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成“三个一百万”任务。
自从行署专员马铁山1995年8月调来榆林后,会同分管农口的贾建文副专员一起研究、确定了大农业集中抓好“六个一百万”工程,即:一百万亩玉米创高产工程,一百万亩油料工程,一百万亩果类工程,一百万只羊子、一百万亩红枣和一百万亩林草工程。地区财政每年给各项工程10万元,年初5万元,用于部署落实、检查督促工作;年终再给5万,用于验收总结、评比奖励。同时要求,按项目每年要将工程进度、成效及部门所做的工作报告地委和行署。属于农业局管的只有前面那三个“一百万亩”工程。这项工作1996年已经实施了一年,效果还可以,至少可让一部分农业和园艺技术人员有事可干了。
百万亩玉米创高产工程,由局里农业科“玉米创高产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由农技中心派出,并组成几个“科技推广小组”,每组各抓1——2个试验示范点。试验田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村、组和地块,面积一般是50——100亩以上,由农技人员着重推广垄沟覆膜技术和适宜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还有一种新的耕作技术叫玉米宽行密株播种技术,是由农业局总农艺师彭克敬从国外学习引进的,增产效益也很明显。其优点是,行与行之间比较宽,通风、光照及边缘优势都能充分地显示出来;中耕除草、喷洒农药等管理措施也运作方便;每亩地的植株比过去多出1000多株,在同等水、肥条件下增产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那时,实施这一技术的试验田,北部草滩地区一般每亩产量都在1000公斤以上;在南部川水地上,亩产也至少可达800公斤,少量地块也可以创出“吨产田”来。我曾下到榆林市(县级市)的岔河则、转龙湾和定边的白泥井等乡村看过一些地块,长势确实喜人,农民在丰产面前逐步接受了这些新技术。美中不足的是要迅速扩大试验面积还有些实际困难,因为凡玉米创高产田必须在具有高水肥条件的地块上,这样的地块毕竟占少数。对于垄沟和间作套种技术农民已基本掌握,只是对覆膜技术因为要增加投入,农民一时接受较慢,若能给补贴一部分购买地膜的钱,就容易接受了。在玉米创高产工程中,农技中心的高级农艺师姜凯喜,工作扎实认真,吃苦耐劳,能给群众手把手地传授各项技术,深受农民欢迎。因此,每年评比,他总是第一个受表彰奖励的对象。
百万亩果类工程,面积不存在问题。当时仅苹果一项,全区已达到85万亩,加上其他各种果品,已接近100万亩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品种老化、产量太低,因而总产值不高。这项工程,由“地区果树办公室”具体实施。主要任务是,每年引导各县有计划地进行低产果园改造,即一方面通过对原有果树进行高接换头,改良品种;另一方面对果农加强修剪技术和果园科学管理的指导和培训,以提高效益。榆林地区在80年代开始发展苹果时,大多是“国光”、“围津”,比较好一点的品种也只是“红元帅”和“黄元帅”。作为自食、待客或送人,这些果品还可以,但在十几年后,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已经失去了竞争力。所以,得派人去学习延安洛川等地的经验,逐步将苹果改换为“富士”、“红五星”等新品种,这方面米脂和绥德县搞得比较好。地委书记高仰秀曾带着农业、林业和农发办等部门,在这两个县实地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并专门召开流动现场会,把提高果品的质量和产值作为帮助果农摆脱贫困的重要项目。这项工作,我在子洲县时,也曾在前双庙湾和徐家河等村总结推广过,只可惜当时项目经费太少,不能给果农解决购买接头果苗和雇请外地师傅的经费问题,使得新果品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农民一时也见不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至于百万亩油料工程,面积也不存在太多问题。因为,在历史上“三边”(定边、安边和靖边)就有种植油料作物的习惯,只是品种是传统的小麻、胡麻和黄芥,产量太低,榨出的油品质量也不行。具体负责实施该项工程的“地区油料办公室”,着重在定边和靖边培养典型,推广油葵,效果较好。油葵,也是彭克敬总农艺师从美国引进来的,产量和质量都很好。定边郝滩等乡、镇创造的春小麦套种油葵效益不错,两种作物生长期不同,春小麦收割后油葵就长起来了,而且这两种作物产品都深受人们的欢迎。我们在一次召开的流动现场会上,参观了白湾子、纪畔等乡镇的春小麦间套油葵,有人戏称这是“油泼面”嘛,还挺生动的!除此,绥德县白家硷乡和府谷的墙头村大面积种植的花生,效益也较为可观。
对于这三项工程,我局每年都能善始善终地组织实施,比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为促进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只是觉得,投资太少了,如果每项工程能投资30——50万元以上,在全区每个县(市)都能抓出一两个典型来,那影响和带动面会更大些。那时,农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量的都因为经费不足而难以开展科学种田试验工作,真是人才的极大浪费呀!
