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通渭县襄南乡东南部,建于唐大足元年((701)。建筑十分堂皇,外有围墙山门,内有殿、堂、阁、祠、钟楼、戏楼、僧房等。院内古树参天,周围绿树成阴,曲径通幽。据乾隆十七年所立石碑记载,法海寺建于唐,《通渭县志》确定为唐代建筑。大殿后墙正中原来悬有一平幅匾,上面记:“唐朝尉迟敬德,在此设厂牧马”,因水草丰盛,不多几年,马群迅速增长,唐王得知后,命在此地建修佛祖如来寺庙。选址北山落脚一圆嘴上,嘴下清水缓流,如湖似海,定寺名为法海,随其寺名。
黑石头和法海寺如一个天外的传奇,它的确是一个值得细细端祥的地方。
作家杨显惠在《定西孤儿院纪事》中这样描写黑石头的由来,“黑石头是个很出名的村子。听老辈子的人说,一天夜里,随着呼隆隆的一声巨响,天上飞来两块神石落在村前的牛谷河边上。这两块石头一瘦一胖一高一矮,高的近乎一丈,矮的半人多长,黑黝黝铁疙瘩一样杵在地上。十里八乡的人们跑着来看,谁都不相信石头会飞。但时间不长,石头又飞了一次。一个妇女晚上收工回家,在牛谷河洗完了脚,把裹脚布晾在石头上没拿,她想第二天下地时再裹脚,不料去找的时候石头不见了。全村人惊了,到处去找,发现两块石头都杵在村后种谷子的坡地里。这下人们才相信了,这是一对神石。”
从《夹边沟记事》到《定西孤儿院纪事》,杨显惠笔下都是真实的故事。朴实的语言,平淡的语调,却将一幕幕饥饿与死亡的惨烈情境血淋淋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后来,他写的《甘南纪事》系列,没有了饥饿,写的是纯朴的甘南地区牧民生活。
黑石头村是通渭县襄南乡东南部一个边远的小村庄。地处通渭、秦安、甘谷三县交界地带,村庄的秉性气质便呈多元化,文化形态也更为杂色些。这里的人说话方言气息很重,不大好听懂,不知道是不是带古音的缘故。牛谷河自西向东,穿过全村,留下郁郁葱葱的一片绿色。
黑石头村得名为两块大石头。出村向东南方向,远远见两块黑色巨石,如两只老虎般雄卧于山麓两侧,中间相隔十数米距离。那两块黑石,一高一矮,高者有一人高,环一圈三四米,低者有一米高,比高的也细了一圈。
村民说,高者为雄,低者为雌。忽然想起《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朝时飞将军李广射石的故事。李广打猎时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只老虎,一箭射去,整枝箭杆都射进石头里,只剩下箭羽露在外面。后来发现是块石头,李广又在原地试了多次,箭却再也没能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有老虎,他也曾亲自射杀了它。
走近看那两块黑石,表面光滑,其色如墨,似石非石,似铁非铁,表面有些金属杂点,在阳光照射,闪闪发光,很是奇特。
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五月十五,甘肃通渭发生了一次震级达里氏7.5级的大地震,通渭、甘谷一带山崩地裂,通渭毛架山崩陷。通渭县城东北角平地陷裂,官署民居倒塌殆尽,城西北村庄民户,牲畜全被压死。甘谷县北山南移,塌毁民居数千户。此次地震死亡四万余人,伤三万余人。如《通渭县志》言,这一带“滑坡地貌在全国尚属罕见”。
