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母校、怀念母校,对母校充溢着母亲般的依恋情感,该是人间常情。因为那里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地方,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那有曾一起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以及彼此的情谊;有过我们熟识的校园和它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我对初中母校“和龙一中”的怀念不止有情,还有很深的理性思考。尤其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社会磨练,回头去看,她为那时的孩子,为那个年月的学生奠定了很好的生命基础。这是时代的馈赠。那个年代这样的好学校非常普遍,比她更优秀的也很多。我认为教育,尤其是当代的基础教育,不仅应该是有益的,也该是有趣的,儿童们应该健康快乐地成长,至少不该是煎熬度日。
校名“和龙一中”,它却不在和龙县内,而是设在离县城较远的一个乡镇“头道沟”。县里也有中学,那是后建的,远没有“和龙一中”有名。从整齐的青砖校舍和正规的校园设施看,可能有点历史渊源。头道沟虽是个乡镇,但从布局规模、商贸繁荣程度等方面看,一点也不次于县城和龙。它也有铁路、公路与外界相连。最出名的是它有历史久远的“烧锅”,即做烧酒的作坊。我们中学的宿舍大院就是一个被废弃的烧锅大院。它四周有土围墙,转角处有碉堡楼子。头道沟酒厂酿造的白酒历史上就出名,现在的名气也不小,品牌“头道稻香醇”白酒热销全省,物美价廉。头道沟的街市不大却很繁华,各种店铺应有尽有,印象里有个棺材铺,棺材样品就摆在门外大街上,有点瘆人。这里居然有个电影院,是我钟爱的地方。它原是个小教堂,尖屋顶上仍然立着十字架,外面挂着大扬声器,播放流行的民歌、乐曲,有时会把室内的电影声音传出来。电影院离学校很近,离我们的宿舍却较远。学校组织看电影,要按年级班级分批看,影院太小不能容纳全校同时看。电影院没有凳椅,大家都坐在地板上,那也高兴。最后散场时天都黑了,回宿舍也不站队走了,仨一帮俩一伙,爱搞恶作剧的男孩子经常吓唬女生,藏在墙角、胡同口,突然跑出来,最恐怖的是躺在街上的棺材里,怪叫着蹦出来,吓得女孩子哭喊着跑开,肇事者却手舞足蹈地哈哈大笑。这就是孩子们常能发生的趣事。
上初中离家在外住集体宿舍,旁人看很平常,可对孩子来讲,不一般,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重要转折点。那时我是个少言寡语的学生,初到十二班比较谨慎,和龙县城来的学生和头道沟镇上的学生都有某种优越感,我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没什么特殊本事,就是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半学期结束,居然得了“全面发展”奖状,而且是全班唯一的一个,颇感意外。得奖条件是各科成绩85分以上。我说“意外”,是我不知学校设了这么个奖项。这让我相信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信心,同时得到了同学们友好的情谊和老师钟爱的目光。下半年,我当上了“学习委员”,是班干部。之后每半年得一次奖,直到初中毕业,被保送到上一级学校。后来“全面发展”改成“三好学生”奖了。同学们多有偏科现象,尤其像音、体、美、手工等要想85分以上难度大,我们班后来得这个奖的也只增加了两三个人。现在回想,我的学习也不紧张不吃力,有时间做许多自己喜欢的事,除玩小提琴外,还酷爱看书,小说、诗歌、报纸、杂志从未间断,尤其爱看电影和相关的读物,也没耽误学习。为什么能取得好成绩?有人讲,我的学习方法好;也有人讲,我学习刻苦、认真,但我认为关键是老师教得好,校方要求就是教书育人,为孩子成长打好基础。下面谈些感触深的事情。
先说教师。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比我父亲大,甚至是爷爷辈的,有社会阅历。比如,教算术的韩老师满头白发,在黄埔军校学习过;教代数的孙老师在旧社会做过许多工作;还有教植物的岳老师,教俄文的朱老师,教体育、音乐的周老师等。他们上课不仅讲学科知识,还讲学科相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我们都期盼着听老师的课,这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因素。年轻的教师都是正规师范学校毕业,受老教师的影响,也都如此。教地理的狄老师也教美术,他不带地图,上课时在黑板上现讲现画,以胳膊肘为圆心,两笔就画出个大圆——地球,然后画上洲、洋、国家,等等,学生很有兴趣听,记忆深刻。