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不食嗟来之食
《礼记》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下》
[评点]
《礼记》又称《小戴礼记》,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根据孔子弟子和再传、三传弟子编撰而成。有四十九篇,包括《檀弓》、《礼运》、《学记》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重要书籍。
本文描写一个颇有志气的人,他虽然饿得快要死了,也不肯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这样的志士,在我国历史上灿若群星。他们的高尚节操,值得人们为之讴歌、为之传扬。
毛泽东在1949年8月18日写的《别了,司徒雷登》(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一文中说:“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章借用“不食嗟来之食”这个为许多人熟知的典故,说明中国人民向来是重人格、要名节、讲骨气的。我们哪怕再穷再困难,也不会接受他人带有侮辱性的“救济”,不会做任何有损于人格、国格的事。我们要发扬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使那些丧失气节的人的心灵永远不得安宁。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还举了闻一多、朱自清的例子,“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坚持真理,坚持正义,有时会碰到一些困难,需要付出一定代价。但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回顾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历程,那些大大小小的困难,最终不都被踩在脚下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