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题赠冯蕙熹[]

题赠冯蕙熹[]

时间:2023-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 本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现,最初发表于1962年12月23日的《天津晚报》;1976年1月《文物》总五号刊载了鲁迅的此诗手迹。当1930年9月1日,面对许广平的学医的表妹冯蕙熹提出的,请鲁迅在她的小册子上题诗的要求时,曾有过在日本学医经历的鲁迅先生,肯定是感慨颇多的。因此,鲁迅写作此诗时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杀人有将,救人为医。

杀了大半,救其孑遗[2]

小补之哉,乌乎[3]噫嘻!

【注释】

[1] 本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现,最初发表于1962年12月23日的《天津晚报》;1976年1月《文物》总五号刊载了鲁迅的此诗手迹。题目为后人所拟,后收入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冯蕙熹为许广平的表妹,1927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1930年9月1日,鲁迅在她的小册子上题此诗时,她是医学院三年级的学生。

[2] 孑(jié)遗:剩余。

[3] 乌乎:即“呜呼”。

【赏析】

当1930年9月1日,面对许广平的学医的表妹冯蕙熹提出的,请鲁迅在她的小册子上题诗的要求时,曾有过在日本学医经历的鲁迅先生,肯定是感慨颇多的。

1904年4月,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结业后,决定去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去学医,是年9月入该校。1906年鲁迅已是该校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在上细菌学课时,其间播放日本政府拍的有关日俄战争的宣传纪录片,在片中有日军在杀一个充当俄国人侦探的中国人,围观者也是中国人的场景。鲁迅看到画面上麻木的中国人的形象和听到课堂上日本同学的拍掌欢呼声,这些都强烈地刺激着他。从那以后,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1]“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2]于是鲁迅便决定弃医从文。

然而,不幸的是到了1930年,古老和危难深重的中国仍是旧模样,全国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战乱、愚昧,杀人和被杀的残酷现象仍充斥着中国,特别是军阀的连年混战、官匪对百姓的虐杀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几次围剿苏区,并大肆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因此,鲁迅写作此诗时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首句“杀人有将,救人为医”,运用对比的手法写道:一方面是杀人如麻的刽子手,“一将功成万骨枯”,在这杀人者当权的社会,当将军当刽子手是多么的英勇;一方面是要疗救人性命的手无寸铁的医生。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引发人对杀人和救人的两个巨大反差的职业和行为的对比,以及由此引起的强烈的心灵震撼;因此,作者在诗中辛辣地讽刺道,杀人有将,救人有医。在这个非人的世界,“将”和“医”各负其责,医生的职责是救人,而杀人却是“将”的职业和职责,又竟是他的天职,这是多么的荒谬!第二句“杀了大半,救其孑遗”,表现的又是一个强烈的对比,杀人者见人就杀,杀了一大半,而救人者只能医救暂时杀剩余的生命,无法制止杀人狂的暴行,这是多么的无奈。最后一句“小补之哉,乌乎噫嘻!”鲁迅感叹了在当前这样的白色恐怖气氛充斥的社会状况下,救治生命只能是小补于世(但也不是无补于世)。这真是无奈的悲哀!因此,从诗中亦可体味到鲁迅的沉痛的心情和无尽的愤怒,以“乌乎噫嘻”结句,使这种感叹之情绵绵不绝,引人深思。

鲁迅后来还对这种现象有过感慨:

……

杀人者在毁坏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者。

这看法倘不改变,我想,世界是还要毁坏,人们也还要吃苦的。[3]

全诗为四言,诗的意旨简洁明了,对比强烈,杀人者的肆无忌惮,和救人者的疗救的无奈和无补于世,令人震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注释】

[1]《鲁迅全集》第1卷,《呐喊·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2]《鲁迅自传》手稿,见1976年《革命文物》第3期,转引自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7页。

[3]《鲁迅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拿破仑与隋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