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峰从天竺飞来

峰从天竺飞来

时间:2023-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感于慧理和尚的一番指点,宋人郭祥正在《飞来峰》一诗中道:飞来峰又叫灵鹫峰,向以集西湖山水之胜、林壑之美而著称。灵隐寺的高僧一个个仙逝而去,呼猿洞的老猿却是长生不老,直到它与一位守一长老做伴为友。据载,唐、宋时期,飞来峰下、灵隐寺前,有一泓溪涧,名石门涧,水道宽广,可以行船。

峰从天竺飞来——灵隐寺僧

东晋以后,各路高人大师,诸如僧人慧理、方士许迈、道士葛洪等,为寻找一方建寺筑观的风水宝地,云游四方,遍访名山。最后,慧眼都盯上了江南胜境、时称钱塘的杭州,并且各自在此找到了立命安身之所,开始结庐修舍,传教授徒。高人大师来此的目的是传布教义,发展弟子,修身养性,普度众生。他们不是朝廷命官,没有责任和使命开发、建设杭州,然而却在无意中做了西湖山水名胜的早期开拓者,使其时知名度远低于吴、越二城的杭州,竟逐步发展成为独步天下的江南佛国。据《西湖游览志》称:

杭州内外及湖山之间,唐以前为三百六十寺,及吴越立国、宋室南渡,增为四百八十,海内都会未有加于此者。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僧人慧理和尚来到杭州武林山,看到一座山峰。但见峰峦突兀,怪石嶙峋,山上是盘根错节的老树古藤,山下有奇幻多变的岩洞沟壑。对于如此奇山秀峰,慧理和尚不胜惊讶:“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别人对他的话并不以为然,为此慧理和尚又补充说:“在这座山峰中一向有黑白二猿在洞中修行,它们一定相随到这里了。”于是他随即在洞口一呼,果然有黑白二猿出来。从此,飞来峰和呼猿洞由此得名,并渐为人知。有感于慧理和尚的一番指点,宋人郭祥正在《飞来峰》一诗中道:

谁从天竺国,分得一峰来?

占尽湖山秀,最宜烟雨开。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向以集西湖山水之胜、林壑之美而著称。明文学家袁宏道称之:“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明诗人张宁赞为:“翠拥螺攒玉作堆,一峰孤绝似飞来。”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也道:“飞来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是米颠袖中一块奇石。”经五代至宋、元期间,艺人留在峰壁上和石窟中的无数浮雕造像,使飞来峰成为中国南方罕见的石窟艺术渊薮之一。

呼猿洞在飞来峰的西侧山麓,慧理和尚呼猿的传说,使此洞给人们造成神秘的感觉。其实,这一带本来就多群居的猿,洞中有猿似应不足为怪。据说黑白二猿原为慧理和尚所养,每当月明之夜二猿临涧长啸,凄哀婉转,慧理曾以“引水穿廊步,呼猿绕涧跳”之句描述。张岱在其名著《西湖寻梦》中记叙说:“白呼猿洞在武林山。晋慧理禅师,常畜黑白二猿,每于灵隐寺月明长啸,二猿隔岫应之,其声清皦。后六朝宋时,有僧智一仿旧迹而畜数猿于山,临涧长啸,则群猿毕集,谓之猿父。”

灵隐寺的高僧一个个仙逝而去,呼猿洞的老猿却是长生不老,直到它与一位守一长老做伴为友。僧猿虽各居其所,但只要守一长老叩上几声木鱼,老猿便闻讯而至。老猿不仅能替守一和尚烧香换水、洗菜担柴,更令人惊异的是,闲暇时它还能与守一和尚弈棋赌胜。老猿对一应事情几乎都心领神会,所憾只是不能与人交谈。

一天,临安知府袁元来游灵隐,在闲谈时,向长老问起老猿能知人事的传闻是否属实,长老点头承认。知府就要求见老猿,长老将木鱼敲了三下,老猿即从洞中走出。听说与知府见面,老猿把身子蹲了一蹲,头摇了两摇,好像老大不乐意的样子。长老安抚它说:“凡事随缘,岂容你自己做主?先天一着,却要留心。”老猿随之就走到知府面前,两手作一问讯形状,转身又问讯了守一和尚。知府虽听说老猿会下棋,而且围棋、象棋无不精通,但自恃天下国手,惟我称尊,怎会让猴子取胜?便信心十足地命取棋。

