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历程与体会
2001年,我校“发育生物学”作为全国惟一的“发育生物学”重点学科点获准成立,在我校获准的20个重点学科中属于免答辩顺利通过的一类。
回顾本学科的发展历程,走过了一大段艰辛的道路。如果不将武汉大学过去几十年间在发育方面的研究积累计算在内,仅从1992年主持第一次植物发育生物学重大基金项目算起,这个历程至今已历时10年,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整个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第二阶段是进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第三阶段是跻身全国重点学科行列。
一、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勇挑植物发育生物学科研重担
我本人的学术专长是研究植物有性生殖,从1959年与周嫦合作发表第一篇论文至今,已逾4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完成了10多项科研课题,作出了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于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我个人也于同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生殖是植物个体发育的重要阶段。我观察植物有性生殖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认识到有性生殖研究正以很快的步伐融入发育生物学这个更广阔的领域。发育生物学是国际公认的前沿学科之一,着重以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动、植物的发育机理。在我校开辟发育生物学方向,不仅可以发扬光大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而且可以带动生命科学学院当时尚很薄弱的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相邻学科。
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了第一次关于植物发育生物学的重大项目“植物性细胞的发育生物学研究与操作系统的创建”,由我担任项目主持人,联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的同行开展研究。这大概是原武汉大学改革开放以来理科第一次主持重大基金项目(待考),也是我当选院士以来第一次承担重负,工作一度十分困难。但我们齐心协力,经四年拼搏终于完成了任务。接着,我又于1998年主持了由本单位独立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植物受精与早期胚胎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发育生物学”,以及一个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经4年研究到2001年完成,共发表了50多篇论文,其中约近1/3论文在国际刊物发表。
通过先后两个重大、重点项目的支持,我们创建了有特色的植物性细胞实验操作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细胞生物学研究,并开始将我们的研究推进到分子水平,达到了以科研促进在我校开辟植物发育生物学新学科的战略目标。1998年,我们申报“发育生物学”博士授权点,与“生物学”一级学科授权点同时通过。
二、以“211工程”为契机,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虽然作了很大努力,毕竟由于一个研究室的研究队伍较小,还不足以全面带动发育生物学。在这关键时刻,“211工程”带来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在“211工程”重点学科布局的酝酿过程中,教育部有关司曾委托我负责起草生物学类首批“211”重点学科的名单,限额4个。我分析了全国重点高校的学科布局特点,建议首批建立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植物发育生物学、生态学4个重点学科点,分别由4所高校的有关单位承担。这4所单位的相应学科均有较强的实力,并有院士牵头。这一草案在微观生物学和宏观生物学两方面也有较合理的分布。我的建议经专家论证后获得领导批准,以后又增加了其他几个重点学科,其中也包括我校的“病毒学”。
我提出“植物发育生物学”的建议是出于如下考虑:第一,“211”重点学科必须依托原有全国重点学科,我校原有“植物学”重点学科,我本人就在植物学科工作,这个学科在全国的力量是较强的;第二,“211工程”重点学科不拘泥于原有二级学科,而是提倡学科交叉。我校植物遗传学有较强实力,通过“211工程”将植物学和遗传学的部分力量组织起来,可以形成较大群体优势。为此,在学校和学院领导下,我们组织有关教师成立重点学科领导小组、重点学科专项设备管委会、重点学科中心实验室和5个分实验室。将中央拨款900万元的约2/3用于购置中心实验室的高档共享设备,其余约1/3分配给5个分室,用于常规设备的更新换代。学校配套拨款3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植物温室,初步缓解了植物材料冬季生长的困难,其余经费也均用于武装实验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选购设备由在第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集体研究决定;商业运作与监督则由校设备处负责,双方协作很好。我们要求在采购中不拿回扣,并在保质前提下尽量压价,既保持了良好作风,又节约了经费,受到上级的好评。目前,无论大型共享设备还是常规设备,正在科研与人才培养中发挥重大作用,使学科建设跨入新的水平。
在“211工程”的基础上,2000年我校获准成立“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和课题组长分工负责制。我们发扬集体研究作出决定的工作作风,凡遇大事召开全体骨干教师会议研究决定,日常工作由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心实验室负责。由于聘请不到乐意承担中心实验室繁重工作的中青年教师,我们聘请了一位年届退休、精力尚旺的教授为中心实验室主任,负责指挥由一名秘书、一名实验技术人员,半名院士秘书(兼职)组成的、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班子。实验室设立了开放课题,接受了十多名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召开了学术年会,刊印了两期实验室年报。2002年新生命科学大楼落成后,重点实验室整体迁入新楼,分布在同一楼层。“211工程”建设的仪器设备,全部移交重点实验室管理。
