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文艺汇演刚结束,唐碧云、欧阳长星两学友就来招呼:“带你们去看‘紫气东来’呀,那房子还在呢。”
曾主任马上给我们派了车,行约4华里,便停在了下阳院子70年前名为“紫气东来”的老屋前。
三四间木板黑瓦平方,房后尚竖立着高大木柱木架,屋瓦全无,像垂暮的老人顽强支撑着瘦骨嶙峋的身子,继续承载着历史的风雨,给人无限苍凉之感。
这里就是唐、欧夫妇的老家,也就是当年邵阳民众教育馆馆长欧阳刚中先生的家,欧阳长星是欧阳刚中先生的公子。
国立十一中选址竹篙塘,作为本土人士欧阳刚中先生起过巨大的作用。学校创办伊始,父亲易子通应李校长之邀,参与学校总务后勤工作,带着全家就借居在欧阳家这所名为“紫气东来”的平房中。随后,岘庄就在这平房的某间中呱呱坠地。
唐大姐夫妇带着我们,屋前屋后察看。“当年这房子前后三进,有门头屋,典型的湘西南农家建筑,有耕读之家的文化韵味,如今破败到这样子了。”唐大姐用纯熟的竹篙塘土话与乡亲打招呼,不时发些感叹。
我们在房前拍照留念。遥想当年,父母拖着4个孩子,在这门口忙进忙出,为学校为学生,熬过多少不眠之夜。岘庄抚摸门框窗棂,在大门口跨进去又走出来,无限依恋地寻觅父辈的脚印……
唐大姐站在屋前,挥手说,这前面原是一连6口大塘,整日流水潺潺,女生就在塘边洗衣。左面是下阳祠建筑群,是女生部所在地。上千女生排着队伍唱着歌,到和康小学高中部食堂去吃饭……
《烽火弦歌》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下阳祠位于平溪西岸,占地很大,是一片巍峨的古建筑群,与甫公祠职业部隔溪相对,中有斜坡渡口渡头堡相连。附近有关圣殿,太平庵等古庙宇。不远处是一大片竹林,平溪在林边缓缓流淌。深秋时兰花盛开,发出阵阵清香……大门墙上,有用石灰刷上的大标语“还我河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字大如斗……
眼下,秋天的竹篙塘,依然美丽、静谧、温馨。只可惜平溪边那一片片祠堂庙宇,即当年国立十一中借居的校舍,早已荡然无存,令人惆怅。
唐大姐又带我们到田畈中的小土岗上看那棵大樟树。大樟树枝干苍劲,硕大树干腰部分出一粗枝,长出一段后又融入主干,犹如一个妇人背上驼了一个小孩。
唐大姐说:“娘背儿,看到没有?这樟树本地人都叫‘娘背儿’!”
好个“娘背儿”!竹篙塘以她的青山绿水、以她的母亲般的宽厚仁慈,抚育了国立十一中的成千上万学子,这“娘背儿”樟树,正是竹篙塘精神的物化。它应当是千万学子心中的图腾。
唐大姐说,那时候,女生们常在大树下唱歌。她沉思片刻,轻声吟唱起当年的歌。
月儿高挂在天上,光明照耀四方,在这静静的深夜里,记起了我的故乡。
故乡远隔在重洋,旦夕不能相望;那儿有我高龄的苦命娘,盼望着游子还乡……
唐大姐是国立十一中同学中有名的“金嗓子”,直到现在,她的嗓音还是如此清亮。她深情吟唱,将我带回到70年前那个离乱的年代,令在场的人都不禁潸潸欲泪。
当年唐祠也是平溪之滨的一片庞大古建筑群,灰色屋脊接瓦连椽,高墙深院,雕粱画栋。是阮湘先生主持的初中部所在地。地处山梁高地之上的两层中式楼房莲社,当年更是一个神秘之地。这里是国学大师唐大圆的静修研学之地。唐大圆慨然让禅兴教,将自己的书室让给杨校长作为校本部使用。就在这里,国立十一中每天准时的莲社午炮,号令方圆四华里内,全校三千人的起居宿食、操练课读。
而现在,这几处建筑,连同各处的祠堂庙宇公屋庵舍,都已灰飞尘灭,成为了当年学子的残梦。当一群群都已年届耄耋的白发学子,排成整齐队伍,站在莲社废墟上昂首高唱校歌的时候,即使是陌生路人都为之动容。
李汉雄有诗:
欢聚平溪竟兴飞,八方子弟又来归;
少年负笈求知地,一片亲情映夕晖。
七十年来物事非,唐祠莲社草萋萋;
白头翁媪休惆怅,日照金龙披翠微。
方正华诗:
鸡鸣寒夜曾俱舞,水涨平溪也共游。
少小同挥忧国泪,常怀击楫泛中流。
郭承东诗:
万绿丛中一点红,下阳寺隐图画中;
三更灯火戏台月,又听书声乘晓风。
老学友们的许多诗句,除了抒发无穷感慨,也有记叙当年欢乐趣事的。“最难忘,密林浅水,几个娇娃偷浴”(周如玉句)。“烧柴船至平溪镇,恐后争先运校园。石路崎岖绣鞋破,齐挥热汗笑语喧”(谢晋轩句)。”
平溪、唐祠、莲社……千歌万曲,吟唱的都是对竹篙塘的魂牵梦绕,都是竹篙塘情结的刻骨铭心。
邓福秋更直白道出了自己的依恋:“气功师教我闭目静坐,想你最美好的地方,就延年益寿。我一闭上眼睛,就回到了竹篙塘……”
竹篙塘,竹篙塘……我常常思考,为什么这些白发学子有这样浓郁的竹篙塘情结?有这样终生不渝的眷恋?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竹篙塘温馨恬静的诗意氛围和田园牧歌式的抒情格调,永远铸入了学子们的心版。这当然是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主要的是,在国难当头之时,那些饱学的教育者,以国家精神和民族大义,以国家精神的精气神,哺育了学子们的健全人格,既具卓越之才,又富感恩之情。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