摆上象棋后,知府先起子,摆了一个“海中捞月”的局势,这是他的一着绝招,从未被人赢过。但见这个老猿并不慌张,随随便便地下了几着后,知府已惊奇地叫了起来:“我输了,输了!”然后知府又开始和老猿下围棋,他蛮有把握地着了一盘“铁纲势数”,结果老猿输了半子。知府十分高兴,叫长老转告老猿说:“本府围棋原是仙传,乃天下第一手,老猿仅输了半子,已经相当不错了。烦你转告它,我与它再试一局,怎么样?”长老心中老大不愿意,但此时知府的话比菩萨还具有权威性,只好无奈地叫老猿再着。

这盘棋一起手,老猿右首,将一子放在当中。知府一见,心中暗自窃笑:“从未见过有这么下棋的!”也就听之任之,随手应付。眼看快下到终局时,知府见自己输了半子,心中十分不快,暗暗思忖:“我下了二十年棋,从未输过一局,今天与老猿下了三盘却输两次,岂非怪事?要是外人听说我输给了一个猿猴,还不在背地嘲笑我!”

就在这时,济公活佛走了过来,用手摸着老猿的头,嬉笑地说:

先天一着已多年,黑白盘中没后先。

今日天机殊太泄,有缘缘里却无缘。

说罢,他将手在老猿后脑一拍,只见老猿把头点了两点,直挺挺地站立于棋枰旁边,再也不动弹了。守一长老心里明白,老猿泄露天机,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就命人取干柴将老猿立时焚化。在熊熊烈火中,只见老猿在云端合掌作礼而去。

老猿虽逝,但故事未尽。及至明朝,威望极高的具德和尚住持灵隐寺时,又有人看见二猿同时现身的奇事。为此,张岱作了一副妙联,送给具德和尚:

生公说法,雨堕天花,莫论飞去飞来,顽皮石也会点头;

慧理参禅,月明长啸,不问是白是黑,野心猿都能答应。

他另有一联道:

洞里白猿呼自出;

崖前残石悔飞来。

飞来峰和呼猿洞在杭州留下了不少传说,也给后人带来了许多谐趣。诚然,传说多系玄妙之说,但却不能全视为无稽之谈,纵然真真假假,仍不失为一种稗官野史。人生数十年,本来就已经十分辛苦、沉重和枯燥,工作之余,人们携侣带眷来到西湖,在登山临水、观景赏花之际,谁还会在此一本正经地大谈国事、纵论时政呢?于是,听听传闻,说说闲话,如同不费力地含了一块嚼不厌的薄荷糖,对孩子来说,则又成了他们喜爱的口香糖了。

据载,唐、宋时期,飞来峰下、灵隐寺前,有一泓溪涧,名石门涧(或灵隐涧),水道宽广,可以行船。中间横断一池,泉水喷涌,阴冷异常,谓之冷泉,池亦名冷泉池。池上水中央,有亭建于唐中期,即冷泉亭。宋时对冷泉进行疏浚,又建起水闸蓄水排洪,“冷泉放闸”竟成了灵隐一景。到了明朝,水道阻塞,亭被移建于涧水边,溪流回合之胜就大为逊色了。

由此不难想见,当年寺前既有冷泉水咽,山中又有猿啼声凄,这一股清泉的淙淙水声伴和着声声凄婉的猿啸,是怎样地构成了风清月朗之夜“泉声啸韵清如笛”的古钱塘十景之一——“冷泉猿啸”的,又是怎样地激发文人们写下了一篇篇韵味不尽的诗文的。

白居易的《冷泉亭记》当数最早的优秀诗文之一。文中道:

