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寺,原名弘藏寺,宋、西夏时期称为护国寺。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在全国颁《大云经》,下诏各州郡修建大云寺。凉州遂将弘藏寺改名为大云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门志满远渡重洋,专程来凉州朝拜大云寺,并主持募化重修,被传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明、清时期大云寺香火不断,游人众多,是凉州有名的游览胜地。
武威大云寺历经沧桑,曾经被毁,但大云寺的钟声却千年不断。因而,我们先从大云寺古钟楼说起。
大云寺内,有一座二层木质古楼阁,匾额上三个大字“古钟楼”。
古钟楼建在9米高的砖包土台上,基底大约125平方米,土台用砖石包砌,坚如磐石,1927年4月23日凉州大地发生8级地震,祁连山深处的天梯山石窟大佛好似使劲摇了摇头,再摇了摇头,那尊28米高的唐代坐佛就被震掉了佛头,大云寺其他建筑基本完全坍塌,只有古钟楼兀自矗立。古钟楼周围绕廊,重檐山顶,五彩斗拱,下饰风铃。共有28根红色立柱支撑,其中一层有12根,二层有16根。上下层共悬挂有8块匾额,上层是清代和民国所题:“声震蒲牢”、“秀挹天山”、“古钟楼”、“金奏高宣”;下层是清代和现代所题:“大棒喝”、“慈海鲸音”,以及“声震陇右”、“玉塞清声”匾额。
我喜欢“大棒喝”匾额,像是一群长袍马褂西服领带之中,突然出现一敞衣坦腹者,自有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古钟楼上所悬大云铜钟,钟呈黄色,通高226米,口径115米,厚12厘米,重约5吨。
乾隆二十五年(1761)《重修大云寺碑记》称此钟“若铜、若铁、若石、若金,兼铸其中,真神物也。如响震之,则远闻数千里,发人深省,为郡脉之一大助也。”
《范振绪书牍》描绘的尤为详细:“承嘱审定大云寺铜钟……钟之花纹六面,面分上中下三格。其三面中格,均坐一披甲人,著靴,胯下各跪伏一人,两旁各侍二人,皆赤足、肉袒。披甲人,一持弓引满,一执短叉,一高举一椭圆形物。此三面上下二格,中间均有六爪花纹,爪尖折转,由花纹中伸出斜线,直达四角;又上面上格飞仙;下格云龙,姿势活泼可观;中格与前三面上下格同。又一面上格飞仙,下格武士持戈两旁,挺立左右,臂际有带如蛇,自上而下旋其尾,交穿于脑后。中格花纹与前二面同,每面每格下均有小格,有兽二,左独角张口,脊有鬐,虎爪蛇尾;右顶有长鬣张口,虎爪蛇尾。其余下格图案已磨损不全,漫漶不清……”
雍正、乾隆年间武威学者张玿美,写过一首诗《大云晚钟》:“梵天幽静暮烟深,声教常闻震远音。花雨一天云外落,松风满院月中吟。南园归雁惊寻侣,北渚眠鸥稳称心。吼罢蒲牢僧入定,更无响度绿萝荫。”
武威籍人段永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那年端阳节与友人同登大钟楼,写下了一首《辛丑端阳偕友人登大云寺钟楼》:“百尺危楼巨刹东,高歌倚剑啸长空。三峰塔势耸天表,午夜钟声出梵宫。雪积山南终古白,沙流漠北夕阳红。与君把酒酬佳节,到此谁为一世雄。”
大云寺铜钟因钟体上没有铭文,故铸造年代不详。
晚清武威学者张澍(1776-1847年)在《养素堂诗集》自注中说:“大云寺钟,故老相传,张轨(255-314年)居凉,大水漂钟至境上,轨筑台悬之。”此乃民间相传,肯定是“实据莫考”。
《清维修大云寺古钟楼碑记》:“相传创自前凉王张氏,史乘失载……但历唐宋元明,几经年岁,或兴或废,难以枚举。其间补台建阁者代有伟人。”
《陇右金石录》:“此钟时代传闻各异,其形状甚古朴。所传闻以五代为最近。”
正史稗史自且各说各,我们听一个关于铸造大云铜钟的民间传说。
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下住着一户人家,男的叫玉柱,心灵手巧,善铸金银器物;女的叫金风,聪明伶俐,长得貌美如花。他们夫妻恩爱和睦,过着美满的日子。当地的州官想把自己的业绩铸在钟上,遂大兴土木,建寺铸钟。玉柱带领工匠们,干了九九八十一天,想尽办法,也没有把钟铸好。这天,来了一个化缘的和尚,信口说道,“心诚则灵。大云寺乃河西宝地,此地铸钟,须得寻了信物投入。”说罢飘然远去。正为铸钟不成苦恼的州官便派人到各地去寻找“信物”。这天,派出去的人带来一个民间美女,说是此女走过的地方,总有祥云相随。她会不会就是和尚所指的“信物”呢?原来,这个美女正是玉柱的妻子金风。州官一见金风长得如此美丽,顿生邪念,想霸占为妾,遭到玉柱的拼死相争和金凤的斥骂。州官恼羞成怒,命人将玉柱投入火炉,金风一见丈夫被活活烧死,不由得撕心裂肺地大喊一声:“郎啊——郎——”纵身跃入熊熊燃烧的火炉。大钟铸成,只是撞击发出的就是“郎啊——郎——”的悲切之声。
