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索、品鉴一位艺术家及其作品,实际上,是在与艺术进行较量,较量你的造诣,你的识见,你的审美水平,这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此刻,我所面临的正是这种情态,这种局面。
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刘声雨教授的画集,近日将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付梓,六千里外驰函,嘱我为序。就艺术家来说,具见其谦挹、恳挚之素怀;而于我,则自知不胜评介之任,诚恐对景挂画,弄斧班门,徒贻附骥之讥,不仅唐突上品,而且误导来人。但经过再三思忖,还是勉为从命了。
这里有两方面的考虑:艺术上的因缘——彼精绘事,我习文辞,画意、文心有其相通相近之处;主要还是因为存在着深厚的友情,谊不容辞。上世纪80年代,我们同在营口市工作,彼此相知相重,往来密迩无间,偕游畅叙,相得甚欢。后来我奉调到了沈阳,他也先后进了北京、闯了深圳,南北暌隔,这样,联系就比较少了。不过,由于“知其必有成也”,所以,对于他在艺术方面的发展进程一直都在关注着,为他的精进不已,直臻化境,感到由衷的欣慰。近年,我有幸参观过他的画展,特别是此刻面对这部风生水起,蔚为大观,构成一道光华四溢的靓丽风景的画集,《牡丹亭》中那句脍炙人口的曲文,油然现于脑际:“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作为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画家,声雨先生出道甚早,年及而立,即在全国画展、艺术大赛中多次夺魁折桂,崭露头角,蜚声全国美术界;尔后,他的大量作品被欧美及日、韩诸国收藏;尤其是荣获有着二百五十年悠久历史、世界四大美院之一的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授予的“荣誉教授”称号和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证书”,这标志着画家及其作品已经走向了世界。
声雨的超迈之处,在于他是一位画坛的多面手,举凡中国画、油画,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现代水墨,均能得心应手,各擅胜场,在每个领域都具见功力。他的水墨世界,赓承传统,观照现代,细腻、恬静、浪漫、抒情的气氛渗透到整个画面,在黑与白、虚与实、意与象的结构中,倾情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信息,画中的境界已经超越了色彩与图形,而袒呈襟抱,直抵心源。论者认为,相对于水墨画的悠然意远,酣畅淋漓,“他的油画凸显出强烈的空间感、色彩感,质朴醇厚,真实自然,追求生命的粗粝质感和苍凉素朴的原生态,散发着一种毛茸茸、火辣辣的生命力”。声雨画作,视角独特,冲击力强,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予人以强烈的心灵撞击和精神震撼;而且,意境深远,以其终极的追问,把观赏者带入较大的思索空间,于冥思遐想中获得启迪和妙悟。绘事之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主教艺术院系多年,及门桃李,彬蔚称盛。
据我多年的研索、观察,声雨先生之艺术功成,是有清晰的路径可循的,起码展现出下述四个方面带有规律性的特点。
其一,画家具有特色鲜明的艺术气质。
前人说过,为艺之道,其根有二:“一为天趣;一为学力。天趣者会于寸心,学力者通乎一切。”这个“根”字,可作为基本条件、成功要素理解,实际上说的正是艺术气质。
关东盖州自古书画人才辈出,积淀了极为深厚的人文沃壤和艺术氛围。声雨自幼就濡染、熏沐在此间浓郁的艺术环境之中。这对于他的艺术气质、人文情怀的养成,起到一定作用。当然,外因只是条件,如果后天努力跟不上去,仍然难成伟材。幸运的是,青年阶段的声雨,适时地进入了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王盛烈先生,受到正规、完整的绘事训练,打造了坚实的艺术功底。其时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无论是校风、学风、画风,都处于颇佳状态,而本人又秉持夙慧,不懈进击。堪称是得其时、得其地、得其人,一时风云际会,才运相偕。
声雨具有醉心艺术事业,刻苦、专注、执着、真诚的心理素质,且有良好的悟性和思维能力,能够随时进入“心手两忘,物我俱化”状态。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有言:“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有的评论家说,声雨先生不论作何种画,表现何种题材,都忘不了要在笔墨语言中融入自己心灵的真实感受,寻求精神的底蕴和内涵,追求自然与情感、笔墨与精神的终始合一。使人在笔墨气韵中感受到艺术的激动,从明快的水墨天地里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感知。“艺术家需要童真一般的诚实,需要一种始终不渝的执着,从而在精神灵地里,独享着一份宁谧,保持着独有的自我。刘声雨的坦诚,在当今商业文化与后工业文明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主导意识趋向覆盖一切行为模式的现代生活中,几乎像是最后仅存的几枚恐龙蛋一样珍贵和稀少。”
他的艺术气质,表现为或者说促使他能够享受孤独,甘于寂寞,喜欢简单,处事低调。他觉得,“寂寞有助于潜心创作,有助于产生灵感。人要把文化和知识归纳为简约,这才是生活的哲学”。在他看来,“成功的艺术家要靠自己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的全部倾注和刻苦努力。时下那些热衷于随行就市的策划与炒作,也许可以闹腾一时,但绝对是短暂的。贴近生活的、严肃地按照艺术规律创作的作品,终究会得到认同”。当《晶报》记者谈到他的油画在文博会上开出五十万元的高价时,他淡然一笑,说他更看重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画的艺术价值和拍卖价值不是一回事。艺术家应该通过市场的检验,这是一个渠道,但不是唯一的。艺术有自身的规律,艺术家有独立的思考、独立的价值观。好多画卖的是名气。所谓名气,不过是舆论的一种依托;其实,画的本身不一定就好。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正比关系。”
