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振兴国学》的思想资源
《论振兴国学》的开篇即云:“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文字是也。文字者,文明之所寄,而国粹之所凭也。”然后以希腊、罗马和我国汉唐以来的历史为例,证明文兴则国兴,文衰则国衰。接着闻一多对中国古学大加赞扬,认为“古学之为用,亦既广且大矣。苟披天地之纯,阐古人之真,俾内圣外王之道,昭然若日月之揭。且使天下咸知圣人之学在实行,而戒多言。葆吾国粹,扬吾菁华,则斯文不终丧,而五帝不足六矣”。进而对当前情形展开批评:“今乃管蠡自私,执新病旧,斥鷃笑鹏,泽鲵嗤鲲。新学浸盛而古学浸衰,古学浸衰,而国势浸危。呜呼!是岂首倡维新诸哲之初心耶?”[1]最后大声呼吁清华学子应担负起振兴国学之责。显然,《论振兴国学》从思路、内容到关键概念,都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国粹派。
国粹派兴盛于20世纪第一个十年,直至辛亥革命后,在思想学术界都保持着相当的声势。国粹派以邓实、黄节、刘师培、章太炎等人为代表,他们面对列强入侵,国势衰微,感到亡国亡种的深重危机,于是提出“保存国粹”的口号,希望以国学来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与保国之心。在国粹派看来,“国粹”作为民族或国家特有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在国学中有着最为集中的反映。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只能以传统学术为基础,因为“学也者,政教礼俗之所出也。学亡则一国之政教礼俗均亡;政教礼俗均亡,则邦国不能独峙”[2]。因此要保国,必须保存国学,在中国,就是指对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来历代先民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传统学术思想与文物制度的继承发扬。国粹派认为,国家贫弱,并非国学无用,乃是实学不明之故,是两千年间专制坏之,小人儒乱之之故,因而亟待通过传统国学的保存、整理和研究,恢复其本身精义,决不能轻易抛弃。
国粹派对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曾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新文化先驱中的不少人,如鲁迅、钱玄同等,都与国粹派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国粹派兴盛之时,闻一多年龄尚小,不可能参与,但流风所致,也会使他间接地受到影响。《论振兴国学》就与国粹派的文章声气相通,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呼应和契合。比如《论振兴国学》的开篇与国粹派的“一国有一国之语言文字,其语言文字亡者则其国亡,其语言文字存者则其国存。语言文字者,国界种界之鸿沟,而保国保种之金城汤池也”[3]就非常相似。
不过,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闻一多对国粹派思想的继承是有取舍的。国粹派的一些很重要、并产生过极大现实作用的观点,如严“夷夏之防”的种族主义思想,对民族气节的提倡,对“君学”和“在朝之学”的攻击等,没有被闻一多纳入视野。如果说,国学对于国粹派,是一种理智选择,是他们用以救国救种的具体手段和策略;对于闻一多,国学则是模糊的,是不具体的。国学之所以重要,关键在于“国”,振兴国学的目的在于振兴中国。闻一多倡导振兴国学更多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一种立场和姿态,体现的是年轻人面对衰败国势的一颗热血之心。
在认同国学并且主张用国学立国这一点上,闻一多与国粹派的呼应,背后隐含的是闻一多与国粹派在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上的共鸣。虽然后来闻一多很少提到国粹派,但从《论振兴国学》来看,国粹派思想无疑正是闻一多文化思考出发时的思想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