教物理、化学的老师一般都拿教具做演练,让学生亲手操作。讲电机,就几个学生一组,发给磁铁、漆包线等材料,亲手做出来。讲植物课,就在宿舍大院的试验田里带领学生操作。讲动物时,作业除了答题,还要求把书上的解剖图画一遍。讲几何的洪老师特别受学生推崇,他虽不善言笑,课讲得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大家当堂就能做完作业,有一多半学生考试打满分。历史老师知识面宽,讲课时常说些历史故事,大家还没听够,下课铃就响了。教语文的金兆奇老师是班主任,还是我的入团介绍人。他虽然年轻,教学却很老成,教学灵活,方法多样。他批改作文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提出建议;他提倡读文学作品,还推荐一些著作让学生阅读;他让我组织办壁报,发动全班同学踊跃投稿。记得壁报的名字是金老师定的,叫《青春之火》。我们几个编委帮同学修改稿子。为了把壁报办得好看,我买水彩颜料美化报头,画些插图。壁报是定期更换的,大家都有展示文采的机会。金老师还设计朗读训练,每天安排同学读报纸,文章由老师选定。要读好报就得练口才,讲究抑扬顿挫,为演讲、朗诵打基础,不怯场。读报还能锻炼查字典,找准发音,辨认生字。我对此事很认真,得到读报的机会相对多一些,获益匪浅。金老师的努力,使学生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许多孩子都有个小本,随时随地搜集这方面好东西,提升写作文采。我是其中一个受益者,作文进步很大,除了能得高分,还被选作范例当众朗读。我习惯带一本书在电影放映前翻看,一次在看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集,不小心掉到了地上,被金老师看到,帮我捡起来,并送来赞许的目光,此后他常介绍一些文学名著让我看。有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一次课外活动,金老师把全班同学带出校园,爬上附近一座小山,把他从学校借来的一架高倍望远镜给大家传看。这可是高级玩意儿,那的孩子少有人能接触到这东西。每个同学举着望远镜观看周围景色时都会发出喜悦的感叹声。这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登高远望,给小生命注入点“遐想”的活力。后来我到电影学院学习时,有一项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走街串巷,回来后写有意思的事物,叫“观察生活”,是导演的专业技能培养,很像金老师的方式。教音乐、体育的周老师很敬业,大家很喜欢他的课。音乐课时,他让同学将一架脚踏风琴抬到教室,他边弹边教我们唱歌,还在黑板写些简谱符号,讲些乐理知识。他还选出一些爱唱歌、嗓子不错的学生组织演唱《黄河大合唱》,我也参加了。周老师像正规合唱团那样排演完整的作品。虽然我们不是专业水平,但对音乐启蒙作用很大,我受益终生。我没有好嗓子,只是“呐喊助威”,但同样体验到了独唱、对唱、轮唱、多声部混声唱的艺术魅力。通过《黄河大合唱》的排练、演出,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了立志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这种生动活泼、潜移默化的感悟熏陶比理性的说教更有实效。周老师多才多艺,他的体育课也非常受欢迎,无论田径、体操、足篮排,等等,他都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基础知识。印象深刻的是滑冰课。每到冬季结冰期,他就组织全校学生自建溜冰场。校园后边的大操场是踢足球、做课间操的地方,前院相对小些,但足够建个溜冰场。我们用土围出一圈挡水的土坎,然后用洗脸盆、水桶向里面倒水,冻成冰场。学校给学生准备了冰鞋,我第一次穿上了真正的冰鞋,比在土山子绑到脚上的土冰鞋舒服多了。周老师注重基础动作、标准姿势的培训、辅导,还很讲究美感,不要求速度,体能、竞技差的同学也能得高分。学校还组织班级间的滑冰比赛,就像冬季运动会。
再说校领导。校长吴育森,据说以前在小报社当过主编。他的一个儿子在我们班学习,没有特殊待遇,同学们相处时都忘了他是校长儿子。吴校长和他的校领导团队很懂育人之道。有一次学校组织旅游,校方精心策划,让人终生难忘。有个“寻宝”环节,设计了几条路线通往山上找宝,沿途拐弯处、街口、树下等地方都贴有路标,引导大家。天还很黑,有人敲打悬挂着的一段铁轨,像发令枪响,我们马上起床,洗漱完毕整装待发。宿舍的大门一打开,各个小组就急不可耐地跑上街,寻着自己判断的近路钻进路口、胡同。我们走的路线时而笔直,时而曲曲弯弯。有的路标不是明示,得按前一个路标的指示,到一个墙角砖缝里找出个折叠纸条,上边写着近路标志。我们摸索着走出了小镇,来到一片田野,走在乡间小路上。