我们也仔细听听,大云铜钟发出的声音是不是“郎啊——郎——”?
传说,无疑增添了大云寺铜钟的传奇色彩。
但是,大云铜钟绝对是凉州人心目中的神钟,每逢农历传统节日如正月十六、五月端五,民间都有撞钟避邪的风俗。登上古钟楼,敲击大云钟,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顺带给自己许个小心愿,遂愿与否,下次来了接着再敲。
大云钟钮铸蒲牢,蒲牢乃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中的老四,牛头、鹿角、虾眼、蛇身、鹰爪、狮尾集于一身,形象狰狞,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作钟钮,象征钟声宏亮。
据说蒲牢住在海滨,但却十分怕鲸鱼,一旦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武威地处沙漠边缘,如果把木杵造成什么骆驼蹄子牦牛蹄子模样,敲起来铜钟是不是更加洪亮?
关于“龙生九子”,还有一段传说故事,我们稍带了解了解。
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期间,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史称其时为“弘治中兴”。这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生对女色淡漠的皇帝,不仅没有宠妃,而且没有册立过一个妃嫔,只是与皇后张氏过着民间恩爱夫妻式的生活。明孝宗有一天突然心血来潮,问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绞尽脑汁左思右想,凑出一张龙九子名单,依次是:蚣蝮(gōng fù)、嘲风、睚眦(yá zì)、赑屃(bì xì)、椒图、螭吻(chī wěn)、蒲牢、狻猊(suān ní)、囚牛。龙九子可谓各有所为,我们不妨依次见识一下:蚣蝮,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嘲风,喜好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睚眦,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赑屃,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椒图,形状似螺蚌,性好闭,铺首衔环是其形象;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狻猊,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囚牛,性喜音乐,其形为胡琴琴杆上端的刻像。不过,民间传说中的龙子却远远不止这几个,狴犴、貔貅、饕餮等都是龙的儿子。
《清维修大云寺古钟楼碑记》:“凉镇八景,大云晓钟其一也。”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敕赐清应禅寺碑记》记载:“增补天王殿三楹,钟鼓楼各一,主司晨昏。”
所谓“晨钟暮鼓”是也。
钟为佛教法器,佛教徒作法事时,敲击作召集僧众之用;也有“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以及“暮击则觉昏衡、疏冥味”的作用。
建一座寺,积一世德。大云寺历史悠久,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于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阳、彭城、姑臧、临淄皆有阿育王寺,盖成其遗迹焉。”
阿育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由此可知武威大云寺年代久远,其前身为阿育王寺。
东晋十六国时期,统治武威的为前凉张氏。《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中记载,前凉王张天锡因“宫中,数多灵瑞”,遂“异其事”。