……春天,我爱它草香林茂,可呼吸清和鲜爽之气;夏夜,我爱它风凉泉蓄,可消除闷热醉酒之烦。山树如伞,岩石为屏。云生于亭梁之间,水漫到亭阶之上。坐着嬉戏,可洗脚床下;卧着赏玩,可垂钓枕上。至于溪流轻快、清澈、明静,泉水甜美、柔和、润滑,不管俗夫高人,眼目、心舌沾上世俗的尘嚣污垢,无须洗涤,看到冷泉,便自清除。……

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冷泉亭放水》,摄下了“冷泉放闸”刹那间的惊险镜头:

古苔危磴着枯藜,脚底翻淘汹欲飞;

九陌倦游那有此?从教惊雪压尘衣。

清朝名媛王慧也是巾帼不让须眉,以前人多次咏诵的冷泉亭为题,又写下了一篇新的《冷泉亭》,着意表述了“冷”的意境:

泉声檐槛外,林壑杳然深。

人世热何处?我来猜到心。

松林藏日色,潭底卧峰阴。

一自乐天记,山光寒至今。

冷泉亭不仅以许多诗文留下雅迹,而且更因数对明、清时期的楹联显得别有情趣。这些楹联问答谐谑,妙趣横生,首先是明朝书画家董其昌一时兴起,在这里题写了一副若有所思的联句: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这一耐人寻味的提问,引起了后世众说纷纭的回答和议论,一石激起数层浪,浪花竟断断续续地飞溅了几百年。一位无名氏做了似是而非的回答:

泉冷几时,问孤松而不语;

峰来何处,输老鹤以长栖。

又一副对联虽也答非所问,却是蕴涵哲理:

南高峰,北高峰,世事尽倘来,莫问峰来何处;

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几时。

清朝武将左宗棠来到冷泉亭,看到了前朝文人董其昌的楹联,对其有问无答的联句颇有所悟。武将的文思油然而生,于是答了一副隐喻禅理的联句,构成了一组文人、武将的世纪对话: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人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关于“泉”与“峰”的文字游戏,随着后人的不断加入,形成了绵延于今的雅话。在一系列联句中,浙江天台人范抡选、蒙古正黄旗人升泰和浙江嘉善人金安清题的几副联颇有意思,它们分别是:

涤热肠,泉是冷好;

卫净土,峰特飞来。

泉在山中,自是清流甘冷落;

峰高世外,孰从飞去悟来因。

泉水淡无心,冷暖唯主人翁自觉;

峰峦青未了,去来非佛弟子能言。

最有趣的是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夫妇及其女儿,也各以董其昌之联应答,互相比试,将这场延续数代的文字游戏引进了一个文人家庭。俞樾首先作答,联句是:“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其妻认为答联尚有商榷之处,不如改为“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后来他们又问女儿,得到的回答是:“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项处”何意?令俞氏夫妇大惑不解,要求女儿解释。女儿说:“若非项羽将此山拔起,安得飞来?”说得俞樾捧腹大笑,以至于将刚喝进口的茶水也喷了出来。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这本是一副质疑之联,尽管不少人以各自的理解为冷泉亭做了应答,然而还有人似乎仍觉得兴犹未尽。于是在灵隐寺天王殿门口的石柱上,又出现了一副楹联,不知是谁借对殿内端坐的“迎客僧”——一尊大肚弥勒佛可笑形象的描述,对这副明朝联语做了续联: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如果说飞来峰和冷泉组成了一组天造地设的杭州山水胜景,那么当慧理和尚寻访到此,就为独一无二的江南佛国破土奠基,砌上了第一块砖,建起了第一座庙。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慧理和尚从印度走到杭州,迢迢万里,一路上跋山涉水,很难想象他是怎样走过来的。然而他毕竟走到了,而且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位苦行僧找到了如此神奇的东方乐土,也许这就是佛语所言的“我佛保佑”吧。

