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中国人的吃吗?
这个问题似乎提得太幼稚了。很多人都这么看。因为别说中国人自己,就是亚洲人也能分辨出什么是中国人的吃,凭着原料选择、烹调方法、形状口味等等,凭着直觉。欧洲、非洲、美洲、澳洲人从一大堆食物中找出中国的吃也不难。有人说过,中国的吃传到哪里,都是中国的吃。
但是,中国的吃有哪些精神特征?你说得清楚吗?
中华民族的是整个人类能吃、会吃、讲究吃的民族。中国有主食与副食、干食与稀食、荤食与素食。中国有大吃与小吃、南吃与北吃、家吃与国吃。中国有奢侈的吃、有节俭的吃、有半丰半俭的吃。中国人不只吃营养、吃色香味形,还吃食物的组织机理,要给牙齿带来美好感觉。中国人不只吃食物,还吃环境、吃气氛。中国有大快朵颐的吃,也有恓恓惶惶的吃,还有蝇营狗苟的吃和战战兢兢的吃等等。究竟是什么内在因素,使中国人的吃与他民族的吃差异很大而独具特色呢?
《中国人的饮食奥秘》一书作了较好的探讨。显然,是书并非详述诸如广为流传的“老外吃汤圆,百思不解——馅儿是怎么放进去的”之类技术问题,而是以带有一种明显的“多维”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入手,以博、杂、新、精的研究风格,较为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中华民族饮食奥秘之精神所在。是书文字流畅,内容扎实,无学究语,有学人气,章章可读,实不同于俗见者。因曾写作过书评,不再赘述。这里要说的是作者,并非人们想象的出身于什么名牌大学的学生、研究生或硕士、博士之类的人,而是13岁辍学当兵,转业后做过基层单位的宣传教育工作,后来自学成才的熊四智。那么熊四智何以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少年士兵到治学严谨的学者,倒成了值得探讨的奥秘。
四智与我相识较晚,但我们一见如故,因为我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长他三岁。虽然我们未以兄弟相称,却早已以兄弟相待了。一别数月不通音讯,再次会面却又亲如手足。从我们多次的交谈中,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个“一切听从党安排”的“准布尔什维克”。1950年正在上学的他,响应党的号召当了少年兵,到地方后,党让他搞职工文体活动,他就学美术、学作曲和拉大提琴,党让他搞宣传报道,他就拿起笔杆子,党叫他到烹饪学校当教师,他就安心教育人。他说“我学历低,功底差,要做成事,就得勤学苦练”。花香来自苦寒。四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学得非常投入,练得十分艰苦。甭说别人让他学、让他练,他自己就把自己学苦了、练苦了。硬是学练出个“熊大提”,学练出个“一支笔”,学练了个专家、教授来!毋庸不才赘叙,请阅熊氏《中国人的饮食奥秘》、《食之乐》、《菜肴创新之路》等二十多部专著以及其他知熊方家文章,一看自明。
“咱不是支撑大厦的栋梁,做个砖瓦、沙石也一样。”四智的淡泊名利与其学识一样出名。他其心平常,其行也平常。立足砖瓦沙石,安于砖瓦沙石,乐于砖瓦沙石,于砖瓦沙石中书写不平常的人生。他的论文、小品、随笔、杂文与他人一样,貌似平常、朴实无华、从容余裕,难得几个俏丽泛词,但却选取不同视角,娓娓道来,旁征博引,发前人之未发。读他的文章,有如闲轻信步于构筑起来的美妙画廊。读他的文章,更可以看出这画廊凝聚着那砖瓦沙石的力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四智更非生活在真空里。要学这样那样的知识,要做这样那样的事,都要与人打交道。可在那个与人斗个不休的年代里,他不免受到冲击。这其中的辛酸与苦涩是不可能完全记得或者完全说出来的了。他用一种近乎嘲讽的口吻来诉说他的遭遇,好像保持“置身事外”的那种超然态度已经变成了他对抗痛苦的防身利器。一度,他虽勤奋学习和刻苦工作,还是招来一些人的非议,乃至精神上受到了嘲弄,可他仍然坚持于白天默默工作,晚上回到家中取酒与贤妻对饮,自得其乐。好像这样才能使得他可以在别人无法靠近的角落里,保留着最后一丝人的尊严。
四智身处逆境之际,安然待之,泰然处之,坦然置之;当他学有成就,位至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之时,不飘飘然、昏昏然,没有忘乎所以。正可谓“贫贱不坠青云志,富贵不生骄奢心”。问题是一时超脱是容易的,而如四智这般一世超脱,非常人所能及。他将淡泊名利的人生行为准则,一以贯之,不因时、因地、因人而有丝毫改变,这正是他身上最可宝贵的东西。面对当前文化界的种种浮躁之态,以及明星、名人满天飞之怪现状,我不由得想,是不是一定要像熊四智这般得名之实者,方能视名利如粪土、如浮云?这又使我不期地想到人心的实与虚。心实就很坦然,事情实实在在地做到这份上了,何须外在的东西装点门面;心虚就不免矫情,事情并非真真正正做到那份上,总想搞点虚荣的东西将其云遮雾罩起来。
注:原载中国文联出版社《吃喝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