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难忘石油路

难忘石油路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庆科技学院北校区——原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与钢铁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重庆科技学院。2009年6月我就毕业了,告别了我的大学生活,离开了重庆科技学院,告别了生活两年的大学城,也离开了我最心爱的北区,带着种种的不舍走上工作岗位,告别青涩的自己。

2005级会计学2班 徐 争

谨以此文纪念曾经的重庆科技学院,那些逝去的记忆,一起奋斗的日子。

——题记

重庆科技学院北校区——原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与钢铁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重庆科技学院。2008年2月20日,重科为响应重庆市委“建设大学城的号召”已经全部搬迁至沙坪坝区虎溪镇,石油路1号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片土地曾经为教育作出的贡献,无数教师、学子也在这里留下了他们青春中最美好的时光。

2005年的9月,怀揣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来到了重庆科技学院,在科院北区进行新生报到,刚下火车走出菜园坝车站就看到一位学长高举着重庆科技学院新生报到的牌子,在炎炎烈日下等待着全国各地新生的到来,学长憨厚的笑容,脸颊上还留着汗水。走到报到处才发现,有很多位前辈在等着接待新生,得知他们有的已经连续好几天守在车站没有休息,心中便流过阵阵温暖。坐上大巴车来到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绿荫,一棵棵榕树枝繁叶茂,一幢幢教学楼掩映在绿色的榕树、枇杷树中,一下子我的心情豁然开朗,看一所学校的历史,只要看它的环境、它的树木就知道这所学校为社会培育出多少人才。

我就读管理学院的会计专业,是管理学院本科办学的第二批本科学生,我们一共有三个普通本科会计班,我在二班,我的辅导员是年轻的熊永忠老师,接手我们2005级会计普本时他刚刚研究生毕业,我们是他的第一批学生,也是他做辅导员操心了四年的熊孩子们。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个时候熊老师很青涩,我依旧记得在第一个班会上老师的自我介绍,他说他会用四年的时间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用四年时间磨炼我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四年他教会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当然也教育了我们会计专业的知识。

和我住同寝室的是五个重庆本地女孩,她们很漂亮,为人也十分爽朗,但是刚刚入学的我离开家不久心中怯怯的,加之自己有些羞涩也有些木讷,因为听不懂重庆方言更不会说重庆方言,看到她们在一起可以愉快地用重庆方言进行交流的时候,我的内心很抑郁。当室友发现我内心的不快时,她们鼓励我克服胆怯和羞涩,一有空就教我说重庆方言,耐心地纠正我的发音,给我解释一些特有词汇的意思,并且为了让我能更快地适应重庆的生活,在寝室里,几个好姐妹和我说话都鼓励我使用并不标准的方言和她们交流。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的重庆方言就已经说得非常标准,然后我们一起去吃学校门口的绿豆沙、消暑极品冰粉凉虾、凉糕,还有石油路才有的新疆大盘鸡、毛血旺,通过实战练习完全扫清了我的语言障碍。在生活中她们也热心地帮助我,我从云南来重庆读书,放假的时候看到她们回家了,心里总是觉得酸酸的,很羡慕她们周末就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也许是好姐妹相处的时间长了,她们感觉到了我的寂寞,很多次放假高同学的妈妈来接她,都会带着我们一起回家,一起享受家的温暖,享受地道的重庆美食,在大家的关怀下我逐渐适应了离家后的生活,也真正开始了我自己的大学生活。

北校区的教学楼从一教到七教,我最喜欢的是三面通风、背靠情人坡的三教。重庆的冬季阴冷潮湿,但是这样的环境下,腊梅花却是开得生机勃勃。重庆人在冬季喜欢把腊梅花供养在梅瓶里赏玩,冬季家里开着空调的暖风,伴着腊梅的清香。三教一楼的花坛里也有种着许多的腊梅花,在寒冷的雾雨中高傲地开放,那一抹淡黄,陪伴学子的是一季的幽香。

2006年的11月,为响应重庆市委“建设大学城的号召”,我们搬家了,离开了生活两年的北校区,虽然新校区很大很宽敞也很美,可我总觉得少了石油路的那一份厚厚的绿色,我依旧和高小姐和琳姐姐一个寝室,只是原来的六人间变成了标准的四人间,还有三个小伙伴分到了别的寝室,开始了我们新的大学城生活。

2009年6月我就毕业了,告别了我的大学生活,离开了重庆科技学院,告别了生活两年的大学城,也离开了我最心爱的北区,带着种种的不舍走上工作岗位,告别青涩的自己。四年时间弹指一挥间,科技学院北区的景色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记忆深处,依旧如当初我刚刚入学一般,那楼梯最多的一教,最破烂的二教,科院最著名的情人坡,腊梅花香的三教,一到周五就排长队的工行的ATM机,还有那条回寝室走过无数次的绿树成荫的甬道,风采依旧的文体中心,永远令人难忘的食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