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我再次回到了故乡。坐了一天的车,头脑已是昏昏沉沉,两旁的风景似乎始终是几棵树,加上连绵不断的雾蒙蒙的山脉。
车轮驶进了乡间小路,两旁都是农民的稻田,连日阴雨也给这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雾。从小嬉戏的小河还在川流不息,木板搭筑的茅房仍旧使我战战兢兢。一切都如此平静,一切都是本色未改。
有人说,远离了城市,也就远离了舒适,远离了享受。的确,这里没有电暖器,甚至连火炉都没有一个,只能坐在锅灶旁来驱除身上的寒冷。手机在厅堂里高挂“免战牌”,这倒给我节省了许多麻烦。山路的泥泞把黑色皮鞋染成了黄色,邻居的狗叫时吓得我胆战心惊。然而正是这些才让我去除了烦恼。
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开饭了。虽然电灯不够明亮,木制桌椅略显摇晃,但清新的蔬菜、可口的土鸡汤、醇甜的糯米酒把我的小胃服侍得舒舒服服。
在这里只有贴近自然的情感,城市里思前想后的顾虑早已抛诸脑后,眼前始终是青水绿树相随,耳边满是溪水冲石之音。虽人迹罕至,却是怡然自乐。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认为最受欢迎的传播媒介——电视每天正在大口大口地吞噬着我们的创造才华,当世界各地的人们观看同一节目时,整个社会就回归到了文盲部落状态,因为我们完全依赖最原始的两大交际手段:图画和语言。
细细想来,这个观点深刻指出了现代都市社会的病症之一,人们整天待在家里,消除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通过电视上五颜六色的画面和形态各异的语言来消磨自己的业余时光。
老家现在还很落后,电视还没法成为老家的桌上客,但正是远离了电视的麻痹,才让我有了直接回归自然的机会。那相映成趣的山水,难道不比射线要沁人心脾吗?
叔叔姑姑们也都陆陆续续回来了,这是大家商量好的回乡之日。当然团聚是一方面,更多的也许是要共同享受这种别样的舒适吧。六岁的翔弟从北京回来,起初大家都以为他会哭着回家,结果他比谁都开心,要么东瞧瞧西逛逛,要么带着他的玩具飞机在房间里玩,无拘无束。童真本身就近于自然,此番与自然结合,毫无疑问要强过我们这些承受了无数烦忧的头脑。还有一个在华东交大读书的表弟,一回到老家就吵着父母要让他长住于此,大有你们不同意也得同意的架势。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舒适会溜得如此迅速,心境还没有完全沉静下来就到了离去的时候。尽管此地也是细雨绵绵,但老家的雨水却有着能洗净心理顽疾的功能。心静如水,与世无争,正是健康长寿的秘诀,可惜城市里永远不会有如此美丽的景色和如此平和的心态。
回到家里,乌云还笼罩着天空,只能又把自己藏在心里了。
(发表于2006年2月8日《宜春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