《十六国春秋·前凉录》亦有记载:“……三年,姑臧北山杨树生松叶,西苑牝鹿生角,东苑铜佛生毛,延兴地震,陷裂水出。天锡避正殿,引咎责躬。”
张天锡知王宫乃阿育王奉佛建造的舍利塔之故基,于是,在升平年间(363年—376年)“舍其宫为寺,就其地建塔”。这座高达18丈的七级浮图,被命名为弘藏寺。
前凉系古代十六国之一,盛时疆域有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两晋时期中原战乱,内地大批人口流入凉州避难。西晋亡后,张氏世守凉州,长期使用晋的年号,虽名晋臣,实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前凉一度达于极盛,境内分置凉、沙、河三州,设西域长史于海头,在今吐鲁番地区设置高昌郡。
北凉时期,沮渠蒙逊听说弘藏寺常有灵瑞吉兆出现,迁都姑臧后,便扩建寺院,大兴佛教,并把姑臧城改为七级城。沮渠蒙逊设置官署,修缮宫殿,建起诸城门楼。
建立北凉的沮渠蒙逊虽为北方蛮族,却博览史书,通晓天文。《晋书·沮渠蒙逊载记》称赞他“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
《北凉录》记载:“先是蒙逊王有凉土,专弘事佛,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眩目。”沮渠蒙逊还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大造佛像,开凿了天梯山石窟。
不成想,天梯山石窟也由此成为了中国石窟鼻祖。沿着天梯山石窟,依次东去开凿的有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等。
唐代武则天当政时,白马寺法明和尚薛怀义等编出一部《大云经》,吹嘘说这是新近来自西土的佛门真经,并以经中“一佛没,七百年后为女王下世,威伏天下”等语作为武氏的“受命之符”,上《大云经疏》劝进。疏中说武则天是“弥勒下生,当代唐作阎浮提主”,理应取代唐朝统治天下普度众生。《大云经》呈上内廷后,果然得到为了名正言顺当上皇帝的武则天欢心,薛怀义也因此被拜为辅国大将军,封鄂国公。
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当上女皇后,即改元为“天授”,于“天授元年(690)十月,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藏《大云经》,使僧升高座讲解”,总计度僧1000人之多。全国颁发《大云经》,命各州郡都要修大云寺,凉州遂将弘藏寺更名为大云寺。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对大云寺庙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维修,竣工后刻《大云寺古刹功德碑》。
宋代,西夏占据凉州。天佑民安三年〔1092),武威大地震,寺庙震塌,佛塔倾斜。西夏皇太后、皇帝诏令重修此塔。能工巧匠绘好图纸准备修缮时,佛塔显灵自然恢复了原状。据说,当时西羌经常搔扰凉州,每到日落,大云寺内雷鸣电闪,瑞灯高照,羌人一见无不惊恐而退。所以大云寺又被更名为护国寺。
传说归传说。西夏乾顺天佑民安四年(1093年),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修缮,第二年完工,刻碑:“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简称“西夏碑”。
西夏,这个曾经驰骋于西北大地,而后消失得如同一条汹涌澎湃的河流突然渗入了地下的少数民族政权,除留有贺兰山下与天上的星辰相对应的陵塔,还留下了谜一样的西夏文字。武威亥母洞出土的泥活字版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为我国活字印刷提供了实证;而西夏碑则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
元末至正年间(1341年—370年),寺庙毁于兵燹。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日本净土宗第十一代弟子沙门志满,远渡重洋来朝拜佛教圣地凉州大云寺,主持募化重修,堪称中日民间交流的一段奇缘。
此后,大云寺在明天启二年、雍正十二年、乾隆二十五年续加修葺,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乾隆二十五年维修,碑载:“用砖砌石嵌,浑如铁柱磐石……又彩绘阁楼,题额壮威。”