(二)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耕作大多以单家独户进行,使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因此,政府对农村工作的职能也要随着转变,再不需要催种、催收了,主要是引导农民发家致富。农业部门主要任务是,通过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以典型带动的方式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除了由农业技术人员直接蹲点搞试验外,还要通过召开现场会,以会代训,以点带面。然后,再举办各级各类农业技术学习班,对多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素质,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者,逐步改变原来流传几千年的老品种和旧的耕作方法。毛主席曾经说过,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战争年代,教育农民是为了提高阶级觉悟,支援军队消灭敌人;解放初期则是扫除文盲,提高文化水平,参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教育农民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学会致富的本领。基于这一认识,我和农业科长朱维胜曾联合署名写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的文章,刊载于当年的《榆林报》上。
具体推广的新技术有:
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1998年5月中旬,陕西省政府在渭南合阳县召开春小麦种植现场会,由榆林行署挂职的李鹰副专员和我两人参加。会上,省政府要求各地、市都要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给榆林下达了10万亩任务。合阳县的主要耕作技术除了垄沟种植外,就是推行地膜小麦新技术。会后,我们给行署领导作了汇报,确定6月下旬召开全区农业种子和地膜小麦工作会。会上,给各县也下达了任务,因为刚开始扩大种植面积,没有经验,结合各县的实际,只落实了8万多亩。最后,李雄梧副专员到会讲了话。他说,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榆林就要结束吃面粉靠外援的历史,因而地、县财政都要拿出经费给予资助,推广地膜小麦,创高产、夺丰收。与会同志听以后很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响应省、地号召,在扩大小麦面积、推行新技术方面做出贡献来。榆林南部各县山区过去一直有种植冬小麦的习惯,主要问题是产量太低,随着市场的开放,大多数地方觉得种小麦不如种黄豆卖钱再买面粉划算,所以除了清涧县有的乡、村还种少部分冬小麦外,基本上不种了。榆林北部滩地区从70年代后期开始由青稞改种为春小麦后,效益不错,榆林市(县级)北部各乡、镇种得比较多。这次扩大面积除了行政推动外,主要是靠地、县、乡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尤其是农民对覆盖地膜的技术还不太熟练,必须手把手地教。实施过程中,榆林各县(市)根据原有的经验,创造了春小麦间作大豆、糜子或向日葵等方式,经济效益也挺好的。经过两年的实践,农民对地膜小麦的技术倒是基本掌握了,但种植面积扩大以后又降下来了。因为,不论是哪一级的命令,最终仍然抵不过价值规律和市场导向的威力大,农民还是觉得多种些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出卖以后再买面粉比较合算。没办法,农民拥有选择种植作物的自主权,靠政府的行政命令和“一刀切”的指挥行不通了,还是让关中八百里秦川去种小麦吧,陕北的优势是五谷杂粮。
推行水稻种植新技术。水稻种植,在榆溪河和无定河沿岸有着久远的历史。但是,在70年代前,由于品种老化,又是传统的撒播耕作法,产量特别低,稻米的品质也差。从80年代开始,由原榆林县的高级农艺师李镇江,引进推广的育苗插秧法和新的水稻品种,使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种植面积也由原来榆林、横山的两三万亩扩展到七八万亩。由于榆林种的是单季稻,光照充分,生长期长,鱼河、党岔一带的稻米特别好吃,简直可以同宁夏大米相媲美。稻区农民的收入也因此而提高了很多。进入90年代,除了榆林和横山两县(市)外,神木和靖边县也在有水源的地方种上了水稻,使得全区种植面积曾突破10万亩。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从1996年开始,由陕西省人事厅人才中心推荐,日本水稻专家来榆林直接传授新技术。第一次邀请的日本水稻专家名叫原正市,曾受到我国总理李鹏的接见。1998年5月底到6月初,第二次邀请的专家是生治信次。他先后在榆林鱼河、牛家梁和横山党岔的稻田现场为稻农传授了旱育稀植水稻技术。作为主管部门,我带着科教科的负责人一直陪同到底,为榆林水稻生产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履行自己的职责。
推广蔬菜大棚等设施农业技术。1999年7月中旬,我同地区园艺站长黑登照以及吴堡、靖边、神木等几位县农业局长,报名参加了云南昆明举办的一个全国性的“蔬菜花卉学习班”。实际上,当时对人更具吸引力的是“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这个“博览会”的规模之大,各种树木花草之多,是令人震撼的。但是,真正有收获的还是那个“蔬菜花卉学习班”。在三五天的时间里,我们不仅听到了一些理论讲座和新技术、新品种的介绍,还实地参观学习了日光温室里的各种花卉、蔬菜的培育和栽植方法。在那里,我第一次知道了“插花”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并能远销国内、外市场,从中赢取很可观的利润;也第一次看到了日光温室中,用营养钵无土培育各种秧苗的新技术,以及一年四季可在大棚中种植的各类蔬菜和水果。回到榆林以后,我觉得花卉生产在陕北还为时尚早,但温室蔬菜可以大力发展。那时,绥德县四十铺的麻地沟村、横山县的李界沟以及靖边的张家畔等地已经有了少量的塑料大棚菜种植户了,只是规模还不大,温棚也有点简陋。比较有点气势的是米脂老板高某在榆林金鸡滩镇柳卜滩的“大漠蔬菜公司”。可他的温室成本太高,不宜推广,后来维持不下去自生自灭了。而海流滩“三立公司”的大棚蔬菜效益还算不错。这些点上的经验充分说明,榆林发展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蔬菜是大有前景的。因此,从这一年开始,我们在农业系统召开的会上动员各县大力推广扩大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同时,要求园艺站蔬菜专业技术人员下去,帮助县上指导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的建设。从2000年起,我们就将发展大棚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给各县下达了具体指标,以推动这项生产的发展,逐步扭转我区冬春季节鲜食蔬菜主要靠外地调运的历史。