慧理和尚落脚以后,择地建寺。此寺面山傍水,隔一条冷泉水与飞来峰相望,因为是“仙灵所隐”,取名灵隐寺。在漫长的一千七百多年中,灵隐寺历经兴衰,屡毁屡建,仰仗于历朝帝王对佛教的笃信,灵隐寺的财源如同寺前的汩汩流水,尽管流量或大或小,却从不枯竭,似乎也应验了对这一方地域好山好泉好风水的卜筮之见。清顺治年间(1670年)对灵隐寺的大规模修建,使本来就“鹤发童颜”的灵隐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青春期。西湖名刹众多,最负盛名的当然是号称“四大丛林”的圣因寺、净慈寺、昭庆寺、灵隐寺,而灵隐寺不论从历史、声誉或是规模说,又都居于四寺之首。

灵隐寺在唐朝已成为鹤立鸡群的江南大寺,据说其时与洛阳名刹白马寺平分秋色,名声很大,于是引来了一位苦吟诗人贾岛。这位因对“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中“推”、“敲”二字的选择而苦思半天而成美谈的诗人,徜徉在飞来峰前,踯躅于灵隐寺中,面对奇山幽境,清秋古刹,苦苦琢磨,吟得《灵隐寺》一诗: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州。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度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欲悬帆身未逸,谢公此地曾旧游。

同以《灵隐寺》为题,比起前辈宋之问来,贾岛的诗就略显逊色了。曾经做过唐初宫廷文人的宋之问,大概是在贬职任越州长史时,游览杭州山水,对灵隐寺、飞来峰的形胜产生了极大兴趣,索性借寓于灵隐寺中,以便日夕观赏。一天晚上,宋之问游兴未尽,漫步月下,感到秋气逼人,微有寒色,不觉信口吟出一句上联——岭边树色含风冷。

这一句是有感而发,脱口而出,当他再想吟一句下联时,苦苦思索,竟一无所得。因此,宋之问徘徊在佛殿前,口中念念有词地反复吟诵这句上联。这时佛殿中琉璃灯闪闪烁烁,影影绰绰中看到一个老僧打坐在蒲团之上,见了宋之问也不理会。当听到他反复吟诵、苦吟不就时,忍不住说:“年少郎君,既然想要吟诗,风景就在眼前,何用如此苦搜?”

宋之问听了老僧所言,心中不觉一颤。他是当时颇负盛名的才子,而竟受到老僧的讥讽,很不是味。他想,既然老僧口出狂言,不如借机向他发难:“师父莫非也会吟诗吗?”

老僧慢条斯理地答道:“老僧虽不会吟诗,但已经给你这读书郎对上了下一句。”

宋之问听老僧出言不逊,谅他是个不知山高水深之人,不由得心中暗笑,但嘴上还客气地说:“何不念与弟子见识见识?”

于是,老僧也就不客气地吟出一句下联——石上泉声带雨秋。

宋之问深感老僧对句下联十分幽雅,顿时信服,随即又请教老僧:“老师父既然出口就是佳句,学问一定不浅。弟子见灵隐泉石秀美,很想赋下一诗以纪其胜。但只做得开头两句在此,老师父可否为我再续一联?”接着宋之问就吟诵出两句:

鹫岭郁岧蛲,龙宫锁寂寥。

宋之问刚诵毕,老僧就不假思索地信口吟道: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这是一副绝妙联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景色壮观,读后令人如入其境,心胸豁然开朗。得到老僧的启示后,宋之问的思潮随之涌出,于是一首名诗《灵隐寺》便由此产生并传诵一时:

鹫岭郁岧蛲,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鹫岭(飞来峰)高峻葱茏,龙宫(灵隐寺)肃穆空寂。远眺沧海日出,近观江潮澎湃。桂子自天而落,佛香上飘九重。诗人攀着藤萝登塔望远,循着引水瓠木寻泉;一路上观赏着傲霜的山花和未凋的红叶,使自己一了夙愿,洗涤了心中尘世的烦恼。诗人最终沉醉了,误把灵隐当做佛教圣地天台,飘飘欲仙了。

此时,宋之问对老僧不仅深深敬佩,而且感到老僧绝非等闲之辈,于是对其姓名身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问老僧:“老师父先辈雄才,绝非偶然吟得这一佳句,一定是当代诗坛名流,不亚于卢、骆、王、杨,不知为何遁入寺庙?”

