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穿过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昭阳广场,步入昭阳阁下的花源歇坪时,仰望百步石梯两旁矗立在万花绿叶丛中的10座先贤塑像,我的脚步有些沉重,仿佛踏进了湘中古邑昭阳侯国的逝川,踏进了远古、近代邵东的历史。在花源山顶三层楼高以洁白为主色调的昭阳阁的衬托下,这种沉重的历史感竟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秋初的热风,不时有一丝丝清凉拂过,可我的心却似被一堆无形的烈火在炙烤,热烘烘的不能自已,低头看一遍脚下才回过神来,于是提醒自己:先去公园漫步,昭阳侯国厚重深远的历史,还是待来日再认真研究吧。
向左走 向右走
除了拾级而上爬花源山的选择,还有一左一右两条入园的康庄大道可供选择,犹如人生的岔道,马虎不得。一般来说,人们大多会按顺时针方向绕行,至少,往左右两边走的人大致均等。不经意间我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成千上万的游园人群中,打着邵东土谈的游客一律从右道进山,左道出山,南腔北调的游客则比较随意。再一观察,如果随大流从右至左绕行会很自然顺畅,反之则行进艰难。诚如邵东的一句俗语:“人不和群,有三分烈气。”是要吃亏的。那么,昭阳阁下那10位先贤中的捐躯者,属于当时那个年代的“和群”之人还是“烈气”之士呢?别的地方的公园游客一般都喜欢按顺时针方向绕行,我们邵东人却反其道而游之。我不禁思索,邵东“敢为人先”的精神与此可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楚隍亭 楚隍庙
选择了走咱邵东人喜欢的路线,右行200米,见最右的大山上有两处景点,爬上去一看,原来是楚隍亭和楚隍庙,楚隍庙系当地村民焚香拜佛祈祷供奉土地财神爷的所在,始建于洪武年间,三易其址于此,是当地“慈云庵”“法衣山”“钵罗山”等古宗教活动场所仅剩的一处,现尚有修行守庙之人。楚隍亭系新修景点,在楚隍亭登高远望,不觉心旷神怡,百里以内的邵东北部大地尽收眼底,秋高气爽,视线直抵新邵龙山。湘邵高速公路如玉带自长沙潇洒飞来,往雪峰大山飘然而去……我赞叹于公园设计建设者们的精心筹划,然,这两处景点一政府一民间产权形式之共存共融相得益彰,油然令我对决策者们尊重民风民俗的豁达智慧心存敬意。
疾行者 漫步者
下了楚隍亭,又回到了右行的大道,人们或大帮大群,或三三两两,或扶老携幼,或立坐休憩,不乏有独处独行者、高谈阔论者、欣喜若狂者、手舞足蹈者、信口诵诗者、放声歌唱者。游客们是那样快活,那样狂喜,那样直舒胸臆,整个公园都仿佛欢乐惬意起来。
秋多娇柔,秋亦妩媚,秋还幽远,秋仍深邃。我将自己融入了漫步者的队伍。隐约间后方远处有一快节奏的音乐传来,越来越近,不知为何,游园的人们自然地、缓缓地让开了左边的路面,待到音乐经过身边的时候,才发觉一支大约不下于100人的大队伍跟着音乐的快节拍哗啦啦疾步走过,速度是我们漫步者的三倍有多。人们告诉我,这是疾行者的队伍,介于漫步者与跑步者之间,“领头羊”放音乐一举四得:一是聚群,二是控制队伍的速度,三是提醒前面的行人帮忙让道,四是欣赏好音乐。真是一道有趣风景哦,大家会心地笑了。
拆迁户 未迁户
漫步的过程中发现,因为是一处新建设的公园,公园的范围内有一些正在搬东西的拆迁户,他们为了县城的美化,毅然作出牺牲,弃小家顾大家,为公园建设腾地腾房,当然是最可敬的人。依然有一些未迁户,因为不想舍弃祖祖辈辈居住的胞衣地等等原因,一时未想通,未拆迁,可是从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公园的兴建他们也是高兴万分,他们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摆摊设点,为游者提供茶水饮料。我相信,他们不肯拆迁只是暂时的,总归有一天,他们会为公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欣慰,公园的建设者和决策者在如此大的拆迁腾地腾房任务的压力下,也顾及了这些未迁户的感受,用自己的智慧与良知让公园让游园的大众与少数未迁户和谐共处。
商贾和文化人
踱过了绿汀广场、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园,我一路向南,看见公园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在建项目,一问才知道邵东有很多大老板自愿为公园的建设捐款捐物。每到一处亭榭楼阁,我发现有很多热情的文人骚客留下的十分经典的对联、碑记以及书法作品。我在思考,历史上文人时常鄙夷商贾的铜臭,商贾总是嘲笑骚客的穷酸,那么今天,是什么力量让这两股别样的族群在此和谐地融合无隙?是团结拼搏的邵东精神,是绿汀广场美妙的“和谐”乐章。
继续漫步昭阳公园,仰望天穹,我逸兴遄飞,昭阳公园啊!您是从远古走来吗?昭阳侯国厚重的文化积淀在这里彰显;您是为未来筹谋吗?邵东美好蓝图的宏伟身影在这里舒展。您是邵东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灵!您是促进邵东和谐发展的典范!顶您,我是追您捧您的爱您永远的粉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