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写了一篇文章,总是先有滋有味地在课堂上朗读,学生们听了之后,总会给我一片热烈的掌声,有时也予以评说。在这一片热烈的掌声与评说中,我获得了良好的自我感觉,然后,充满自信地把一篇篇文章寄出去。
读《老屋》《走在外婆的故乡》《此情此心》,诉说着我对亲人绵长的思念。那浓烈的思绪是否感染了学生们呢?只觉得交上来的练笔中多了许多外婆、外公的故事,多了许多对亲人深沉的爱的倾诉。
读《漫步七宝校园》,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校园难以割舍的情意。如今易地新建了一座规模更大、更现代化的校园,可学生们说起老校园来依然情真意切。“绿树成荫”“四季花香”,这是我文章里的形容词,也成了学生们的咏叹调。
读《走进学生的家》,夏军的故事离他们很近,更有了强烈的共鸣。后来,在学校五十年校庆时,不少学生见到了夏军其人。又读《就是这个夏军》,给了学生们意外的欣喜,他们感受了生活中如此美好的师生情感,也更懂得了有志者确确实实事竟成!
读《从夏到秋》《长相思》《永远的庐山恋》,读《暑假,暑假》《那片土地那些往事》《抹在人生故事上的一道美丽色彩》,还有《生命的蓝色》《相约在地铁》……我生活中美好光明的瞬间,我生活中沉重苦涩的回忆,是否会吹皱学生心灵中的一池春水?我对生活有许许多多的向往和憧憬,写下这份生活和思想的纪念,是对自己的善待。很少写生活中的那些丑恶、虚伪和腐败,我不愿让它们来亵渎我的文字,不愿意让它们亵渎我的讲台,不愿让它们污染和毒害我的学生。于是,在一篇篇短文中,我反复地歌唱真情,歌唱美好,歌唱阳光。
在课堂上读自己的文章,经过了一段段长长的日子,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在他们的练笔本上评头论足起来,当然,更多的是欣赏。例如他们说《从夏到秋》题目特别有韵味;《“村夫”的歌》结尾很含蓄;《长相思》中北京的雨,“充满了生活温柔的底色”;《又到松江》点睛之笔在“变”与“不变”的对比;《生命的蓝色》太精彩了,是老师形象的写照;等等。有些学生把他们认为精彩的段落,整段整段地抄在本子上。看到这些,简直让我脸红心跳。写的时候,自己是兴之所至,情之所至,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句子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是如此的动人;而且,学生们特别亲近了我这个常常作文的老师,他们的眼神里,分明多了许多崇敬之情。在这篇文章的后面,我愿意抄下学生们的四篇练笔。在他们的文章里,有对我太多的赞美,注入了他们太多的主观感情,可是,它们让我感受到我工作的意义和写这样一篇一篇文章的价值。
读自己写的文章,竟从课堂里读到课堂外。有一次,校领导让我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讲讲话。那一年,我得了人民教师金质奖章。在五星红旗下,初冬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面对着全校两千多名学生,我读着自己的文章《微笑着上讲台》。
我读着:“每天,每天,我都微笑着走上讲台……”满场也是热烈的掌声一片。
1997年3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