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拳初学入门基本功图解

太极拳初学入门基本功图解

时间:2023-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伟明序 尚文精武德艺双馨现代的太极拳界拳师,能融入功夫界,被功夫界各拳种真正练功夫的人所认可者实在不多,蒋家骏可算是这不多中之一位。现代的太极拳师,大部分是太极运动爱好者,从事的是太极运动传播,而非传播原始太极拳功夫,此乃现代社会之正常现象。确切地说,清末民初流传的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功夫中的一种形式,并非健身操与体育运动。客观地说,洪均生对太极拳有较深理解,也突显其个异性。
尚文精武德艺双馨_太极拳师门对话录—太极宗师洪均生言传身教原始记录

梁伟明序 尚文精武德艺双馨

现代的太极拳界拳师,能融入功夫界,被功夫界各拳种真正练功夫的人所认可者实在不多,蒋家骏可算是这不多中之一位。

蒋家骏是一位中国传统功夫、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现代的太极拳师,大部分是太极运动爱好者,从事的是太极运动传播,而非传播原始太极拳功夫,此乃现代社会之正常现象。这与现代文明的进步、现代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也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观念有关。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缺失,对继承传统文化的艰辛与现代价值比的权衡,也导致许多人不会再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传承传统文化。

确切地说,清末民初流传的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功夫中的一种形式,并非健身操与体育运动。将太极拳从农村带入城市的杨禄禅、陈发科等人,带入的是武功拳术,有着中国传统功夫共性的拳术形式,与后来城市人为健身养生而改变了的太极拳形式与实质内容不一样。因此,清末民初的许多其他拳种功夫传承者都交流或汲取当年太极拳功夫家的一些个异性武功经验手法,或通过学拳套来了解太极拳。比较典型的是当年不少练形意、八卦的拳师,也会练一两套太极拳套,或掌握一些内功运动形式。这符合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功夫发展衍化的客观性。

▲2007年3月作者于河北保定为杨式太极拳家李剑方先生挥毫留墨

中国传统功夫的传承修炼过程,与作为健身运动的太极运动不同,需要传承修炼者具备一些必要的素质及环境条件因素,在蒋家骏身上,我们能了解一二。

一、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传承环境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体育运动健身完全不同。传统功夫与传统文化的传承,通常是在少时由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全面地传授,此传授过程包括了讲解传统文化的传流、文化特征以及意识、形态体现和传统文化各分支之间关系,要求言传身授是整体的传承,传授者通常还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群体。这是需要有特定条件才能达到的。

蒋家骏有幸具备这方面的条件。

蒋家骏自小在江苏省徐州市长大。祖上为读书人,对文物古董颇有研究,蒋父见家骏酷爱武艺,性格适合学武,乃请陈照丕先生传授拳术。从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至五路(又名五套捶),到炮捶一路、长拳108式、陈式太极门中各种长短器械,有8年之久。蒋家骏学拳认真、刻苦、执著,除了得到陈照丕先生的传授,还得到了陈家其他长辈的指点。后期,他又学到了现在甚少人掌握的,被认为是失传了的陈氏传统功夫,其中有“金刚十八拿”“沾衣十八跌”和“陈式太极粘枪、粘剑”等器械的实战方法。这期间,蒋家骏又得到了陈氏家传陈金鳌先生和陈发科之爱女陈豫侠的经常指点,陈豫侠对蒋家骏特别器重,称赞他为“后起之秀”,并赠送其陈发科先生的拳照以资鼓励。

在20世纪60年代初,年轻的蒋家骏已开始将所学拳艺的心得体会用文字整理出来,其中有“陈式太极拳拳械式名练法要义说”等文,这些记载陈式太极拳拳械功夫理法技法习练心得的文章,是他带着研究精神学拳的表现。

蒋家骏在学拳的同时,还收集了不少的古拳谱、拳著,其中有《陈氏拳械谱》《两仪堂拳谱》《陈氏文修堂拳谱》《陈氏家乘图要》《三三六拳谱》《陈氏太极拳汇宗》等,这给蒋家骏全面学习研究拳学带来极有利的条件。据他说还做了大量笔记、考证和研究心得,有30万字之多。

二、跋涉在艰苦的武学真谛探求路

蒋家骏成为洪均生门下弟子,是1964年之事。

陈发科自1928年进京城后,到1950年,前后教过不少弟子,洪均生属陈发科的前期弟子。陈发科与许多有经验的拳师一样,因人施教,因需施教。洪均生在领悟陈发科所传武学同时,结合自己的条件、体会,总结出融入自己理解的太极拳理法,这对蒋家骏影响颇大。

大凡有造诣的名师,其追随弟子都会有他们的理由与情感,这是中国传统功夫界几千年的特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之共性之一。此表现在对师傅的崇拜和对师门的认可上。

客观地说,洪均生对太极拳有较深理解,也突显其个异性。蒋家骏在洪均生先生门下,30余年相随不离。他既系统地学习了陈式太极拳精深的“理”,也学习了陈式太极拳缜密的“法”。从洪师处他深深领悟到太极拳的精巧功夫,以巧胜人的本质,深入太极拳技击的正道。通过30余年的刻苦用功,专一精练,在实践中感受到太极拳的精髓——技击功夫。

