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代的诗词非常繁盛,陆游乃以真正个人化和时代生活相融合的艺术硕果,被公认是一位“特别杰出的爱国诗人”,宋史上还把苏(轼)陆并称为两大家。他曾师事诗坛名家曾几,尊崇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论诗主张,虽然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但是他能扬长避短自成一格。我平时手边翻阅最多的就是这位古代军旅诗人的著作,或许也因为本人当过兵的缘故,心灵相通,读之实在令人惊叹不已,如入一座艺术宝库,满目琳琅灿烂,而且常读常新。
陆游的一生与南宋战乱时代直接相关,诗为心声是离不开时代的牵动的。他出生于北宋王朝崩溃之日,亲历了南宋屡次战败受辱之时,又是生长在一个士大夫的家庭里,因此对国难民生感受极深,心中郁积着太多的爱国情怀与种种愤慨。他的诗都是有感而发,不作无谓的空吟,因而作品多达9300多首,历史上很少有人可比,而贯穿其中的是一种烈火般灼人的爱国激情,始终充斥着豪迈的逼人气势。前人已有评述:“剑南(指陆游诗集)屏除纤艳,独来独往,其逋峭沉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清代冯熙)陆游的词则是“其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南宋刘克庄)在继承写实风格上,陆游小时候就有“小李白”之称。总之,若论其高度的思想意义和完美的艺术价值,现代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称赞陆游自然要成为南宋文坛上的“时代歌手”。
从作品本身来看,的确“言恢复者十之五六”,陆游对“恢复神州”的爱国信念终生坚定不移。在年轻时他就发下誓愿:“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到了中年依旧雄心不已,“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当听到宋军收复失地立即赋诗曰:“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又用“驿路梨花处处开”来渲染乐观的情绪。后来他长期在军中参议,坚决支持主战杀敌的方略,却因未能如愿而深感自责,写出了“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的诗句,出发点还是为国家而苦闷。再如诗人路过湖北黄州又写道:“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这是借景抒情的佳句,生动而深刻。陆游中晚年借梦咏怀的诗作竟有99首,如在梦中上书议政的《记梦》:“梦里都忘困晚途,纵横草疏论迁都。不如尽挽银河水,洗得平生习气无?”这种“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的志向,无处不在作品中表露无遗,构成了诗里一种鲜明的基调。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此诗写于家居62岁,仍不忘当年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并以诸葛亮自许。抒发一片爱国忠心的名句尚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青山何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等。
此外,这位爱国诗人常借四时风物和生活小事,纵情泼洒心中的各种感思,如这类优雅多姿的篇什:“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惜春荫护海棠。”(《花时遍游诸家园》)“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投酌有怀南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最有名的一首写景诗是《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不叩门。”再有那首咏物言志的《言怀》:“兰碎作香尘,竹裂成直纹,炎火炽?冈,美玉不受焚。”这和另一首名作《卜算子·咏梅》写了相同的心境,兰梅的品性相近。有必要指出,前一首很可能受到恩师曾几的启发,他有一首诗写过“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三五声”。所写景物与情调颇近似,但陆游的诗意更内含哲理韵味,故而流传至今。
概而言之,陆游的诗情跳宕多彩,笔力格外雄浑豪迈,尤为可贵的是最富于深切悲壮的爱国情操与品格。直至临终前还写下一首启迪后人的《示儿》。这又是一篇感动天地的千古绝唱!仅就表现古代战争题材与深度而言,在中外文学史上,唯有唐朝边塞诗人岑参,近代英国大诗人拜伦可以匹敌。因为具有炽热的爱国情怀,陆游的诗风真切有力,豪情万丈。
2012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