由于起得早,有人紧张之后有点犯困,迷迷糊糊地沿着田埂机械地跟着前边的人走,遇到闪光的水洼也不知躲开,噼里啪啦踩着水,弄湿了鞋也不顾。我们小组虽没抢到前几名,但也甩掉了很多小组,来到了河边。原来我们要去河对面的山上,要蹚水过河。水不深,在膝盖以下。但校方仍安排了教职员工在这里把守,关照学生安全过河。同学很少有脱鞋袜的,基本都是卷起裤腿,几个人手拉手地就蹚过了河。爬到山上就开始寻宝了。所谓“宝”就是写有奖品的纸条,藏在某个地方。工作人员真动脑筋,藏的地方五花八门。树枝上的、草丛里的、石头压着的、土块堆里露个白纸角的……大家比眼疾手快,比动脑思考。往往掩藏得最隐蔽的“宝”,可能是个大奖,可惜我们没有碰到,不知是什么。我们小组寻到的“宝”,有铅笔、橡皮、文具盒等。大家并不在意得到了什么“宝”,更注重寻宝过程的乐趣。之后的活动还有:采野花、挖野菜、摘野果、会餐、唱歌、跳舞、诗歌朗诵,等等。这项活动对孩子的培养锻炼、素质提高是综合的,不比军训逊色,而且寓教于乐。还有一个固定活动——晨练。每天早上起床后,我们的第一项活动就是跑步,以班为单位列队跑向大街,回宿舍再洗漱、做早自习。钟声再响,吃早饭。早饭后列队去学校。一路上大家唱革命歌曲,有时喊些政治口号。校方每年都组织文艺会演,我们十二班有一次得了大奖,获得一面锦旗。那次,我们几个文艺积极分子,基本都是来自土山子的好朋友,选了一首很抒情、有和声的歌曲。王立忠负责弹风琴教唱,谭秀忠负责独唱,金正仑负责组织兼合唱,我组织副歌和声。部分歌词是“……布谷鸟儿正在歌唱,檀香树吐着芳香,不知哪里传来一首歌儿,像只百灵鸟在天空飞翔……等他回家乡,等他回家乡……”演出时,我在幕布后指挥几个声部和声,和台前的演唱彼此呼应,营造出一种美妙的音乐境界,尤其是“等他回家乡”那句歌词反复出现时,悠扬深情的和声震撼了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学校也组织学生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或名著改编的电影,但看的毕竟不多。电影院天天放电影,隔两三天换一部,艺术的、外国的影片只排一天,错过了就再看不到了。这对我这个影迷来讲,不仅是遗憾惋惜,有时会痛心疾首。怎么办?我随时关注影院的排片预告,广告牌就在校门口,随时可见,发现想看的影片就挤出时间去看,有时还请假去看。看晚场的电影有点难度,电影院离宿舍远,宿舍要定时关门就寝,学生干部还要清点床铺,不按时回来总得有个理由。听说有人因某种原因申请不住宿舍,到外面租房住,我也如法炮制。我因长期肠胃不好,怕受凉,而宿舍只有中间一个火炉,睡觉很冷,家里买的狍子皮只隔潮,不保暖,所以,以此为由申请成功。我和两个同学合伙在电影院附近选了一家朝鲜族住户,租外屋居住,睡火炕,一天3顿饭由朝鲜族大婶给做,每月交点钱,这下我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了。每天放学吃现成的朝鲜族饭,然后3人一起做作业,看电影就在家门口,省去了来回走路的时间。两个伙伴偶尔和我一起看电影,经常是我一个人往电影院跑,想看的电影几乎一个也没落下。到期中、期末考试时,大家都忙着复习功课,我也不例外,可是有了好电影,怎么办?照看不误。但是复习时老师们比较轻闲,也会去看电影,电影院很小,叫老师发现怎么办?我耍了点小聪明,电影开演灯光一灭我才钻进去,找个边角地方坐下,等电影快结束时,就提前到门口站着看,影片一放完,没等亮灯我就跑出电影院回家了。在校外住还有个好处,时间自己安排,除了作文占用时间多,一般作业我会很快做完,省出时间看课外书。我还可以拉拉小提琴,自娱自乐,舒缓一下神经。我也爱临摹一些字、画,特别对各种美术字感兴趣,买了不少这方面的字帖,办壁报时就派上了用场。
3年的初中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没觉出苦累,日子过得挺有意思。临毕业要离开母校时,恋恋不舍,生发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不知如何排解,于是我拿起了笔,写了一首抒情诗(附后)。本来写诗是为了抒发情怀,未曾想在校园里引起巨大反响。我把稚嫩的诗歌抄写了几份,权当感激信送给几位教过我的老师,表达一个学子的情意,老师们看后产生了共鸣。记得反应最强烈的是教俄文的朱光毅老师。朱老师年岁很大,独身住学校宿舍,兼管学生宿舍的各种事务。他慈祥可亲,视学生如爱子,严厉起来让人感受的也是温暖关怀。朱老师看完我写的诗后很感动,居然到各个男女生寝室里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很快在全校师生中扩散开。接着,负责校黑板报的老师决定把校前院的黑板都腾出来,抄写我这首很占地方的马雅可夫斯基(苏联诗人)式的诗句。那一年,和龙一中毕业班有4个,少说也有160多人,虽然人人都忙于备战考试,来去匆匆,心事多多,但依然能从举止言谈中流露出诗中的那种惜别惆怅的心绪。没毕业的同学也受到影响,好像那些日子校园里少了些说笑打闹声,弥漫着一片肃穆安静的气息。我们一下子感觉到自己长大了。