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
艳丽的蓝
我喜欢这个词。喜欢这种深入人心的力量。
现在,我以一个亲临者的身份,浸入到这片巨大的蓝中。这一刻还有接下来的许多时刻,我将爱上这片辽阔,情不自禁爱上她的艳丽。
实实在在的背景。无所不在是最好的概括。
忘不了一个初冬的夜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分明嗅到了道旁的一阵阵隐约花香,还有谁家的饭香。我加快脚步,抬头看了看,突然大朵大朵飘浮的白云,吓了我一跳。
脚边海的召唤,是细语缠绵,是惊涛拍岸。那个清晨,我做了一个清晰的梦,我张开双臂,指尖的光芒,被涂上了耀眼的蓝。
我知道,只要蓝在,水和鱼就是安全自由的,天和鸟就是安全自由的。人呢?还用说!
我知道,这片蓝,是亿万年的主题,这片蓝,活下来了,这片蓝,还要活下去。
沸腾的静
我想到火焰。火焰是个顽皮的孩子,举着火把到处跑。他眼睛明亮,身手不凡,他把火把分送给客人。他公平,不分远近。
主人在灶底填柴,不断地填,主人和火同时变换姿势,目标只有一个。他们希望锅里的温度越来越高,希望客人们入乡随俗:桌子上五谷杂粮就是为你们准备的,“多吃点,不生病”。
这样说的时候,外面骄阳似火,许多人蜂拥而至,连窗前的花呀草呀蝴蝶呀,甚至那些住在“蓝”里的云都想来凑热闹。
此刻,我无限地流连你的山水,似乎自己是个诗人。
你将游人如织将赏心悦目将恋恋不舍都留在原地,你让那些占领守规矩有秩序,你让他们你我不分,之后,归为一道,融为一体。
这是另外的沸腾,你摸不着这种静。沸腾的静,是最高的风景。
质朴的新
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在质朴与清新之上,一朵黄花格外招眼。
它们依势而生,它们顺势而为,它们不高不低,它们正好进入我们的视线。
从山道上下来的人,从海礁上上岸的人,他们相信,他们认领,这普遍的宿命仿佛早就攥在自己的掌心。
于是他们住着楼房,到别处开荒。
十月的一个下午,哥哥骑着摩托领着我弄回了几大编织袋玉米。他指着地里的萝卜、白菜、芹菜、茼蒿、茄子、辣椒、倭瓜、眉豆、生菜、大葱、地瓜,自豪地说:想吃,就来。绿色的,放心。
那天回到金州,我的饭桌上,青菜瓜果飘着异香。
人间。烟火。随遇而安。模糊的理想。最终的抵达。接受生活的招安,会不会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总之,我还是乐意看到他们为哪怕一点点的知足而露出笑容,我乐意看到今天东家送来了一只鸡,明天西家送去了两条鱼。我乐意看到他们见面老远打招呼拍肩膀,他们高兴不高兴都可能大声骂娘。他们自在地生,自在地活,自在地死去。
他们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说着方言,舒服地拐弯。
如果说新的外壳中包裹着惯常的丰满的内容,如果他们依然认可他们的原乡,那么他们就是有福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