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票证那些事儿

票证那些事儿

时间:2023-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票证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粮票的出现、“统购统销”制度的出台,在那个年代是具有积极作用的。除了农产品、粮、油以外,这是工业消费品的第一种票证,而且比正式发放的“全国通用粮票”的时间还早1年零两个月。凭券购买的商品品种多达56个。可见,票证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全,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在世界上,也是极为少见。

(一)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许多变化中,有一种悄悄发生却影响深远的变化,那就是老百姓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少了一种叫做“票证”的东西。20岁以下的年轻人,我想他们中大多数人不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票证曾经起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30多年前,中国是典型的“计划经济”。这在我们老百姓的生活里,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票证。所有与老百姓生活发生关系的物件,都曾经需要“凭票供应”。那个时候,真是没有钱不行,光有钱也不行,买东西除了花钱,还要凭票。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后期,几乎就没有什么东西没有票就能买到。如果你没有一个城市户口,领不到票证,那么,你在城里根本就无法生活。

票证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那么,票证究竟何时起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困难,物资匮乏,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粮食更为紧缺。在这一背景下,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和定粮供应的政策。1955年,国务院会议通过了《市镇粮食定粮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以国家粮食部名义印制粮票并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这年9月,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实行凭票限量供应,并形成了一套统制式的流通模式,进入了新中国票证的历史舞台,拉开了中国长达40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帷幕。

粮票的出现、“统购统销”制度的出台,在那个年代是具有积极作用的。通过统购统销,由国家直接控制农产品资源,大大提高了国家的行动能力,并促进了新生政权的稳固。薄一波对此评价说:

“在那种条件下,确实是‘粮食定,天下定’,粮价稳定是整个物价稳定的关键。物价稳,则国家稳。”“后来,我们国家遇到‘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这两次大灾难中之所以没有出现更严重的局面,应该说,与统购统销制度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很密切相关的。”

1958年起,全国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高潮”。1959年至1961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我国农村遭受了较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农业普遍歉收。那时,市场上大部分生活必需品尚未完全实行计划供应,物品经常脱销,群众对市场供应前景表示担忧。据当时上海市有关材料透露:“从1958年1月15日开始,居民排队争购商品,酱油、盐、火柴、草纸四种商品销量大,有脱销;居民心理紧张,酱油过去买半斤1斤,现在买1斤2斤,甚至10斤20斤;食盐有人一次买15-20斤,过去一天销1.4万斤,16日销了8万斤;火柴连小学生也来买,草纸销量增加好几倍……煤球,也开始划区定点供应。”

为消除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扭转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被动局面,1960年冬,中共中央召开会议,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用有限的资源来保证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应对城乡特别是城镇人民的基本生活供应,以期度过暂时困难时期。

那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先看有多少饼,再数有几张嘴,用除法一算出来个数字,就发张票给老百姓,人人都能有一份。那个年代,贪污腐败倒也不多,就那么几张饼,没多余的,想贪也难。

那年月,绝大多数老百姓日子真是简单,一个月工资就那么三四十元,数不上两天就光了。买什么都要票证,也不用在商店里瞎逛了。集中精力搞革命,天天写批判资本主义的发言稿,最常用的就是:“想到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大众,我们就要把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进行到底!”

(二)

计划订得再好,生产上不去,仓库里没东西,不发票证也难。据我查到的资料显示:1959年起,上海市区商业部门已对15种商品实行凭票供应(其中粮食从1953年起就已计划供应),到1961年发放的各种商品供应票证多时达53种,141个票面。1962年最多达到92种。当时票证繁多,门类齐全,且定量极低,几乎囊括了吃穿住用的所有商品,这也不得已而为之。

吃的方面有全国粮票、地方粮票、油票、盐票、酱油票、肉票、鱼票、禽票、糖票、蛋票、糕点票、饼干票、豆制品票、烟票、蔬菜票、酒票等,逢年过节才有的家禽、水产、金针、木耳、花生及年糕、茶叶、水果,要凭大小户副食品供应卡等(4口以下为小户,5口以上为大户),且只能选购其中几样。

穿的方面有布票、线票、棉花票、绒线票,购鞋袜、手帕、毛巾等,也要票证。1954年,全国棉纱、棉布统购统销,供求关系紧张,7月份实行了凭布票(又称棉布购买票、购布证、购布券)限量供应棉布。除了农产品、粮、油以外,这是工业消费品的第一种票证,而且比正式发放的“全国通用粮票”的时间还早1年零两个月。

