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有暗香来

为有暗香来

时间:2023-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哥》很快就被矿工们所接受、所认可、所喜爱,成为大家信任、珍惜的朋友,尊崇敬畏的“老哥”。时隔两年,《老哥》在郑州再次和老朋友们相会,同样问鼎了这项桂冠。《老哥》既然诞生在开滦,是融入了开滦人的血脉的,喜怒哀乐总改不了一张黝黑的脸,雪白的牙,豁达敞亮的性格,金子般闪烁的心。每一个文化元素都该是船上的舵手,都该仰望了风帆奋力划桨,《老哥》当然是出色的舵手之一。

伴着喜、伴着忧,经历着寒暑交替,《矿工老哥》(以下简称《老哥》)在大家的期盼呵护中,一路步步为营,不知不觉已有四岁。作为一本文学期刊,他已经羽翼渐丰,开始翱翔在蓝天里。

说来《老哥》生得正逢时,他呱呱坠地时,就叩响了开滦建矿130周年的大门,带着喜气,载着使命,怀着憧憬和我们结识了。起名叫“老哥”是因为太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开滦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源头,是最早的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是毛泽东同志表扬过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唱红“矿工老哥”并荣获了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殊荣的地方,故称其为老哥真就很真切、很实在了。《老哥》很朴实,但不土,虽传承了历史的风采,但从不羁绊前行的脚步。他是本高起点、高定位的文化期刊,浓郁的矿山情怀使他像个血性男儿;激昂鲜活的文字让他尽显雄才大略,精美的装潢设计又给他了楚楚动人的魅力。《老哥》很快就被矿工们所接受、所认可、所喜爱,成为大家信任、珍惜的朋友,尊崇敬畏的“老哥”。第一次参加全国煤矿文学期刊评比,《老哥》还不满一岁,去徐州只带了区区三期到会,竟在众多的刊物中引起一片哗然,以佼佼者的身份跻身全国“双十佳”期刊行列,使许多颇有资历的同行们也刮目相看。时隔两年,《老哥》在郑州再次和老朋友们相会,同样问鼎了这项桂冠。

一个成功的企业,理应有底蕴深厚的文化作为支撑的。这个支撑给力,企业的行为才会高尚,人的情操也会变得壮美。在企业转型发展的今天,打造精品文化就愈发显得不可缺失,少了这一点,诚如鲲鹏翱翔却折损了一只翅膀。《老哥》如果是其中的一支羽毛,则必肩负着腾飞的使命,伴随着大的文化领航,给企业营造一片蓝天。

像许许多多的刊物一样,都有各自的方位和特性,都得益于生他养他的那片乡土,才各有滋味在其中。《老哥》既然诞生在开滦,是融入了开滦人的血脉的,喜怒哀乐总改不了一张黝黑的脸,雪白的牙,豁达敞亮的性格,金子般闪烁的心。立足矿山,走进矿工的心里是《老哥》的天职,聚焦了每时每刻发生在身边的事,你心中就会异样地激动,你的笔端就会自然流淌出一条澎湃的河,那是一条黑色长河,日里夜里唱着感人的歌。在这条河里,该捕捉的浪花不胜枚举:创造了几个世界第一的骄傲;“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冶炼锻造;支援全国煤炭建设的铮铮脚步;无数个“地球转一圈他转一圈半”的侯占友;“四五翻番”让世人瞩目;转型发展勇立潮头;开疆破土众多的员工征战他乡。可歌可泣的事沉沉地压在心头,真就不必去远方看花采景,关键是我们自己不能自觉地认识和把握,没有开启心头的灵光。其实不妨一试,真的打开一扇心灵之窗,你立时会觉出眼前早就是一片璀璨!

仅举一例:偶去新疆哈密,得知1958年开滦支援当地煤矿建设,共300人开赴茫茫戈壁,从此以大漠为伴,彼此厮守了半个世纪。如今煤矿建成了,绿荫也覆盖了矿区,可老开滦们仅存了30人!面对了他们的墓地,让人抚今追昔,热泪横流。有个老开滦斗胆提出要个纪念品,说出来却是一枚开滦的徽章!真的,你没有理由不写他们,没有理由让笔端停顿,让键盘沉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不啻是劲风鼓胀起风帆,乘风破浪、前行不怠已成众望所归。每一个文化元素都该是船上的舵手,都该仰望了风帆奋力划桨,《老哥》当然是出色的舵手之一。其实,耕耘和繁荣《老哥》这片文化园地,全靠我们自己操心流汗,攀登多歧路、功到自然成,文学虽寂寞,《老哥》却鲜活。有人说今冬甚冷,可我们相信《老哥》会“凌寒独自开”,总有一种独特的芬芳。不信你就瞭望一回煤矿的星河,如果在夜里,会听到寒冰爆裂的声响,深吸一口,满心都是春的温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