推广发展沼气新能源技术。近年来,农业局下属的“农村能源办”搞得沼气池建设也很受农民欢迎。在有条件的农户家里建一口沼气池,把人、畜粪便集中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供煮饭、照明,一年可以节约开支1000多元。除此,沼渣和沼液不仅是上好的肥料,又可以消灭病虫害。同时,使用沼气后,农户的家里和环境卫生也自然会好起来。这样的好事为什么推广进度不快呢?当时,主要是农民收入低,一次性投资不起的缘故。根据这一情况,农业局让“能源办”尽可能多地在各县搞出一些典型来,以吸引农民逐步接受。后来,国家农业部和陕西省政府迎合农民的要求,开始给沼气池建设拨付无偿补贴,使这项事业很快发展起来了。2006年,我为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送上的第一份建议就是《市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投资的力度》。现在,全市的沼气池已发展到12万多口,可占在乡农户的20%以上,这一新型能源能够更多地造福广大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作用。
(三)着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大集体时期“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更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了。农民在基本解决了温饱后,更迫切的要求是尽快把“钱袋子”鼓起来,也就是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过上小康生活。这就给农业生产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改变生产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效、优质)农业,适应新世纪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物质生活的需求呢?199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这是摆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根据这一要求,地区农业局从2000年开始,就邀请本土的农业专家和各科、室负责人多次进行了专题研讨。经过反复论证,逐步统一认识,明确了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总的指导思想,是要突出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具体地说,在种植业上,要多发展效益较高的油料作物、小杂粮和反季节蔬菜;在大农业内要增加林果业和畜牧业的比重;一、二、三产业要重新组合,着重兴办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面对市场需求,变农业产品为商品,从而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这样,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发展成为农、工、商一体化和产、加、销一条龙的大农业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农业。但是,这在当时也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实际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没有完全转变,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快,民营经济还没有发展壮大起来,农业产业的一些所谓的龙头企业仍然是国营或集体经营,发展起来办不了几年就因经营不善而亏损下马。比如,以马铃薯为原料的子洲县淀粉厂、佳县环状糊精厂、米脂的薯精粉厂等,都是产品成功不久便夭折了。还有加工油料作物的绥德油脂厂和靖边榨油厂,设备也挺现代化的,只是因为机制不行而被迫关闭,而那些个人的小油坊和粉条专业户倒是能够坚持办下去。除此,清涧县巨鹰公司加工红枣创出了品牌,公司办公楼、厂房也修得很气派,后来也是通过改革,让个人承包经营才能够坚持下去。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在民营经济没有壮大起来时,大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还条件不成熟。所以,我们只能在种植业结构上先行调整。这方面形成的初步共识可概括为12个字:“稳粮、扩油、增杂、重菜、优果、兴牧”。这就是根据榆林南北两大区域的气候、土壤和水源等不同条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种植什么利大,就重点发展什么产业。经过几年的实践,近两年榆林农业将原来的主导产业烟、果、羊、薯,逐步调整为薯、羊、枣,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摸索出来的。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把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作为全市“两基地一中心”的三大目标之一,并且确定重点打造陕北羊子、榆林薯业、大漠蔬菜、榆林红枣、大明绿豆、三边荞麦、榆林杂粮、榆林种业和陕北杂果九大名优品牌,全面提升特色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这是榆林农业系统干部和农民群众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并在实践中探索的结果,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