在大云寺的钟声震荡中,我们有必要多用些笔墨,介绍一下发现于大云寺的西夏碑。因为该碑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官制、民族关系、阶级关系、国名、帝后尊号、佛教盛况等均具极其重要的价值。
先从发现西夏碑说起。
清嘉庆九年(1804年),金石学家张澍同友人到凉州大云寺游览,无意之中发现一座被砖封闭几百年的古亭。人们都说,这个古亭不能打开,否则,将会给凉州带来莫大的灾难。张澍不相信这些,三番五次来到寺中,最终说服僧人,打开了碑亭,随后便发现了这件稀世珍宝——西夏碑。
西夏文是一种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语言文字,无法辨认,当时被称为“天书”。张澍见碑阳文末尾有“天祐民安五年岁次甲戌十五日戊建”落款,因为“天祐民安”为西夏年号,遂判定此碑为西夏碑文。
西夏碑首呈半圆形,龟趺,碑通高2.6米,宽1米,厚0.3米。碑阳西夏文篆额2行8字,汉译为“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阴为汉文,额篆“重修□□寺□□塔碑铭”。边阴刻对称的伎乐舞女,翩翩起舞,动作优美;舞女胸和手腕上有饰物,赤露上身、双脚,下着长裙,明显有敦煌飞天的艺术特点——敦煌榆林窟西夏壁画中,就有用白描技法勾勒出的飘飘欲仙的伎乐飞天。西夏碑身的两边刻有忍冬纹。碑文内容由西夏文字书写而成,碑文楷书,竖行26行,满行76字,共1800多字。碑文记述了前凉张天锡始建护国寺塔数有灵验,至西夏天祐民安四年(1093)修复因地震而倾斜的塔身之功德。文末列修塔之功德人员姓名。尾题“天祐民安五年岁次甲戌正月甲戌朔十五日戊子建”,张政思书并篆额。
西夏碑后移置文庙,即今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保存。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西北大地上以党项人为主建立的政权,因位于宋、辽之西,故历史上称之为“西夏”。
地处宁夏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在精确的坐标图上,九座王陵组成了一个北斗星图案,而且,陪葬墓也都是按照星象布局排列的。
西夏王朝建国共计190年,即公元1038—1227年。开国皇帝李元昊在创建国家的同时,为了巩固民族语言,命大臣野利仁荣创造了西夏流通的语言文字,即西夏文。由于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因此,看起来和汉字十分相似,也是方块字,横平竖直,猛一眼看去全都认识,仔细再看,却无一字可识。西夏文的书体形成和汉字一样,有真、草、隶、篆。
由于历史的原因,西夏文自西夏灭亡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死文字。自19世纪末开始被重新认识以后,西夏文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随着大批西夏文资料的出土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夏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学术界虽对西夏文及文献曾有过研究和介绍,但直到今天为止,史学界一些专家还把这种文字及文献的研究称之为一门“绝学”。
西夏碑的内容所涉颇广,关系到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多方面的史实。自碑文拓片传世以来,到1908年黑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遗址发现西夏文字典《蕃汉合时掌中珠》后,才明确知道了其构造、文字和字义。
如同西夏人通过乌鸦的叫声推断未来婴儿的性别,祷告、祭祀,用绸缎托起一只黑山羊无血的红心,烧灼羊胛骨占卜,一本西夏人骨勒仁慧编撰的《五星秘集》,隐藏着今天我们不知道的多少秘密啊。
大云寺的钟声又一次敲响。
我们凉州城头看落日,看祁连雪峰流下雪水和钟声,透过晚霞,恍恍惚惚看见半天空的西夏文字:真、草、隶、篆变幻着,似乎昭示着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