老僧怅然长叹一声,不再言语。宋之问后来在寺中逗留住宿,在与老僧朝夕相处中,暗暗细察,深信面前的老僧正是鼎鼎大名的“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骆宾王是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少年就有才名,曾在唐朝廷当过侍御史。后来因上疏论事触犯了武则天,一度遭诬下狱,获释后被贬为临海丞。当时武将徐敬业从扬州讨伐武则天,请骆宾王做书记,要求他拟一道讨武檄文。骆宾王正充满了反武情绪,于是大笔淋漓,写出了一篇煽动人心、感召天下的《讨武曌檄》,檄文中的一些词句如“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等,将武则天痛骂一番。武则天读后不觉动容,惊问道:“此檄文是何人所作?”

徐敬业举兵失败,参与者当然要被问罪,于是骆宾王就逃之夭夭,不知去向。武则天派人找了年余,全无下落,有说他死于军中,有说他潜回老家,也有说他削发为僧。时间一久,武则天也不放在心上了。实际上,骆宾王落发灵隐,隐逸鹫峰,但此时的他,创巨痛深,已经变得心灰意冷,只求在峻崖峭壁之间、暮鼓晨钟之中,消磨自己的余生。宋之问的到来,一时激发了他的诗感,但他很快感到自己的失言,无形中暴露了隐匿多年的身份。为了回避宋之问寻根究底的追问,他悄然离去,再也不知所往。

既然对武则天的历史功过,尚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对骆宾王参与讨武的这次行动和后果,就更难以有定论了。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中国的封建朝代,“胜则为王,败则为寇”是天经地义的大道理。骆宾王既然是败军,又没有落草为寇的勇气,那么落发为僧是很自然的事了。但后人对骆宾王究竟是否隐居于灵隐寺,则颇多异议;而对宋之问的《灵隐寺》一诗中两句名联由他代作则有更多歧见。有人以为,这只不过是由于时人不齿于宋之问的为人,故意玩弄移花接木的恶作剧罢了。

宋之问也好,骆宾王也好,姑且避开这一文坛的千古之谜,仅就《灵隐寺》一诗而论,此诗名为写寺,实际上却描写了从灵隐寺到韬光寺的一路胜景和绝顶风光,不过当时尚无韬光寺,其地也不叫韬光。

近访灵隐寺,寺内寺外,游人熙来,香客攘往,佛国胜地,一片兴旺。那一炷炷缭绕升空的香烟,多少给人以“天香云外飘”的联想,但人们再也找不回“搜对涤烦嚣”的感觉了。

灵隐寺是“江南佛国”的庙宇之冠,然而真正被称为佛国的,却是从灵隐寺山门向南登山直上,依次可到达的下、中、上天竺三寺——天竺寺、法净寺、法喜寺。《西湖志》载:“三寺相去里许,皆极宏丽,大士宝像各有化身,不相沿袭,晨钟暮鼓,彼此间作,高僧徒侣,相聚梵修,真佛国也。”尽管有人题联规劝:“飞峰一动不如一静;念佛求人不如求己。”但是这种软绵绵的规劝,对于每年春节后朝山拜佛的如潮信徒来说,当然是无济于事。江南城乡流行着一句民谣,谓之“正月灯,二月鹞,三月老太婆来朝庙”。因此,“方春时,乡民扶老携幼,焚香顶礼大士,以祝丰年。香车宝马,络绎于道”,真是热闹非凡的盛大节日。

在过去若干年中,这种“迷信”活动是完全遭禁的。然而对千百万文化科学知识并不那么充实的乡民来说,禁令在他们面前显得作用甚微,苍白无力。如果抑制他们的物质欲望是可能的,但是禁锢他们的精神寄托,却似乎有点不太现实。因为一年一度的朝庙,特别对他们中的很多老年农妇来说,正是一次难得的结伴远行、踏青赏玩的机会。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这种禁忌也在无声无息中解除了。开禁之后,朝庙的热潮日渐一日,却又出现了寺庙只管赚钱疏于管理的混乱现象,从而使人们感到一种新的无奈。

