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者,苏州也;杭者,杭州也。旧岁游览苏杭,未曾以文记之。今得便杭州,至于西子湖畔,感慨良多,以文记之。
西湖之西,谓杭之西也。西湖者,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谓西湖。东坡居士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故盛名曰西子湖也。其面东背西,三面环山,东濒街市,为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所分,成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岳湖,以外西湖为首。孤山乃西湖之大屿,苏堤、白堤越湖而过,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为鼎于外西湖之小岛,夕照山之雷峰塔与宝石山之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成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之势。
西湖之成因,民间多有神话传说。相传,天宫之玉龙、金凤,于银河仙岛得白玉,琢磨久之成明珠,光艳夺目,璀璨神奇,照至树木则常青,照至百花则盛开。王母知之,使天之兵将取之。玉龙、金凤索珠,王母未肯,于争抢之中堕于人间,遂成波光粼粼之西湖。嗣后,玉龙、金凤亦随之下凡,幻为玉龙、凤凰二山,神护西湖。西湖之由,传之奇也,信则更增其美。其实,西湖之成因,另有一说。史载:秦时,西湖仅为钱塘之小湾。耸峙于西湖南北之吴山与宝石山,为环抱小湾之两岬。年古月久,潮冲汐击,泥沙淤于两岬,逐成沙洲。后日积月累,沙洲东扩南展北延,成冲积平原之状,将海湾与钱塘江相隔,海湾竟成内湖,西湖由此而生。
西湖之盛,当于宋也。北宋后期,西湖长年不治,葑草湮塞半湖。元祐五年苏轼上《乞开杭州西湖状》于宋哲宗,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同年四月,动民工二十余万疏浚西湖,葑草淤泥堆筑为堤,横贯南北,并于堤之上建六座石拱桥,自此西湖之水分为东西,而南北两山始通。后人为铭记东坡,将长堤谓之曰苏堤。相传,杭州名菜东坡肉,盖苏东坡犒赏疏浚民工之美食。南宋都于临安,杭州人口激增,经济繁荣,鼎盛长时。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曰:“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杭州游者如云,香客信徒、天下商贾、云游僧侣、赶考学子、他国使臣,熙来攘往,摩肩接踵,西湖风景名胜广为人知。当时,西湖泛舟极为兴盛,据古籍记载,“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皆精巧创造,雕栏画拱,行如平地。”
杭州之美,绝于西湖。凡历代西湖十景,云山共秀水妆色,山水与人文交融。西湖古十景,各擅其胜,成于南宋,谓之: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此十景,尽现古西湖胜景之精华,凡本土人氏外地山水过客,皆津津乐道,游之快也。西湖新十景,于公元1985年由公众评选,并经专家酌定,谓之: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后又于公元2007年西博会开幕式晚会宣布西湖新十景,谓之: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西湖山林景点,为西湖灵秀之所在,谓之:云栖坞、烟霞岭、五云山、翁家山、水乐洞、吴山城隍阁、凤凰山、狮子峰、月轮山、南高峰、理安山、郎当岭、鼓楼、北高峰吉祥宫、法喜寺、风篁岭、飞来峰造像、南屏山、法镜寺。另有人文景点无数,谓之:长桥旧月、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
西湖名胜多者云云,不胜枚举,概览之外,当摘其精要逐一记之。
三潭印月者,又名小瀛洲,外西湖之首屿,湖中有湖,岛中有岛,岛间桥栏相接,亭轩台榭点缀其间,水中金鱼嬉游,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风景诱人。湖面三座石塔,原建于宋,重建于明。塔高约六尺,塔基为扁圆形石座,塔身为球形,中空,四周环有五小圆孔,塔顶作葫芦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烛于塔内,洞口蒙以薄纸,灯光外透,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塔影、月影、云影融成一片。
西泠印社者,位于孤山西部之巅,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当属国内最早研究金石篆刻之团体。社址倚山而建,园林布局小巧玲珑,白墙素影,淡雅高洁,步道铺砌块石,廊架缠绕藤萝,花影遍地,环境幽美,为孤山园林之精华。山间有竹阁、柏亭、四照堂、华严经石塔、汉三老石室等古迹。
孤山者,位于西湖之西北角,四面环山,一山独峙,山不高而总览西湖景色。孤山风景绝胜,文化荟萃,南麓文澜阁、西湖天下景、博物馆、中山公园,山顶西部西泠印社,西麓秋瑾墓,东北坡放鹤亭。
放鹤亭者,因宋代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有梅妻鹤子之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西湖雪景,历来受人称颂,断桥残雪之意境,尤为脍炙人口。
