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燕是舞蹈演员,曾去广州专门培训过,很可惜,这部影片里没有她跳舞的情节,特长没得到发挥。至于说她能歌善饮,那是戏外的故事。
我们对海南的天气变化不熟悉,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鸣鞭炮开机时,台风来了,雨夹着风时大时小,一天24小时不停地下,全组只好休息,关在屋子里下棋、打扑克,一天又一天,都快煎熬死了。第十天头上,天突然放晴,阳光明媚,蓝天上飘出几朵白云,雨后的牧场上也出现了黄牛群,低头舔啃着嫩绿的野草缓慢地在起伏的丘陵坡地上移动……煞是好看!我就是想把黎家阿妹放进这样的美景中,让它们共同变成一幅巨型海南风情画。打扮好了的谭小燕来了,我们赶紧架起摄影机,定好了角度,准备先拍几条180度长摇镜头。谭小燕一身黎家少女打扮:头缠橘红色花纹的包头,身穿粉红色镶花边的小袄,下着绣满民族图案的短筒裙,双肩背着个竹编小篓,很漂亮。在真实的环境里我给她讲了这场戏的剧情要求,她该做什么?怎么做?没废几句话,她就频频点头表示明白了。她心中有数,显得很轻松、自信,很快进入了角色状态。她还主动发挥找来一根枯树枝干当拐棍道具,自如地运用表演起来,配合摄影机摇拍试验了两次就开拍了。她的主要动作是采野花与下乡知青玩耍,我们创作了一首山歌配在这组镜头里,歌词是我和孔捷生合写的,作曲是名作曲家聂耳的侄女和侄女婿,演唱者是女歌唱家朱逢博。歌词如下:
“阿哥阿姐哟,来到五指山,
黎家阿妹哟,送把野牡丹。
砍过香蕉哟,再砍菠萝蜜,
叫声胞亲哟,迎您到海南。”
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黎家阿妹举着刚刚采来的野牡丹花远远地走过来,当她和下乡知青暮珍姐(刘倩仪饰演)见面时,两人嬉戏追跑,情同亲姊妹。谭小燕的表演生动自然,完全符合剧情要求,根本感觉不到她是第一次拍电影。
谭小燕的另一重场戏是送下乡知青回广州。好朋友暮珍姐要走了,黎家阿妹又要送上一束暮珍最喜欢的野牡丹花,可是,她采完花才发现暮珍已经上路了。她拼命地跑啊,追啊!她抄近道追赶,穿过芭蕉林,爬过山间小路,登上了一个悬崖,总算追上了。从上向下俯瞰,暮珍和其他几个知青正跟随着拉行李的水牛车缓慢地走在土路上。她挥舞着手中的野牡丹花喊啊,叫啊,终于让暮珍听见了,水牛车也停下了,人们仰望着悬崖上立着的黎家阿妹,双方挥手致意惜别,一束野牡丹花飞落在牛车上,暮珍拿起……影片为这场戏谱写的歌词是主题歌的第二段:
“阿哥阿姐哟,离开五指山,
黎家阿妹哟,送把野牡丹。
摘过槟榔哟,又摘椰子果,
问声胞亲哟,何时回海南?”
歌声缠绵悱恻,催人泪下,为了使情感达到极致,我给谭小燕设计了不同角度、不同景别、不同拍法20多个镜头。虽然是过场戏,是群众演员演,可感情饱满、内心丰富、表演准确一样也没打折扣。谭小燕很聪明伶俐,在导演的帮助下不但能很好完成任务,有时还能超常发挥,让我激动得高声狂叫,这是导和演相互促进的最佳境界。
由于谭小燕的上佳表现,全组齐心努力,这一天的拍摄镜头虽多却都完成了。大家都高兴,在返回驻地大巴车上谈笑风生,好不热闹。小燕也一改往日少言寡语的文静劲儿,旁若无人似的唱起了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歌,一支又一支,显得特欢快!晚餐多加了几个菜,还备了白酒,是制片部门为大家庆功的犒劳安排。大哥大姐们给小燕敬酒,祝贺她表演成功,她很豪爽,来者不拒,小酒杯一个又一个干饮,回头还去其他饭桌回敬别人。她可真有酒量啊!是啊,她今天高兴,太高兴了!实践出真知,拍电影这玩意儿并不像有人弄得那么神秘,玄奥,像窗户纸一样被她捅破了,怎么能不激动、不为自己庆贺一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