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这次山东考察学习的最后一天。上午去参观考察邹平县,下午从济南乘机返回兰州。清晨,我们从寿光出发,上午10点钟到达范仲淹青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参观考察了魏桥创业集团、西王集团、美迪雅集团、好生花园社区等4个点,中午12点20分用餐,13点30分出发直奔济南机场,15点45分登机。飞机起飞平稳后,我打开电脑,抓紧时间写今天参观考察的内容。
邹平县位于滨州最南端,东接淄博,西邻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濒黄河,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人口73万人。邹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西汉时期就在境内置县,是历史上有名的齐鲁上九县之一。1991年,境内发现的属于龙山文化的丁公遗址,把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800年。古往今来,邹平人才辈出,名扬华夏。战国时,思想家陈仲子创立了“於陵学派”;秦末伏生传《尚书》名闻天下;魏晋数学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为其“先忧后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当代著名学者梁漱溟,上世纪30年代在邹平创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
一个人思想的形成,在青少年时代就基本奠定了基础。北宋名相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名天下,成为宋以来历朝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典范和千秋楷模,他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脍炙人口、流芳百世。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德影响后世的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
范仲淹,是东方人格形象的典范。他在邹平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从这里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吟诵出了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山(即邹平县),是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的形成地。因此,邹平是范仲淹真正的故乡。《左传》上曾经有一个说法,“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就是说人生最高的价值,第一等,就是“立德”。要有高尚的品德,这样可以做到不朽。其次的,就是“立功”。你建立了功勋,也可以做到不朽。第三种,就是“立言”。你有言论传于世。比方说你写了什么书,有什么著作传于世。有什么理论,有什么思想传给后代,这也可以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可以做到不朽。范仲淹,就是做到了“三不朽”的人。对于立德来说,范仲淹最被人推崇的就是道德高尚。对于立功而言,范仲淹功勋卓著。无论是抵御西夏,还是在朝廷搞的“庆历新政”,都是丰功伟绩。对于立言来说,范仲淹也有文章传世,即《范文正公全集》,到现在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范仲淹是一个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人,是做到了“三不朽”的人。正是因为他的精神,他的思想,永垂千古,是千秋楷模,所以受到了当代和后世的景仰和纪念。在他做过官的地方,有数不清的纪念地,全国各地都有。在邹平最早的纪念地,就是在范仲淹去世后13年,也就是1065年,长山来了一个知县,叫韩泽。他来到范公的故里做知县,倡议并主持修建了邹平第一所“范文正公祠”。
这里说到长山知县,又引出了另一个知县和另一件事,就是邹平知县孙洙和《唐诗三百首》。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八年春,时任邹平知县的孙洙,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于是,孙洙就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本着“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的选诗标准,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同年,孙洙因公左迁调补江宁府教授,并于次年编辑完成了《唐诗三百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诗310首,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二百多年来,《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和文学教育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也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从邹平县给我们的介绍材料看到,2010年邹平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9亿元,比我们白银市的工业增加值多了很多(2010年白银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44.0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8.31亿元)。可见,工业经济是邹平县域经济的主体。邹平的主导产业是纺织服装、新型材料、食品医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高档用纸等六大产业,其中棉纺织产业集群是“中国百佳产业集群”,是中国棉纺织名城。经济外向度比较高,境外上市企业6家,境内上市企业2家,累计市场融资145亿元。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40亿元(白银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11.18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为75亿元(白银市大口径财政收入为33.8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为36.58亿元(白银市一般预算收入为11.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551元(白银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000元(白银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13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排名第22位;在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中,排名第14位;在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中,排名第3位。