其二,他极富创新、探索精神,不为传统的成规所拘囿,也不靠娴熟的功力啃老本,而是不断地创新求变。
变是常规,变是常态。“中国文人画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程式,但不应该是凝固不变的。”声雨先生这一艺术主张,在其水墨画《残梦》系列中得以实际践行,并获致了美术界一致的嘉许。评论家指出,这一系列,在重视笔墨情趣的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发挥画家所擅长的油画写实的造型功力和细腻的表现手法,以加强色彩的表现力,追求意蕴的抒发。让人在水墨中读解到人性的本真,感受到人体美在艺术空间的张力,不论是人体造型,神态描绘,画面的构思、构图、设色、勾线,都明显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中抽象的造型方法,使作品中的人体和景物趋向符号化、情绪化,呈现出超越常规的非逻辑性、不确定性。看似杂乱无章的意象组合,画面也显得散淡而随意,其实,正是对现实空间秩序的突破与消解。作品既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格调,又飘溢着现代西画的色彩,具有雅俗共赏的品格。
声雨先生不守故常,画风迭变,既得当代学院写实的真传,复以中国画气格冲和淡化外来因子,独辟创新之路。论者认为,他在承袭传统的同时,对笔墨语言和形式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黑白笔墨的世界里注入了一种更加奔放、热烈的力量和情感,使传统水墨山水更加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他跳开了传统文人画的框框,跳出了自己多年来驾轻就熟的创作手法,不囿于一点一划、一山一水,而是着眼于大“景象”,从而创作出一首首无声的瑰丽山水诗,一曲曲有形的激越大风歌,具有浓厚的精神底蕴,令人回味无穷。
其三,走现实主义艺术之路,倾向本质,崇尚自然。
声雨认为,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幅绘画作品,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但审美倾向、精神内涵是一致的。他的作品一个共通之处,就是更倾向于本质,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的生活;他所选取的绘画题材,都是简单、质朴、源于生活的。他致力于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
历数来路,论者谓其“以现实主义、人生哲学这条主线,贯通中西画理,以个体独悟、生命境界和情感直觉,统一不同画种的风格面貌和人性内涵”。他深得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名家米勒和当代美国著名画家怀斯两位大师朴厚深沉、细腻凝练的现实主义之精髓。他也十分赞赏俄罗斯艺术家们严肃的创作态度和真诚的精神追求。他认为,品鉴一位艺术家,应该看其在创作的道路上,是否求真求实。“像我们这代艺术家,很多人从小受到俄国现实主义艺术的影响,其审美精神和表现手法贯穿于我们的创作过程。作为中国艺术家,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理应担当起人类现实主义艺术的先锋角色,表现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创作出更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他说:“艺术如何反映生活,反映底层民众的喜怒哀乐,反映社会变迁,是我经常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他告诫学生们:艺术家首先要确立自身的价值观,独立的艺术观,要有独立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才能搞出真正区别于其他人的作品;要亲近自然,崇尚自然,心灵才不会枯竭。他说:“我很崇尚原始的不加修饰的生命力。越是自然的,越具有强烈的震撼波。”
其四,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抱负、深切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的艺术家。
他有较高的艺术自觉与人文自觉。他清醒地注意到,当前有些艺术家对国家民族的命运不够关注,历史感和人文情怀不够充实,有些人对经济的追求超过了对艺术的追求。他说:“我所强调的还是一种主流艺术。一个艺术家首先应该有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对时代的责任;如果一味强调自己那么点小天地,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无动于衷,他就不足以承担艺术家应有的责任。不描写时代,不描写人,不解释人,艺术缺少生活,就会昙花一现。”他经常说:善与美,思想与艺术,殊途而同归。“无大善者,难见大美。”
人们常常把艺品与人品联系起来讲,自古以来,就有“德艺双馨”的追求。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高的人生境界。声雨先生的难能可贵之处,正在于他实现了艺品与人品的统一,德足以副其才,德有以助其才。
最后,再回到承命作序这一话题。按说,声雨之卓绝艺绩与坚实功力,原已昭然毕现于煌煌画集,无劳我徒增辞费,喋喋饶舌。倒是觉得,如能通过序文,帮助读者理出一点头绪,揭橥二三成功的路径,这样,或可有助于艺界朋友以及广大莘莘学子思索问题,资取镜鉴,创辟新途。
勉缀片言,意犹未尽,复吟五律以足成之:
漫漫成功路,悠悠远客情。
高山钦仰止,华夏赏丹青;
对雨浮尘净,拈花妙悟生。
会心三数语,说与解人听。
王充闾
2011岁杪于沈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