原本以为处于地震区域的黑石头也难逃厄运。可是传说黑石头在山崩时,自动移入东南山麓,一开始,并未显形,后来又逐年生长,于是成为现在的形状。
后来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海原大地震,也殃及到黑石头村,村里房屋倒塌过半,压死马、牛、羊、鸡、犬等家畜不可胜数,其中一块黑石也被震倒。之后两月,黑石头集市无一人赶集,于是人们请来僧道,将石重新立起,并诵经祭奠,之后,此处人丁兴旺,集市如常。
从黑石头村沿牛谷河向东三四公里,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寺院,就是法海寺。
关于法海寺的来历,有两种说法。隋、唐时期,黑石头这一带属陇右牧监天水马坊辖地,唐将尉迟敬德,曾在此设厂牧马,因水草丰茂,马群速增,而得到唐王的嘉奖。于是唐王命在此地修建如来佛寺,选寺址于北山山麓,因其下有清水缓流,如湖似海,故定名为法海寺。
还有一种说法。《通渭史话》记载,唐统一大业完成之后,北方的突厥不断南侵,成为唐帝国的主要外患。尉迟敬德勇冠三军,在与突厥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七月十二日,突厥袭扰陇州(今陕西陇县),尉迟敬德(时任护军)再次奉命进兵突厥。进兵途中,经过襄南乡东南部,见此处水草丰盛,于是下令三军小憩。尉迟敬德见此处群山环绕,北山丛林之中紫气升腾,祥光普照,他认为此乃吉兆,于是跪地叩拜曰,如蒙佛祖护佑,此战告捷,之后定当为佛祖光塑金身,修建寺庙。后来尉迟敬德军果然大捷。班师回朝之后,尉迟敬德奏报唐王李世民,李世民闻之大喜,认为佛佑大唐江山,便下令在此地兴建佛寺。此寺便是法海寺。
无论哪种说法,此寺兴建皆与唐王李世民和唐尉迟敬德关系密切,于是,法海寺又名为“李家寺”。
《通渭县志》和《通渭名人志》记载说:“每年三月二十八李家寺社戏,李家寺的乡亲蒸馒头,煮甜醅,滤凉粉,像准备过年一样。他们十分热情,争相待客,我们一去蹬倒台,看四天四夜……”
欲知法海寺内有什么神奇,且听我慢慢道来。
传说黑石头村人在兰州城做工,谈及法海寺胜境,颇多溢美之词。问寺内有多少庙宇,回答说,僧用吃饭锅四十一顶。问其僧不知有多少,回答说庙有一百一十六座。那人惊叹道,胜过五泉山矣。
后来,那兰州人专程来法海寺游览,虽然景色旖旎,却不如所说的那般壮观。于是,回去质问,说哪里有僧用吃饭锅四十一顶?回答说,是四石一顶锅,只一口锅而已。于是又问,哪里庙有一百一十六座?回答说是一柏一石碑六座庙宇,是你听错了而已。
原来是这样,此纯属戏言,一笑了之。
法海寺有巨柏一棵,古木参天,高过庙宇飞檐翘角,树干苍劲,向着天空生长。还有数棵松树撑起遍地浓荫,古寺顿时清凉起来。
寺内石碑一甬,为乾隆十七年所立,上刻法海寺重修大殿塑佛记序。
碑文云:“邑北旧有法海寺,地势巍峨,树木森郁,诚历代之圣梵。宝刹一方之名胜也。据传创建于大唐或曰建自有元,然皆无可考。而附近居民祈祥恒于愆,顶礼恒于斯,肃冠裳而奉香火者,盖数百年之时矣。自康熙戊戌,地震山崩,覆压无踪,岂我佛地之无灵欤,故抑仰欲去旧以易新址耶。于是人心惶佛,势如迷津。佥议重建,艰于赀斧,邑名士高成沧等设立善会,王师文等奋力,募化四方,自雍正壬子年动工,乾隆癸亥落成。殿宇辉煌,俨然鹫岭之别境也。金身焕然,犹如现身之说法也。前后围墙亦皆加固,以成创阴阳高下,靡不按旧作,新窥之人心,犹多略而少,详比之当年,实无减而有增,慧灯常照,尤如万年之福台,法云广布,堪为一隅之宝筏。功既竣,王师文复念主持者,艰于养善,于丁卯年遂觅资买地,为寺院之基址,寺院外周围皆为主持之公地。事方成,复召其子生员王翼曰:善不可以独为也,予修寺买地,不过一时之借贷,岂可贪为己功。遂出其券,以与众共议,于是众等各输微资,永遣千秋,慈航普渡,此之谓矣。寺名法海,有由来也。会僧人照秀,不惮咸动,辛劳敬陈始末哉。立石以垂不朽,而求叙于予,予曰:是诚不可以不纪其事;并不可以不纪其人也。乃不避其词之陋,而为之序。”