后来,新产品化学纤维、合成纤维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商业库存猛升,反而造成了棉布的积压。1983年11月23日,我国商业部在报纸上宣布:从12月起,棉布不再收布票,敞开供应。1984年,布票比粮票提前10年取消了,从而结束了纺织品计划供应长达30年的历史,老百姓不再为穿衣发愁了。

用的方面有肥皂、草纸、火柴、煤球、火油、铝锅、铁锅、收音机、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钟等票证;对华侨、侨眷另外增发侨汇券,对少数民族则发牛羊肉票等。

我还清楚地记得,许多票证都以编号来表示。普通分为几十个“号”。“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多达上百个“号”。每月发下来一大叠票证,还要分上、中、下旬。有些还规定着商品的等级,如“烟票”,一般按季度发给:城镇居民只能得到低档次的“乙级”“丙级”香烟若干包,节日才供应“甲级”香烟,烟票上印制“几等烟几包”等的字样。

当年还有一些特殊的“粮票”——购买短缺的部分日用工业品(如手表、自行车、电器等)的购货券。日用工业品购货券,是1961年10月起在全市推行,按职工月工资比例发放,50元以下的每人发5张,50元以上的每10元增发一张购货券,企业学徒工每月发两张。根据政策,也有一些属于照顾对象:解放军士兵每月两张,无工作的常住户口家庭2-4张,外地来沪大、中学校学生每学期10张;居民结婚“优待”,男女各50张。凭券购买的商品品种多达56个。可见,票证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全,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在世界上,也是极为少见。

那时,我参军到了部队,我父亲花了50张日用工业品购货券为我买了块“上海牌”手表给我。用了全家的券还不够,还向亲戚借了不少,这事一直铭记在心的。这块手表,至今我还保存着呢!

(三)

1961年12月,上海市民副食品供应量,降低至上海解放以来的最低水平,21种副食品凭票证供应,每人每月只有2两猪肉,1斤半水产,每人每天只有2两蔬菜。

1962年2月起,居民每月煤球划片定点供应。那时,我家住在普陀区的东张家宅,属于上海的“下只角”,能够用上煤气的居民可谓凤毛麟角。清晨,到处是烟雾缭绕,生炉子是家家户户头等大事。为了节约,一般家庭还不会把炉子“封”过夜,宁可天天忍受烟熏。作为调味品的酱油每人每月1斤2两,食盐每人1斤。冲碗“酱油汤过饭”的日子,不少人家都有过的苦涩经历。草纸供应每月男的30张,女的60张;副食品供应更是紧张,以机关干部为例,每人每月供应猪肉半斤,鱼半斤,我们现在有时一餐也不止这些。

1962年7月,由上海市商业一局、二局、粮食局、水产局、供销社联合印发的集14种商品65枚票券的联票,一目了然,不易丢失,这也是上海以票证进行商品计划供应的“首创”。由于供应量少,一般家庭的票券入不敷出,但也有不吸烟、不喝酒的居民冒着“政治风险”,将省下的票券,逐渐私下去换鸡蛋、铝锅、塑料盆之类的商品,我们也是经历过的。

说实在的,那时候城里人比乡村人牛气,牛就牛在除了多几张十元的人民币,还多了一叠子“票”。没票,进了城,除了喝凉水,其他的只能看。总之,以绝对平均主义分配的票证制度,保证了居民的基本生活,即温饱生存性的需求,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起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中国人总算熬过了那些最艰难的日子,票证也悄悄地退出了我们的生活。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封闭了几十年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随后,国家对实行了30多年的统购统销政策进行了改革,逐步放开了粮油及肉禽蛋的市场和价格,人们可以直接到市场上购买各种副食品和生活用品。对票证管理的额度有所放松,但大部分票证仍沿用到八十年代中期。

票证真正退出历史舞台,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993年。这一年的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领域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一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40年的神圣使命后,终于“光荣退休”了。到了1994年,上海和全国各地一样,基本上取消了粮票,但对粮食购销政策仍实行“双轨制”。物价放开后,上海物价增幅平衡,市场供应正常。

粮票的正式废止,意味着统购统销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上海人民生活离不开票证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票证消失了,我们开始说一个新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