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文
魂牵梦绕在老家,一生痴念忆当年。国人重视寻根,“老家”一词带有别样的深意。“老家”指祖籍之处,非长久生活之地。老家于我,永远是心头挥之不去的记忆,那山那水那人定格于脑海,时常浮现。非生于斯地,老家却深深根植于我心。老家的印象来自长辈的回忆,也源自童年的那段生活。
老家在太行山区河南林县,林县人坚毅的品格时常让我引以为豪。在极度贫困饥饿的年代,林县人凭着坚毅的品格,用双手创造了人间天河——红旗渠。儿时在林县生活的片断时刻萦绕脑海,挥之不去。一直以来,我期盼找个机会回林县老家,去那山那水寻找儿时的足迹。
前年正月初四,天时、地利、人和,父亲带领我及家人浩浩荡荡大队人马前往林县。为了找回从前的记忆,我们选择走山路回林县,正好可以路过红旗渠,重温往昔岁月。车行驶在太行山脉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远处山顶的积雪若隐若现,峭壁上挂着厚厚的冰瀑,和山体的灰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此时,我的心伴随着儿时的记忆早已飞回了林县。
途经“愚公隧道”,隧道狭窄,没有灯光,路面颠簸不堪,当年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建成这样一个隧道可谓是难上加难。小时候听奶奶讲,为建成隧道,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鲜血、汗水,甚至生命。现在的红旗渠,渠水照旧流淌,渠壁仍然坚实整齐,干渠和分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林县人的智慧。林县人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再次震撼着我的心灵,这就是“红旗渠精神”。我为我是一个林县人而骄傲。
远远的,还未到村口,老家的亲戚们早已等候在大路口迎接我们。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见到久而未见的老家人,思绪澎湃万千。
按照老家的风俗,我们要先到祖坟祭奠先辈。祭奠仪式隆重而庄严,我们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仪式结束后,我们一行人来到国林叔家。老家人早已在院子里支起了大铁锅,架起鼓风机为我们烹制大烩菜,五花肉、蒜薹、木耳、大头菜等,材料丰富、香气扑鼻。随着大铁铲在锅里不停地翻动,菜香味不一会儿便钻到鼻子里,勾引着人的味觉神经,令人垂涎三尺。女人们围坐在茶几旁,一人一个大馒头,一人一大碗烩菜,吃得不亦乐乎;而男人们俨然是一家之长,围坐在大桌旁,大口吃肉,大口饮酒,好不逍遥自在。
伴着美味佳肴,我的思绪再次回到小时候。3岁那年,奶奶带着我回林县住了一段时间。那时的生活很艰苦,每天吃的都是单调的红薯面饼子,夏天偶尔吃次西瓜,也要跑很远的山路才能买回来,大人们舍不得吃,都留给孩子们。在那年的中秋节,奶奶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两个月饼和两个很大的石榴,还有别的稀有美味,放在院子正中的小桌上,告诉我说要先供奉月亮,然后才可以吃。明亮的月光撒进小院,桌上的贡品就像聚光灯下的宝贝一样撩拨着我的心弦。我不时透过门缝向外盯着这些美味,生怕月亮把这些贡品全都吃掉,心中像有只小兔怦怦直跳。也不知过了多久,奶奶终于把贡品拿回屋,令我感到欣喜的是它们一点也没有变少,接下来便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颐。现在的中秋节,各种月饼美食比比皆是,但是我却品不出当年那种美好滋味,也许是我的心还停留在那遥远的中秋之夜吧。
老家的国林叔待我最好,他大我9岁,总是带着我玩。国林叔的手巧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用黏土给我做各种各样好玩的玩具——泥手枪、泥小鸟、泥口哨,还试图把做好的泥玩具放到炉火中烧制。我后来上大学之所以选择陶艺专业,可能是来自于国林叔的启蒙教育吧。他做玩具时那专注的神情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深深地影响着我。
老家的日子短暂、快乐、无拘无束,村中到处都有我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印记。虽然当时生活条件艰苦,这种体验却是人生经历中最宝贵的。
老家的记忆永远烙印在我的心中,老家人的精神也时常激励我前进。梦还在那山水间飘摇,心安静地甜甜地微笑,魂牵梦绕的老家啊。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第69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