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的兴修水利和“田成方路成行”,也使得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提速。这里说的“脱粒”,是指稻谷、大小麦之类的农作物成熟收割时的脱粒,我把不同时期的脱粒工具大约分为四个阶段:五六十年代的“掼稻桶”;七十年代初的“脚踏打稻机”;七八十年代的“电动打稻机”;九十年代之后逐渐用上的现代化的“大型收割机”。
近些年来,一年中总会有些日子往乡下跑,田野里无论是小麦或是水稻,只要进入了成熟的时刻,映入眼帘的是全新的景象:奔走于田地里的大型收割机轰鸣作响,穿梭自如,很少见有成群结队的人在田间忙碌的身影。收割机上只有几个人,一眨眼的功夫,几丘田块便剩下整齐的稻脚根和脱粒后匍于地上的稻草杆,田头只见已装满谷粒的一只只麻袋,只待装运去晒谷场翻晒了。农家,特别是种粮大户用上了这种新型的收割机,可见是省心省力又省时,农民感受到了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实效和实惠。
五六十年代的“掼稻桶”,是农民叫做脱粒稻谷的一种农活名称。其脱粒工具,当地人又叫做“稻桶”。那么,“稻桶”怎么可以“掼”呢?其实这种早期的脱粒工具,完全靠人的双手和体力去把稻谷脱粒下来。这种称谓的稻桶,是用杉木制成的,它既没有其它木材的沉重,有防吸水功能,便于在田头轻盈拖动,农民优先选其之。这种稻桶,是上面体积大下面体积小的倒四方型结构,用杉木板块将其拼装起来,很结实,四只角还配有需四个人可以抬动的“耳朵”。在稻桶一侧,这里也可称其为背部,用毛竹蔑编织的帘子灵活插入遮挡,不使“掼落”的稻谷飞出稻桶。掼稻时,用双手捧住收割下来的稻穗使劲往稻桶的边沿掼,“嘭嘭”很有节奏的起伏声,谷粒受到碰撞便震落下来。这种脱粒方法较原始,但用这种方法脱粒的稻谷又十分干净。这种稻桶比较笨重占据面积,进入农闲时将它清洗干净,搁在队里的仓库或农家的屋里,一般都会将其利用盛放粮食作物或种子。
七十年代初的“脚踏打稻机”,对于“掼稻桶”来说已是先进一步了。它毕竟不完全靠繁重的蛮力,减轻了人的体力消耗,但人工机械的脱粒让原来的“手掼”变为“脚踩”,要有足够持久的腿力和耐力。这种脚踏打稻机,是国家早期扶持发展的农业机械厂生产,可谓称之“半机械”,因为不用电力,靠脚踏转动带铁钉的滚筒脱粒,在水田里劳作也比较安全。但还得靠人的双手捧住稻穗,在紧紧握住不放的同时,需轻轻放入旋转的滚筒,随着脚踏声的“咕哒咕哒”,发出稻谷脱粒时那种“哗啦哗啦”的悦耳声响。脱粒时如果操之过急、受力过快,还会导致由于双脚站立不稳,会把人卷入的危险。当然,农民都懂得正确的操作方法又十分小心,也很少出现这样的危险现象。这样的半机械脱粒,也有了明显的男女分工,女的专门割稻,男的专门脚踏脱粒或挑谷担,但队里也有“身大力不亏”的女人,会担当起一般属男人干的重力活。脚踏打稻机有个缺陷是,脱粒的人是站在机子面前的木板上的,有时上去脱粒的有二三人,人的分量重了会把踩踏的木板深深陷入泥淖里,如果把打稻机移动一下位置,社员们本已气喘吁吁,还要全员出大气力把它抬起来,人的体力消耗也随之增大。
七八十年代的“电动打稻机”,不需要用脚踏了,体力强度已大大减弱,人们也为之欣喜。它的原理与“脚踏”一样,前者是人工脚踏,让滚筒旋转,后者是电动旋转的速度很快,更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导致把人卷入的严重后果。电动脱粒,由于其转速较快,脱粒时“嗉嗉嗉嗉”的节奏声响轻快而悠扬。在轻松的脱粒中,往往会把禾叶连同稻谷一并脱落,还会夹杂一些没有脱粒下来的稻穗,当地人称它为“草娘头”。在担运稻谷时,人们不会轻易弃之稻穗,将它连同稻谷全部挑运到晒谷场上。这些还长着谷粒的“草娘头”,队里还会将它晒干后分配给农户,可作为农户饲养生猪去加工厂加工的饲料,也做到了节约粮食的综合利用。当然,七十年代初,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以生产队集体统一的分配体制。上面说到的脱粒下来的稻谷,连同“草娘头”还要在晒谷场上过磅,这里的斤两就是作为计算社员工分的依据。当天斤两的多少,就决定每个人当天的工分值多少,但要按每个人的底分即系数计算,这样的计算方法也是进入市场化前期的分配模式,也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基础,已不是以往的“大呼隆”、“一窝蜂”的平均主义。
改革开放如“春天的故事”,千家万户梨花开。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民的体力劳动的强度也在逐渐减弱,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益。“一机在手,操控田野”,它将给大地变奏出丰收的欢歌,给农民带来新的期盼与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