天竺三寺中,以上天竺的寺宇最宏丽,但又以下天竺的风景最秀丽。天竺植桂,历史悠久,金秋丹桂,沁人心脾。当年大诗人李白于初冬落桂季节,送友人游天竺寺,写下一首《送崔十二游天竺寺》诗:

还闻天竺寺,梦想游东越。

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勃。

看来李白自己没有机会出游“东越”,因此只能寄望于明年与友人结伴同游梦想中的杭州,欣赏“桂子落秋月”的盛景。

李白之后的大诗人白居易,不仅到了杭州,而且长居三年,与西湖结下了深厚感情。晚年卸任洛阳后,他回忆旧游,思情如潮,“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而杭州所忆之首,就是“山寺月中寻桂子”。原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时,曾听说过灵隐寺僧拾过月中坠于地面的桂子,也梦想侥幸拾得一二颗。白居易在杭州为官一任,奉诏即将离杭前,第十二次重游天竺、灵隐,临别之际,他在《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中深情写道:“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并自注云:“天竺尝有月中桂子落,灵隐多海石榴花也。”看来,他回忆的“山寺月中寻桂子”,仿佛真有过其事。

宋之问道“桂子月中落”,李白亦道“桂子落秋月”。两位前辈之言尚少一点根据,他们都未曾长居杭州,李白更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但是后到的白居易则不同了,他有较大的发言权,“宿因月桂落”、“山寺月中寻桂子”,没有月桂何来“宿”与“寻”?当然,白居易的愿望遗憾地不曾实现,然而“月中桂子”之谜又是从何而来?

相传古时某年中秋半夜时刻,灵隐寺的和尚德明听见窗外一阵下雨般的滴答之声。他开门仰望夜空,看到从圆月中泻下一条银色光带,数不清的小粒子闪闪发光,纷纷坠落,落于天竺寺对面的小山峰上。德明和尚好奇地跟踪寻找,找到三颗晶莹芬芳的小粒子。次日,德明和尚将月夜所见禀告灵隐住持智一长老,长老说:“月宫中有一株大桂树,每当中秋之夜,桂树中往往有珠圆玉润般的桂蕊洒落,从月宫坠到灵隐、天竺一带,寺僧曾有拾得。”第二年春,那座落满桂子的小山峰上,长出了满山遍野的桂树。到了中秋前后,丹桂飘芳,满山馨香;银白色、金黄色的桂花,纷纷扬扬,落于灵隐、天竺之间的山径。从此,这座神奇的小山峰,就被人们称为“月桂峰”。

此后,又一位唐诗人皮日休来到杭州,赏月山寺,也曾期望能幸运地捡到飘落的桂子。不用说,他当然也没有如愿,只是怅怅地留下了一首《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在灵隐山寺中,还有一座著名的韬光寺,那是在慧理和尚来到飞来峰五百年后,由一位四川诗僧韬光禅师所建。韬光辞师云游前,其师曾嘱他:“遇天可前,逢巢即止。”一天,韬光到了灵隐山西北的巢枸坞,见此地山势回环,林木苍翠,全然是其师所命之意,于是立地建庙。寺以人名,唐长庆年间(821~824年),韬光寺遂出现于灵隐山中,寺前有金莲池、烹茗井,后山有炼丹台,可遥望江流入海、红日喷薄的景象。

传说韬光建寺之初,每天要下山到涧边汲水,十分疲乏。一天汲水回寺,见一年迈女丐躺在寺门口,无力地呼喊着“水”。韬光急忙递水给她,但见女丐喝而不止,将刚汲来的一桶水喝得精光。韬光毫无埋怨之意,仍然善待于她,这时女丐将手中的竹篮递给韬光,篮中放着一朵金莲花。女丐口念“善哉,善哉”,对他说:“无根无叶的金莲花养在水中能够开花结果,多孔多眼的竹篮汲水时却是滴水不漏,都送给你吧。”女丐言毕即逝,韬光遵嘱用缀着金莲花的竹篮去汲水,将水倒于寺前的土坑,再取出金莲花养于水中。次日,土坑成了一池清水,金莲花更是香气扑鼻。从此,韬光寺前就有了一个金莲池。

