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怀抱利器,蓄势待发,在危机中等待机遇

怀抱利器,蓄势待发,在危机中等待机遇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金岭南领导班子清醒认识到,国内储量大、品位高的铅锌矿藏有限,如囿于国内原料供应,企业永远做不大。先驱公司已探明铅锌储量为360万吨,为了获得其48%的股权,中金岭南需要支付20亿元人民币。其时,竞争对手布米公司与中金岭南展开长达三个月的竞价对垒,屡次抬高要约收购价,中金岭南从每股2.50澳元、2.65澳元、2.80澳元一路对抗下来。

其实,张水鉴总裁并没有姜太公那般优哉游哉,面对金融海啸,他在认真思考近十年来中金岭南走过的路,从曲折跌宕的历程中,沉淀出中金岭南人的经验和智慧,谋划着怎样把危机变成机遇,把巨大的损失变成巨额盈利,创出一条中金岭南特色之路。

2006年,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视察中金岭南时提出了“打造千亿企业”的目标。从那时起,中金岭南一直把这个目标作为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提出要做“中国有色中坚,世界铅锌巨子”,还把这两句话与“做不到,没有理由”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庄重地镌刻在中金岭南大厦的文化墙上。

要实现已定位的方向和目标,得有相应的经营方略。中金岭南领导班子清醒认识到,国内储量大、品位高的铅锌矿藏有限,如囿于国内原料供应,企业永远做不大。张水鉴提出,中金岭南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加强海外开发。因此公司形成一个理念:中金岭南人的眼光一定要面向全世界一定要走出去,要到国外去掌控资源。于是,将公司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成了中金岭南人的梦想。

可实现这个梦想谈何容易!

“我们在金融危机之前也做过一些尝试,实习式的尝试,但是都没有成功”。张水鉴说,“当然,最初的跃跃欲试,步伐很稳健,步步为营。”

那是2008年初,中金岭南与印度尼西亚安塔公司合作,发起对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先驱公司的全面要约收购。中金岭南以高度的理性和严谨精心制定每次对抗性出价的策略。

先驱公司已探明铅锌储量为360万吨,为了获得其48%的股权,中金岭南需要支付20亿元人民币。其时,竞争对手布米公司与中金岭南展开长达三个月的竞价对垒,屡次抬高要约收购价,中金岭南从每股2.50澳元、2.65澳元、2.80澳元一路对抗下来。最后布米公司将要约收购价每股提高到2.85澳元,如果继续跟着对手往上加价,那就超过了中金岭南的红线。坐镇深圳总部的张水鉴断然决定退出竞价。张水鉴说,毕竟在紧要关头我们保持了理智,没有无休止地把价格加上去。一个公司经营失败可以换人,但投资失败那问题就严重了。

收购没有实现,失败了。竞争对手庆幸,国外某些媒体在嘲讽,业内有些人也惋惜。但张水鉴则认为这只是“理智地失败了,我们没有损失什么也有所得的”。通过并购实践,中金岭南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公司的实力得到提升,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形象,显示了中金岭南获取海外资源的决心和实施海外开发战略的信念,这些将在未来的决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这是一次战略性退出,看似简单的结局背后蕴含着取舍的智慧、权衡的谋略,特别是中金岭南躲过了一次当“冤大头”的风险。

类似的尝试还有几次。

此前,中金岭南在国内收购了广西武宣县盘龙铅锌矿55%的股权后来收购北方国际西林铝业公司,则是全面成功的案例。

总结几次国内外收购的经验和教训,将其升华为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处于经济危机漩涡中的张水鉴,正如独坐中军帐的诸葛亮,他在等待着时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