中午吃饭时,滨州市的一位领导还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我觉得很有一些意思,也无损于任何人,就整理了出来。
其一是:2009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来邹平视察时,到了一家加工种植灵芝的农户。主人是一位农村妇女,对总书记的到来激动不已,介绍完情况以后,本来按预定的内容,就要结束活动。这时,主人出人意料地从家时搬出了一个硕大的灵芝,也是她家的镇宅之宝,对总书记说:“总书记,俺想把这个灵芝送给您,祝您:荣华富贵,步步高升。”此言一出,把在场的地方领导吓坏了,因为这是非常意外的状况。但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总书记哈哈大笑,而且笑的特别开心,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开怀大笑。总书记笑过之后对主人说:“你不要给我送了,我也不能收你的东西,但我建议你,把这个灵芝放在你们家最显眼的位置,凡是来人参观,你就给他们说我在这里看过这个灵芝了,你还对我说过祝我荣华富贵、步步高升的话。”据说,总书记一向很严肃,像这样的开怀大笑,多年来还是第一次。之后,这个农家妇女就按总书记说的话做了。至今,这个灵芝还放在她们家最显眼的地方。
其二是:有一年,朱镕基总理到邹平视察工作,来到一家乡镇企业。朱总理向这个企业经理详细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从生产成本,到产品质量,到企业用工,到市场营销,到企业管理,到经济效益,详细的不能再详细,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企业经理是农民企业家,创业艰难,企业能有今天,确实是历经了千辛万苦,走过了千山万水,说过了千言万语,用尽了千方百计,也经过了千锤百炼。对总理这样细致入微的关怀,更是感动不已。朱总理临走时,他对总理说:“朱总理啊,您今天来视察我们企业,对我们企业询问的这么详细,这种关心,是俺干了二十多年企业从来没有碰到的。俺看着,您确确实实是一个好人,您以后有什么事情,就给俺打电话好了。”朱总理听了,也是开怀大笑,在场的所有人都笑得非常开心。
多年来,这两个故事一直在邹平被传为佳话。
今天参观考察的4个点中,魏桥创业集团和西王集团,令人叹为观止,让人浮想联翩。
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鲁北平原南端,紧靠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占地1000公顷,现有总资产650亿元,有员工16万人,是一个集棉业、纺织、染整、服装、家纺、热电、铝业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企业,技术装备居国内一流,棉纺织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连续9年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是中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最具竞争力企业和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企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81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0位,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第9位,中国纺织印染业500强第1位。2010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150.12亿元、利税115.25亿元、自营出口额20.6亿美元。魏桥创业集团下辖魏桥纺织、魏桥热电、魏桥铝电三家子公司,形成了“以棉纺织为基础,以热电为纽带,纺织产业和热电铝业互相支撑”的产业格局。
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是从邹平县西王村走出的集玉米加工、房地产、钢铁、酒水、物流、热电于一体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企业主要生产玉米果糖、药用葡萄糖、食用葡萄糖、果葡糖浆、葡萄糖酸盐、低聚糖、麦芽糊精、淀粉、玉米油、饲料、酒水、螺纹钢、特钢等。主导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食用葡萄糖、玉米油、无水葡萄糖、麦芽糊精的生产规模为亚洲最大。2005年12月9日在香港上市。公司现拥有总资产78.38亿元,职工7000余人,2007年,企业工业总产值就达到104.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14亿元,利税7.27亿元,出口创汇6445万美元。荣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第461位,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215位;山东省百强企业第76位和工业百强第63位。主要所属公司有:西王淀粉有限公司,西王食品有限公司,西王置业有限公司,西王钢铁有限公司,范公酒业有限公司。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西王的农产品加工,是我见到的最大的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年加工玉米能力为180万吨,形成年产120万吨淀粉的生产规模,具备100万吨淀粉糖的生产能力;年产20万吨玉米油、30万吨饲料、8万吨碧云洞矿泉水、5000吨范公白酒、150万吨螺纹钢。主导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食用葡萄糖生产规模为亚洲最大。
像魏桥和西王这样的大型企业,在西部地区,除了省城而外,地级市少有,在县或县级市是没有的。当然,随着工业化加速,产业转移加速,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中,以后会有的。
2011年5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