三、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跨入全国重点学科行列
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重新评选重点学科。我们申请了“发育生物学”重点学科,一举通过了评审。
“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发育规律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武大生命科学学院拥有研究动物发育的一定实力,但和全国比尚较薄弱,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形成拳头。在校、院领导下,我们采取外联内合的策略,一方面借助中科院水生生物学的有关力量和兼职教授朱作言院士的指导,开展动物发育科研协作;另一方面将植物与动物两方面的研究力量组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建设重点学科。
目前,本学科点包括教授15人(含院士1人、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副教授11人,学术梯队共3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19人,近2/3。涵盖研究方向5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以及863、973、转基因专项基金等国家级和省级项目。总经费1 500万元以上。1996~2000年期间发表论文300多篇。培养博士生20多名,硕士生30多名。获国家级奖励2项、部省级奖励7项。学科建设初具规模。
学校拟向本学科投入1 000多万元,我们十分重视,经集体认真研究,拟采取以下措施:
(1)成立重点学科学术委员会,由9名委员组成,其中植物发育方面6人,动物发育方面3人。
(2)推举了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及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
(3)在经费分配上,除以一部分财力用于补充“211工程”硬件建设的不足外,着重支持“软件”建设,尤其是人才引进与培养。
(4)设立“发育生物学项目研究基金”,以吸引教师参加发育生物学基础研究。拟采取副教授以上教师申请、学术委员会评选、滚动投入的方式。目的在于创造较宽松的学术环境,着眼于较长期的目标,培植根基,维持后劲。
四、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迎接未来挑战
我们取得的成绩仍是初步的,离建设世界知名一流重点学科的目标还相当遥远。
要成为世界知名的学科点,至少应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1)拥有本学科领域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群体和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学风优良、团结奋进。
(2)能作出系统、创新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刊物持续地发表高水平、高影响的论文。同时能持续地培养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3)能吸引大批国内外高素质的博士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形成名副其实的“中心”。
上述人才、成果、开放三个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总的来说还只基本上解决了“量”的问题,没有解决“质”的问题:
(1)我作为学术带头人在年龄、精力和知识结构上已日益不适应要求,而能够高瞻远瞩、团结大家迎接未来挑战的新学术带头人的产生尚待时日。学术梯队的年龄结构虽然比较年轻化(拥有一批40~45岁的教授),但缺少源源不断的30~40岁的杰出青年,因而尚未完全解决后劲不足的问题。此外,教师的协作还不充分。
(2)科研势头虽然不错,尚仍缺乏系统的、高水平的发育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和高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更缺少真正原创性的研究。
(3)研究生生源的素质还不够高,这对培养高水平人才和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影响不小。部分研究生学习情绪尚不稳定,学风上还存在潜在的问题。
(4)仪器设备管理离“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理想状况还有距离。实验室缺少既有高度敬业精神,又有足够专业技能与管理才能的管理者和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有碍精密设备功能的发挥。
总之,我们的现况离国际一流还很远,与国内兄弟单位的同类学科相比也面临“不进则退”的危机。我们有“天时”的优势(组建较早,抢占了制高点),但不具“地利”优势;“人和”的潜在优势尚待发挥。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但也切不可盲目乐观,自我满足,追求不切实际的过高目标,而是应该沉着冷静、扎好根基,争取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防止头脑发热导致学术泡沫。培养优良学风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培养优良学风应该做到:“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这应成为我们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涉及观念、体制、策略的宏观把握和踏实细致的微观运作。除学科点内部努力外,还需要校、院各部门的领导、协调与支持。让我们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为我校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
(本文系2000年武汉大学重点学科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稿,后刊于《武汉大学报》,2002年9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