之所以完整地引述,一是旁证寺之久远,二是因为乾隆十七年距今,也有近三百年历史,碑文如此清楚,并无缺损,也是难得。
后面刻一长串人名,是捐了善款的人的名字。那不光是些平面的字,而是群合力修缮寺院的人,合力做了这件事,然后,站在这里,或高或矮,或胖或瘦,选一天吉日立碑。
我看了下碑文上的时间,是大清乾隆十七年岁壬申秋八月。
法海寺一进三门。进去是亭子式四坡水八字粉墙,中间三开户山门。第一门过土筑桥可上至戏楼场中,戏楼背山门而向北,画栋雕梁,飞檐翘角,又有屋脊兽栖于其上,气势不凡;
第二门是牌房,牌房两侧有官房两座,专门接待官家看戏所用。进门是僧院,东西两排,为僧人住房;
第三门是钟鼓楼门,高出僧院一台,大钟高高悬起,似乎是为了钟声更为悠远。进门迎面关帝庙,左侧泰山庙。
关帝庙绘有长安八景。一路望去,宛如走马关中的锦绣山河。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尤其太白积雪,此时正是盛夏三伏,图上却仍是白雪皑皑,满眼茫茫。
绕过关帝庙,里面成一座四合院,四庙对面,正殿释迦如来佛,东侧子孙圣母,西侧五君,南韦陀菩萨。塑像或坐或立,或悬或列,多得不能尽述。
大殿檐柱上镌刻对联一幅云:“川漾神泊三枝柳自波上出,寺名法海九品莲本海中来”。另外还有一幅:“巨柏参天立院看佛殿,老椿雄伟站岗把山门”,这个倒是通俗易懂。
民国九年(1920年),黑石头村又一次地震,钟楼、戏楼及各庙再次塌毁,虽经组织修补,但原貌始终未能再现。民国二十年(1931年)戏楼重建,三十一年(1942年)钟鼓楼重建。
这里又有了悠悠钟声和锣鼓喧天。
起起落落的法海寺。
其实黑石头村村名的变化就很有意思。黑石头村由两块陨石得名。清乾隆年间,有一天,天空中飞来两只白鹤,绕村盘旋,村民们认定是吉兆,于是欣喜之余,改黑石头村为白鹤镇。
白鹤镇和黑石头村,一雅一俗,一灵动一质朴,两相对照倒是颇有趣味。
“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宇被学校占用,戏楼成了公社仓库,树木也被砍得不剩几棵。黑石头村则被改名为红岩大队,一个颇为革命的名字。
如今的法海寺,有人这样形容,“净鞭三下响,文武两班齐。如来菩萨和情面善。十八罗汉身披着重铠铁甲,手握着利剑钢叉,头戴金盔,闪闪耀红霞,跨骏马,凌凌生海啸。雄纠纠兮,英风直奋,威凛凛兮,杀气横加,一心要与他人报冤家。”菩萨罗汉热闹。如果在往通渭的国道打出“天外陨石何处有?甘肃通渭黑石头”的广告语,法海寺的菩萨罗汉会不会更热闹呢?
自是有难以为证的笑谈:有一人在兰州烟房做工,谈到法海寺胜景,其中一人听得入迷,问有多少庙宇,答:僧用吃饭锅四十一顶,其僧不知多少,庙有一百一十六座。那人惊叹曰:胜过五泉山矣。那人出于好奇,专程来法海寺观赏,一见后虽然景色佳丽,远没有听说的那样壮观,不过巨柏一棵,石碑一甬,六座庙宇,下有四石顶一锅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