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
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论述了西方科学思潮的演变,指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生产事业的相互关系,说明了科学在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和丰富人类生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在此篇的末尾,鲁迅强调了科学和人文思想二者的不可缺失,认为人类文明既要有科学家,又要有诗人和艺术家。
顾犹有不可忽者,为当防社会入于偏,日趋而之一极,精神渐失,则破灭亦随之。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1],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故人群所当希冀要求者,不惟奈端[2]已也,亦希诗人如狭斯丕尔(Shakespeare)[3];不惟波尔[4],亦希画师如洛菲罗(Raphaelo)[5];既有康德[6],亦必有乐人如培得诃芬(Beethoven)[7];既有达尔文[8],亦必有文人如嘉来勒(Garlyle)[9]。凡此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因以见今日之文明者也。嗟夫,彼人文史实之所垂示,固如是已!
【注释】
[1] 漓:流失。
[2] 奈端(1642—1727)通译牛顿,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发现了力学基本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微积分学和光的分析。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
[3] 狭斯丕尔(1564—1616):通译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上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有《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37种戏剧。
[4] 波尔(1627—1691):通译波义耳,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他用实验阐明气压升降的原理,发现著名的“波义耳定律”;他在化学分析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著有《关于空气弹性及其效应的物理——力学的新实验》、《关于颜色的实验与想法》等。
[5] 洛菲罗(1483—1520):通译拉斐尔,意大利画家、雕刻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上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有《西克斯丁圣母》、《雅典学院》等。
[6] 康德:即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其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等。
[7] 培得诃芬(1770—1827):通译贝多芬,德国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丰富,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8] 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他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学说,即达尔文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他的生物进化理论给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以及进化论)之一。主要著作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等。
[9] 嘉来勒:(T.Garlyle,1795—1881)通译卡莱尔,英国著作家、历史学家。他从贵族立场出发,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著有《论英雄与英雄崇拜》、《法国革命史》等。
【译释】
所以还有不可忽略的是,为了防止社会偏执于科学的一端,日渐趋向于一极,使得人文的精神渐渐灭失,而破灭也会随之而来。如果使世人只追求理性的知识,人生就一定会趋于枯燥孤寂的极端。如果这样的状态长久地持续,那么崇尚美好的感情就会淡薄,清醒机敏的思想就会失去,所谓的科学,也就一同趋于虚无了。所以人类所应该希望要求的是,除了牛顿,也还要有诗人莎士比亚;要有波义耳,还要有画家如拉斐尔;既要有康德,也要有音乐家如贝多芬;既要有达尔文,也一定要有作家卡莱尔。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性完整,没有偏颇和极端,因此才可以看到现在的文明。呜呼,这是人类的文明发展的历史所证实和启发了我们的,如此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