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泽东与清初诗词

毛泽东与清初诗词

时间:2023-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毛泽东喜欢“三李”的诗,也喜欢宋代苏轼、岳飞、陆游、辛弃疾、张元幹、陈亮等一些豪放派的爱国词。1956年11月30日,毛泽东接见了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毛泽东引用此诗,实际上也希望中苏两国、两党在一些问题上,可以互相谦让一些,不要无端争执不休。年轻的毛泽东对他的道德文章也是相当钦佩的。毛泽东曾说,他读词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也读过他的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

三十八、毛泽东与清初诗词

众所周知,毛泽东喜欢“三李”的诗,也喜欢宋代苏轼、岳飞、陆游、辛弃疾、张元幹、陈亮等一些豪放派的爱国词。但这仅仅是他爱好的一个方面。在中国诗歌发展的长河中,自《诗经》、《楚辞》,乃至清代、近代的一些旧体诗词,他都有所涉猎。这里着重谈一下他对清代诗词的接触情况,因为人们在这方面的了解并不多。

(一)王士祯、吴伟业及其他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山东新城人。诗为前清一代正宗。吴、王并称。天下事物,万变不穷。”

在王士祯与吴伟业两人之间,他对吴伟业的赞美之词似乎更多。他在《讲堂录》中记道:

吴伟业之诗,雄于一时。

吴以官清故,每对苍雪(王澣)若有痛惭者然,其意常于其往来诗中见之。然吴亦有所逼耳,母老一也,清法严二也。始盖与苍雪约同玩者。(1)

此外,毛泽东读书时对清初文学家储欣父子的诗文也很敬佩。

他在《讲堂录》中记道:

储雄文,字汜文,江苏宜兴人。清康熙进士,善诗文。

诸储皆有盛名于当时,惟能诗者称文。(2)

所谓“诸储”,指以下数人:储欣(1631—1706),字同人,清初文学家,有《在陆草堂集》。储在文,储欣从子,字礼执,学于欣。储雄文,储在文之弟,字汜文。储掌文,字越源,为储欣之孙,著有《云溪文集》。他们都是清代前期的文学家。

顾祖禹是清代前期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对天文、地理也很精通,同时也善作诗。他的代表作《读史方舆纪要》共130卷,其中就穿插一些诗歌。毛泽东年轻时曾读过他的诗,对他的《三垂冈》一诗尤为赞叹,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仍能背出全诗。

1964年12月,毛泽东一次阅读《旧五代史》中的唐庄宗传,其中写到三垂冈战役,使他重新又想起了青年时代读过的那首《三重冈》诗,但作者的名字却想不起来了。于是,他就给田家英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代查一下。信云:

田家英同志:

近读《五代史》后唐庄宗传三垂冈战役,记起了年轻时曾读过一首咏史诗,忘记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请你一查,告我为盼!

毛泽东

十二月二十九日(3)

为了使田家英便于查找,他还凭着记忆,把此诗一字不漏地抄录在信后:

《三垂冈》诗一首: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且〉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畔〉路,至今人唱百年歌。(4)

诗抄完后,毛泽东还特意加了一句说明:“诗歌颂李克用父子。”

张英是清代前期的又一位诗人,差不多与顾祖禹同时,但官却做得很大,当过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著有《存诚堂诗集》等。毛泽东曾读过他的诗,有一次还加以引用。

1956年11月30日,毛泽东接见了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因当时在中苏关系上有些分歧意见,所以毛泽东针对这种情况,随口引了张英的两句诗:“万里长城今尚在,哪见当年秦始皇。”(引诗与原诗在文字上略有不同)。