白堤者,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上,分外湖与里湖为两处,连孤山与北山为一体。唐时,白堤为白沙堤;宋时,白堤为孤山路。明时,广植桃柳于堤上,景色绚烂,故谓之十锦塘。白堤平静坦荡,景色秀美,垂柳婀娜多姿于内层,碧桃绚丽多彩于外层,远望如彩色锦带。逢春日,暖风熏面,景致绝佳。
平湖秋月者,处于白堤之西,临湖筑有御书楼,楼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临水,台与湖面相平,乃赏月观景之胜地。皓月当空之秋夜,湖平如镜,清辉如泻。前人诗云: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黄龙洞者,位于栖霞岭麓,洞外树有杏黄旗。人云,西湖洞景,南属烟霞,北推黄龙,可见其景不凡。黄龙洞本为道洞,后改为人工园林,内有黄龙吐翠、方竹园、卧云洞。古黄龙洞,山顶有宽敞洞壑,雾气弥漫,名卧云洞,以民俗游览为特色,游人众多。
岳公祠者,居于栖霞岭南麓,面临西湖,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之祠庙,主殿忠烈祠有岳飞坐像,上悬“还我河山”之字。岳王庙西为岳坟,墓道阶下两边铁栏围秦桧、王氏、张俊、万俟禼铁像,反剪双手,跪于墓前,受尽万人唾骂。岳墓门对联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飞来峰者,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岩洞与沿溪峭壁刻有五代、宋、元摩崖造像,凡三百四十五尊,尤以元代藏传佛教造像最贵,堪称国之石窟造像艺术瑰宝。飞来峰西麓,冷泉掩映绿荫深处,冷泉池畔有冷泉亭。池面清澈明净,泉水喷薄而出,晶莹如玉,溪水涨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
灵隐寺者,建于东晋,属佛教禅宗十刹之一,为西湖第一名胜。地处杭州西北,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天王殿上悬匾额,为清康熙手书。当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触目所见,云林漠漠,烟雾缥缈,而灵隐寺隐现于其中,遂即景题署“云林禅寺”四字。
曲院风荷者,隐于灵隐路洪春桥畔,据说为南宋一官家之酿酒作坊。坊内池塘遍种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谓之“曲院荷风”。旧时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名不副实。清康熙年间,于苏堤跨虹桥畔之岳湖种荷花,建亭立碑,题为“曲院风荷”,此景遂复。今日之“曲院风荷”,荷花为主景,有荷花池五,栽植红莲、粉莲、白莲及重瓣“重台”等多种品种,每当夏日,荷花开放,满眼翠盖红妆,香飘数里。
玉皇山者,矗立于西子湖与钱塘江之间,巍峨挺拔,风起云涌之时,轻雾细雨扑面而来,但见耳边轻风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于山顶可享受临镜映西子,听涛倚钱塘之乐。
玉皇宫者,曾经为规模最大之道教建筑。其真武殿、大罗宝殿、三清殿,尽现玉皇山宗教景观。玉皇山树多林杂,四季山色不同。春时,杜鹃满山,丛丛片片,云霞绯红,飘游于绿色山林;夏时,山深林幽,清爽怡人;秋时,青绿未褪尽,红叶接踵来;冬时,满山雪树妆,宛若白云盖,倘若几丝雨,抬头无雨信。居山腰眺望,八卦四景尽收眼底,实有一眼见穿之感,凭栏远眺,钱塘江浩渺、六和塔巍峨,松声竹韵,如登仙台,似驾云涛。
灵峰探梅者,位于西湖之西,灵峰山下青芝坞,为西湖著名赏梅胜地。后晋开运年间,建有灵峰寺。现灵峰寺遗址,拢月楼雅致,入座可赏梅,可品青梅。洗钵池、掬月泉,兼具山居园庭之胜。青山环抱,葱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楼阁参差,暗香浮动。
钱塘观潮者,古时以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后因地理位置变迁,杭州之东北海宁盐官镇,自明代起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观潮之日,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当是时,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出海口,潮汐成汹涌浪涛,一时万马奔腾,遇澉浦近处河床沙坎受阻,滔天浊浪排空而来,翻江倒海势不可挡。
西湖不独胜景,其特产亦名满天下。大凡提及,如数家珍。谓之:西湖龙井、西湖醋鱼、西湖野鸭、西湖酥鱼、西湖莼菜、西湖藕粉、西湖牛肉羹、西湖绸伞、慧娟火腿、笋干、老鸭面、桂花鲜栗羹、杭州天堂伞、西湖桂花、西湖蜜皇彩花等,不一而足也。其中,西湖四大名菜神乎其神。其一,叫花童子鸡。据传,战乱暴政,有百姓家破人亡,沦为乞丐。一日有叫花昏倒,难友救难得一雏鸡,急用烂泥包裹,入篝火以柴草煨烤泥团,使其成熟,异香扑鼻。从此,流传至今。其二,西湖醋鱼。又称叔嫂传珍,传说为古时嫂嫂给小叔烧过一碗加糖加醋之鱼而来,至今仍为杭州名菜之看家菜,最为有名当属孤山南麓百年老店楼外楼。其三,东坡肉。其四,龙井虾仁。
不同时节游西湖,景致自然不同。二月时节,薄雾蒙蒙,雾西湖景色卓然,宛若瑶池仙境。四月时节,细雨纷纷,雨西湖似真似幻,风姿独特。十月夜晚,皓月当空,泛舟于湖上,品酒赏月,自在写意。十二月里,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雪西湖宛如小家碧玉踏雪行来。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者,书也。天下之胜景,生命之章节,穷其岁未可读也。盖览古阅今,走遍天下,读书也,写书也。于读书之中,遍览人间风华,书写人生春秋,当是也。
2012年6月2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