应该说,跟随洪均生的30余年,通过实践、检验、再实践,继而提高、飞跃,对于能有今天在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与实践方面有较深刻理解的蒋家骏,是非常重要和极其关键的。

蒋家骏与弟子们的对抗实战,可不是在玩游戏,是实实在在的实战对抗训练。一位在江苏淮安的徒弟冯大富回忆十多年前到徐州拜访蒋家骏时,目睹蒋家骏与弟子们在徐州云龙公园里试手的情形。他说,“被试者不是被蒋师截劲前发腾空摔出一丈余远,就是被其用採、捋等手法,借劲使之双脚离地向后摔一个大跟斗。蒋师柔化刚发,刚柔相济,时间、方向、角度、方法配合得丝毫不差。

说来也挺有趣,蒋家骏的不少弟子和学生,当初不相信太极拳是武功,都认为太极拳只是健身操,经过与之试验功夫,以各种技法实践切磋后,方相信真有太极拳功夫的存在,才拜他为师转而学习太极拳功夫的。如江苏淮阴早期的一批习练拳击、散打及其他拳种的冯大富、谢建军、吴华强、姚士玉等十数人,就是在一次江苏省武术观摩大会上观看到蒋家骏演示陈式太极刀法后,分别用拳击、摔跤、散打的功夫与蒋家骏比试试验,都被他用极其娴熟轻巧以静制动的太极拳功夫制服,才俯首拜蒋家骏为师学艺的,而这批大小伙子,现在都是当地的武林好手。

长年累月艰苦的研习、训练、实践,使现已年逾七旬的蒋家骏先生随时可以实战交手或制敌。同时,他也由此带出一班有实践体会的武学继承人。在热兵器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像蒋家骏先生及其弟子们这样不畏艰辛,认真刻苦,孜孜不倦地以实际行动研习继承传播中国传统武学武术文化的“武痴”,真是难能可贵。在需要动手时就能动手,就敢动手,而且勇于战胜对手,这是一个真正的武术家必备的素质,这需要时间、精力、汗水的付出。

三、在功夫共性中求个异性

蒋家骏是一位不多见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他不畏艰辛,不惜汗水,长年累月地实践,潜心研究前人留下的拳谱、拳谚、著作,不断总结经验体会,使他对武学的理论、技理技法、战术战法等内容有较深的认识。

“手眼身法步”是我们在武术界常看到、听到的一句名言,它是武术界前辈练武要求的总结,不管什么拳种门派的老师,常以此来强调学武基础要求的多个方面。然而,蒋家骏却提出,应该是“眼手身法步”。他认为在武术的对抗搏杀中,一位功夫好手要想战胜对方,必须随时注视着对方,眼是全身一切行动的总指挥。对抗时,武者总是依靠眼睛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而指挥四肢躯干做出相应反应的。因此,观察的重要性使眼被放在首位,放在手动之前。“眼手”与“手眼”一字位置之差,反映了武术家对武术实践应用的正确与否,也反映了武术家对现代科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这是武学理论概念问题。

蒋家骏认为,缠丝劲是太极拳功夫的重要特征,缠丝劲的习练和应用,表现在拳套的一招一式与进攻防守的自然反应中。在太极拳招式动作的各种运行转动里,包含了各种大小不同、方向各异的螺旋转动。这些转动动作,可分为自转与公转两种。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要求动作的螺旋转动并非现在常见到的许多习练太极拳者所做的身体随意转动或目的性不明的身体转动,这类身体转动是锻炼身体的健身活动,不是武学研究范畴的内容。因此,太极拳攻防招式动作的螺旋转动,就好比螺丝钉钻进木头、自攻螺丝钻透铝板,也好比一根快速转动的木柱子,能将飞打过来的利器弹走而不致受到击打一样。这种攻防动作的运动形式与运动轨迹,完全符合力学科学的原理,也是武学研究的一项内容。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如何掌握螺旋圈的大小、方向、力度,又如何配合身体四肢、躯干、颈项各部位与整体的多方向运动,全靠每位太极拳家的实践经验与临场发挥。

所有这些理论概念,在蒋家骏的器械演练与实践中,是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得出来和表达出来的。这就是“拳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的道理。

蒋家骏以辩证的态度,从武学概念的角度来分析太极拳的刚柔关系。他认为,太极拳的柔是“松”是“圆”是“静”;而同时,太极拳与其他优秀拳种如少林拳、形意拳等,同样有“刚”的一面。太极拳的刚则是“紧”是“猛”是“迅”。太极拳的功夫与少林派、形意拳的功夫一样,其目的是相同的,这就是属于武学范畴的太极拳的本质。

常言道,太极拳是“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但这里说的“柔”能克“刚”中的“柔”,不是“软”,不是全身没有劲力的“柔”和“软”,而是指“柔化”“柔走”的方法、技巧,是以“松”“圆”“静”的方式积蓄、调整自身能力的一种表现。蒋家骏认为,除了说“柔能克刚”“刚柔相济”,还要增加“以刚克刚”“以刚克柔”。这要看习练、掌握的功夫。

而要真正做到“松”“圆”可真不容易,蒋家骏先生对我说,就是练到现在,他比起老师洪均生先生,还差得远呢。洪师那种松、柔、圆的感觉,是他一生的追求。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蒋家骏,一位中国传统功夫、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中国功夫》杂志社主编 梁伟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