当时虽然有翻译将诗句的意思翻译给尤金听,但这只是表面的。其实毛泽东的用意极深,而尤金未必完全理解。原来这首诗里有个小故事。

有一次,张英家人修治府第,与姓方的邻居发生了争执,告到官府。因双方都是高官望族,县令不敢贸然断决。这时张英正在京城做官,接读家人的信,得知了事情经过,于是他便写了首诗作为回信,寄给家人。家人拆开一看,但见里面只有四句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后,立刻遵照诗中的意思,让出三尺土地。方家见张家相让,也马上让出三尺。于是两家不再争执,在两家之间留下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一时传为佳话。毛泽东引用此诗,实际上也希望中苏两国、两党在一些问题上,可以互相谦让一些,不要无端争执不休。

(二)顾炎武、王夫之、金圣叹

顾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他不仅是清初的大思想家和大学问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字家,诗文见称于当时。有《顾亭林诗文集》、《日知录》等。年轻的毛泽东对他的道德文章也是相当钦佩的。

在《讲堂录》中,毛泽东不仅对《日知录序》中的人名进行了大量的记录,并专门记录了一段有关顾亭林生平的话。他记道:

昆山顾宁人先生,生长世族,少负绝异之资,潜心古学,九经诸史,略能背诵。尤留心当世之故,实录奏报,手自钞节,经世要务,一一讲求。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民(原文为国命,引者注)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5)

过了4年,毛泽东在1917年4月1日《新青年》3卷2号上所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再次提到顾炎武。他说:“顾炎武,南人也,好居于北,不喜乘船而喜乘马。此数古人者,皆可师者也。”

王夫之差不多与顾炎武同时,与顾炎武、黄宗羲三人同为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也能诗文,学者们均称他为“船山先生”。毛泽东对他的道德文章也很钦佩。早在学生时代,他在《讲堂录》中便记录道:

王船山:有豪杰而不圣贤者,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也。圣贤,德业俱全者;豪杰,歉于品德,而有大功大名者。拿翁,豪杰也,而非圣贤。(6)

此处的首二句,引自《船山遗书》中的《俟解》一文,后面则是毛泽东参考了杨昌济《论语类抄》后的发挥语。“拿翁”即拿破仑。其实,王夫之的文章和思想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影响也很大,我们从他早年创办“船山学社”以及与同学友人的通信交谈中,均可看出。即使到了他的晚年,毛泽东仍布置过对王夫之《读通鉴论》中某些片断的注释工作。

金圣叹也差不多与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同时,也能诗,但却以文学批评出名。毛泽东1945年来重庆谈判,曾接见过冯乃超,当他听说冯乃超也搞一些文学批评,便问道:“你觉得金圣叹的文学批评怎么样?”

冯乃超毫无思想准备,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此外,毛泽东在《讲堂录》中提到的清代文学家还有魏禧、王又旦等。他记录道:

魏禧破产不为家,有似张良为人。(7)

又记道:

王又旦,字幼华,陕西合阳人,前清进士,善诗。(8)

(三)纳兰性德与顾嗣协

毛泽东曾说,他读词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这种情况不仅可以从其自身的词作中看出,而且从对明、清词人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如他读元、明、清词,谈论或关注较多的仍是豪放词。如元代的萨都剌、明代的文徵明、清代的纳兰性德等。如纳兰性德有《蝶恋花·出塞》一词,全词如下: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此词首句“据”,一作“数”,下阕首句一作“幽怨从前何处诉?”毛泽东读后,曾加批语:“看出兴亡。”语虽寥寥,感慨颇深。

在清初,还有一位名叫顾嗣协的著名诗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迂客,号依园,著有《依园诗集》。其《潼关有感》等诗颇有名。毛泽东也读过他的诗。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有一天,毛泽东给在身边工作的几个小伙讲《水浒传》中浪里白条张顺智斗黑旋风李逵的故事。他讲,张顺为发挥自己嬉水如蛟龙的本领,让李逵到水中搏斗,结果,黑旋风的威风在水中一扫而尽,被张顺轻而易举地战胜了。讲到这里,毛泽东背诵了顾嗣协的一首诗: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注释】

(1)《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3,582页。

(2)《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3,582页。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第288页。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第288页。

(5)《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99页。

(6)《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9,584页。

(7)《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9,584页。

(8)《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