然有活力。
三、“以义为重”
义利观是儒家思想中最容易受到误解的一个概念,误解来自于这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按照我们现代人的理解,君子和小人是道德上的区别,道德高尚是君子,道德低下是小人,所以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说。但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讲这个话的时候,君子小人不是这个意思。君子指什么?君子君子,顾名思义,国君的孩子,在中华血缘社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以,国君的儿子生下来就当国君,当不了国君就当大臣,这个君子就是指管理者阶层。孔子的发现就是,这帮天生就具有管理者资格的人,并不具备管理者的品格,所以,孔子要办君子学校,教育他们。小人是什么呢?小人就是老百姓。君子是管理者,小人是被管理者,他们是地位上的区别,主要不是道德上的区别。因为孔子强调君子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所以君子就变成了道德者的指称。了解了这个前提,我们就知道孔子这段话的意思了。对管理者来说,你是管理者,你不应该只为自己个人谋利,应该为天下人谋利,为大众谋利,这就是利,所以对君子说话,要跟他们讲怎么样管理国家,不要对他们讲怎么样炒股票,他们不应该炒股票。现在很多管理者在炒股票,但他们的职责应该是管理。对小人而言,他们就是出力的多拿点钱,做工的多拿点工资,你要跟他们讲怎么样才能赚更多的钱。也就是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对君子多讲点管理国家的大道理,对小人对老百姓多讲点怎么样让他们发财,“因民之利而利之”,这是孔子的原话,想办法让百姓发财。
了解这话对我们今天把握义利观,用在现代管理中有一定的启发,所以孔子的思想概括起来不是重义轻利,而是重义不轻利。他是重义,因为他主张:“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发大财,做大官,每个人都想,君子想,小人也想。但问题是,怎么发财呢?你要讲“义”,这样,你发了财,人家就不会埋怨你、讨厌你。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孔子的学生不是工学院的学生,不是农学院的学生,他是干部学院的学生,他告诫他的学生要多讲“义”,多想想怎么管理国家,这就是孔子的义利观。孔子的义利观对后人有什么启发呢?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他说了这么一段话,大家读一遍,好吗?(齐读)“为人不可贪,为商不可奸,若要做善事,还是先赚钱。”胡雪岩说得对不对啊?对啊,但是不够,你做善事就可以赚钱,就可以不择手段地赚钱吗?不行!你贩了毒再去捐希望小学,检察院照样抓你。湖南有个贪官,贪污受贿几十万,全部捐希望小学去了,法院照样把他抓进去。为什么?你贪污了,你受贿了。所以,要补充,补充什么呢?“赚钱过三关,法律是底线,道德要约束,良心最值钱。”这就是如何赚钱了,要过三关,法律关、道德关、良心关。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法律并没有禁止使用三聚氰胺,难道法律没有规定你就可以做了吗?所以还有道德关、良心关。所以牛根生,我们蒙牛老总破产了,赶快找他长江商学院的同学:拉兄弟一把,给我点钱,把企业救过来,十几个亿。他的同学说,老牛,我可以给你钱,但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们企业在奶粉里加了三聚氰胺,你知道吗?”牛根生不好说不知道,就说知道啊。第二个同学问得更绝:“你们生产的奶粉,你喝吗?你孩子喝吗?”几百个孩子的人命啊,这是什么?“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你做了亏心事,那几百个小孩的阴魂就会来敲你的门。这就是什么?“良心”!良心关要过,良心不是钱,但是良心会要命。所以,跌了一个牛根生。
还有一个问题,如何花钱?(齐读):“独善非至善,兼济方圆满,善心有善报,天地大循环。”赚了钱,企业里赚了钱,你用来干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来干什么?回报社会。但是很多企业家这点就没有搞清楚。也是去年,又跌了一个王石。本来近几年来,牛根生和王石是中国不可多得、了不起的两个企业家,一个跌在不懂得赚钱上,一个跌在不懂得花钱上。王石,汶川大地震,要捐款,他说,董事会今年只给了我1千万,剩下只有两百万了,我捐两百万。本来讲到这里就可以了,但他脑袋又发热,又讲:“中国现在地大物博,灾害太多了,救也救不过来,所以,我对我的员工说,每次赈灾,你们每个人只捐十块钱就可以了。”这下犯了众怒,网友们群起攻之。本来王石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企业家,就因为这十块钱,值得吗?就为十块钱把名声搞坏了,是不懂得花钱。我们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我的几十年前的前任,中山大学哲学系首届系主任冯友兰先生研究人生四大境界,我认为这四大境界很好,(齐读)“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们一般讲到第三个境界,冯先生强调天地境界。我们人,每个个体都来自天地自然,最后要回归自然,赚钱也好,名也好,利也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就要想想,这几十年活着,“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留下什么名?
四、“以和为贵”
和,指和谐。近几年,我们对内提倡和谐社会,对外提倡和谐世界,赢得了很多的掌声。那么,它的思想与下面几段话有关:“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大家记得8月8日,我们的张艺谋老谋深算,就弄了这个“和”字出来,把全世界都震动了。“和”字是中国文化的源头。那么这个和的思想在中国人中流行,它的哲学根据是什么呢?北宋哲学家张载的这段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各位,这是很有哲学味道的话,象就是现象,有现象就有对立面,有对立面就会有相反的几种表现,有相反的表现就会产生矛盾。以“中”为用,中就是“中庸”,中庸也是儒家思想中容易受到误解的内容。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是跟着时代一起前进的圣人,所以孔孟那里,跟着时代前进就是他们的思想,怎么能说是保守呢?当然,在激进主义看来,你不紧不慢,慢吞吞的。但实际上,它不是保守,它也是主张进步的,只不过是慢慢地进步。就好比我们要过河,我们不知道河的深浅,没有桥,没有船,怎么过去?两个方法,一个是一脚跳过去,你这一跳,也有可能跳对了,跳过去了,也可能力气不够,掉到河里,淹死了;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小平同志讲的,摸着石头过河,一脚一脚慢慢地过去,我们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过来的。首先是深圳设为特区,然后沿海开放,就这样逐步逐步地搞起来了,改革开放不就这样搞起来了吗?
我们的北方邻居,后来叫俄罗斯,也想搞改革开放,也想革命,用了“休克疗法”,没有成功。后来,俄罗斯痛定思痛,来了个普京,普京基本上是搞的是我们这一套。最近两个消息使我们振奋,第一个消息,普京这次跟温总理签了,请我们中国为他建造高速铁路。上世纪50年代我们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他们是老大哥,现在老大哥要叫我们帮他,教他,这是一个。另外一个,俄罗斯现在的执政党想统一俄罗斯,派他的党员到我们中央党校来上党课,研究如何在一党执政的情况下搞市场经济。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我们中国的硬实力、软实力都是今非昔比。
中庸为什么是渐进主义?大家读这段话:“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要跟“适”结合,所以,孔子的中是相对的,是随着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朱熹解释:“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中”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随着时代的不同就有不同的“中”,就跟我们河南人讲合适不合适,就是讲“中不中啊”。因时而中,因地而中,因人而中,因事而中,这就是中庸。所以,但凡成功的企业家,对这套哲学体系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李嘉诚,华人首富,他一生就佩服两个哲学,其中之一就是儒家讲的“过犹不及”,就是中庸。好,今天我讲的内容就这么多,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书看看。谢谢大家!
(2009年10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