在这一届毕业生中,学校推举了4名保送生,我是其中之一。保送生不必参加升学考试,班主任金兆奇老师给我安排了一个任务——写班史。这是他又一次给我创造了写作锻炼的好机会。要写好班史就得回忆、构思,还得有些采访,动笔时还要遣词造句,铺陈布局,很费了点脑筋。写好后请老师和班干部、团干部审阅,修改补充。定稿后,我买来了蜡纸,从学校借来了誊写钢板和铁笔,亲自刻写复印、装订,然后分发给大家,权当纪念品。我把自己写的那首诗也附在了后面。临近升学考试了,学校接到上级通知,4个保送生定向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教师。我们4个人听到通知后都傻眼了,因为我们的人生目标是升高中,考大学。好在通知不是命令,给了我们点自由,即不想去中师就放弃保送资格,想升高中要参加考试。我们4个人都算校内学习的佼佼者,对自己的实力很自信,虽然没有考前复习,却不约而同地参加了考试。后来4个人都考上了高中,而且继续成为高中的佼佼者。
我不是专门研究教育的人,此时很想说点对教育的感悟,看到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的一番话,心有触动。他说:“……自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需要自由,自由是教育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尊重学生的自由、人格,这是他们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教育是强国富民、振兴民族的大业,企盼早日回归它本来的位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下面我抄录那首一时轰动全校的所谓“诗”。作为诗歌,它很浮浅幼稚,并没有保留传阅价值;倒是可以展现那个时代一个初中孩子的真实思想情感,让后人了解。附:
《初中毕业了!》
——赠给所有毕业的同学
柔软的七月风吹在脸上,
翠绿的杨柳随风在摇荡,
花儿迎着夕阳在微微地笑,
草丛里的小溪在潺潺歌唱。
这时,你仰起头,
轻轻地把眼睛眯上,
望着天边的晚霞,
听着稻田里的青蛙呱呱叫,
会回忆起三年来的景象:
“入学时,我们个子矮矮的;
说话时,总是腼腆不大方;
同学间,彼此不了解,造成隔膜,
男女同学间更是这样;
学习上,抓得不紧,说呀、笑呀,
总爱和小足球奔跑在操场上。”
可是,三年啊!
学校和老师对我们殷切教导培养,
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
从腼腆到大方;
脑海里武装了,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科学知识丰富了;
身体也锻炼得非常健康。
这一切一切,
想起来是多么留恋啊!
多么想再去踢那小足球,玩那双杠,
再在操场上跳起集体舞,把青春之歌来唱;
多么想再去打呀,闹呀,纵情地笑呀,
跑进那熟悉的课堂,
朗诵着“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诗,
把未来的美好生活颂扬。
可是,这一切一切,
像许多精彩影片的镜头,很快闪过去了,
留下的只是快乐的泪水和离别的悲伤。
亲爱的同学,快擦干惜别的眼泪,不要再想了!
五六年七月的风把我们吹醒,
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在阵阵吹响:
祖国需要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祖国需要你,人民的农艺家;
祖国需要你,为人民服务的医生;
祖国需要你,各行各业的红色专家。
地下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开采;
工厂的机器等待我们去转动;
宇宙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发;
待收割的稻谷翻着波浪——老一辈的重担需要放在我们的肩上。
亲爱的同学,奋勇前进吧!
为了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富强!
再见吧,亲爱的同学!
柔软的七月风还在吹抚,
翠绿的杨柳还在随风摇荡,
花儿还在夕阳中微微笑,
潺潺的小溪将一直唱到拂晓。
在那西山的峰顶上,
只剩下太阳欲睡的余光,
晚霞渐渐消失了,
大地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这时,你再高高地仰起头,
望着更远更远的地方,
会产生一个伟大而美丽的理想。
亲爱的同学,
大胆地想吧!
勇敢地去实现吧!
为了共产主义事业,
贡献出我们青春的力量!
1956年7月,头道沟
和龙一中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