烹茗井则是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与韬光吟诗品茗之处。一为大诗人,一为名诗僧,同居名城,相聚名山,实在是一种缘分。当时白居易常进山往访,两人吟诗唱和,留下不少美谈。一次,白居易备下素斋,派人送《招韬光禅师》诗一首给韬光禅师,邀他入城共同进餐。诗云:

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

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

清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

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

韬光也回了一诗《谢白乐天招》,婉辞谢宴。答云: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

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

白居易常常拜访韬光,固然因他是—位可与之吟诗漫谈的诗僧,但另有一个原因则是韬光寺其地实在是个好处所。白居易对修身养性于幽境的韬光歆羡之情,在其《寄韬光禅师》一诗中表露无遗: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对西湖胜景和越中山水赞不绝口的明朝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在其游记《灵隐》中,谈及灵隐、韬光山水之美,又想到宋之问的诗作《灵隐寺》,说道:

灵隐寺在北高峰下,寺最奇胜,门景尤好。由飞来峰至冷泉亭一带,涧水溜玉,画壁流青,是山之极胜处。……韬光在山之腰,出灵隐后一二里,路径甚可爱。古木婆娑,草香泉渍,淙淙之声,四分五路,达于山厨。庵内望钱塘江浪纹可数。余始入灵隐,疑宋之问诗不似。意古人取景,或亦如近代词客,捃拾帮凑。及登韬光,始知沧海、浙江、扪萝、刳木数语,字字入画。古人真不可及矣。

袁宏道不愧是著名散文大家,以寥寥数语便形象而细腻地描摹了从灵隐寺到韬光寺的一段山路。这段山路名气很大,为不少名人所钟爱,已成为韬光一景。而对于“钱塘十景”之一的“韬光观海”,袁宏道认为已无法比宋之问的诗句写得更出色了,所以他聪明地为宋之问的诗做了佐证,不再发挥。

另一位清朝文人,是杭人厉鹗,小住灵隐山,领略风光。他在入山三日之后,于清晨向绝顶攀登,独自一人在透进竹丛的稀疏光线下,沿着阴暗的林间小路,攀登带霜的滑润石级。一路上在暗中摸索前进,山间静谧,泉声不绝于耳。登上峰顶,爽快无比,眼界为之一开。从绝顶极目瞩望,迷茫无际。在韬光寺逗留到暮霭降临,真正体会到白居易为什么想摆脱尘世永住于此了。在他的《晓登韬光绝顶》诗中,详细地做了描述:

入山已三日,登顿遂真赏。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冥搜灭众闻,百泉共一响。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小阁俯江湖,目极但莽苍。坐深香出院,青霭落池上。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

风光无限的韬光绝顶,自然是指最使人流连忘返的观海亭了。驻足于亭,极目远眺:西湖如镜,“水光潋滟”;钱江似练,“浪纹可数”。而当红日东升时,云蒸霞蔚,“山色空蒙”,则又是另一种壮观的场面。也难怪韬光禅师如此喜爱宋之问的名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并镌刻于亭柱上了。不过有一副描摹韬光的楹联,倒更引起我的喜爱。联云:

韬晦竹林深,客至徘徊,一尘不染;

光辉莲座放,堂开迤逦,万象皆空。

读罢令人恍如置于“一尘不染”、“万象皆空”的世外云天。不知道今天的韬光寺是否也成了追逐商潮的弄潮儿,真希望它能保持自然、古朴、清静、秀丽的原始面目。

后人终究比前人聪明,韬光建寺选择的地点,就比慧理高明。当然与今人相比,最聪明的古人也享受不到飞机之便捷、空调之舒适、电视和电脑之乐趣。但是也不能不忧心忡忡地看到,学会了享受的同时,今人更学会了过度开发。尽管借助于现代知识和现代科技,人们变得甚是聪明,然而今天要再如当年的慧理、韬光那样,寻找一块集日月山水之胜的宁静、幽雅之地,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