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领域,我有两位交情甚笃之友,皆是上海年轻的生物特级教师,他们是博士或在读博士,都担任或担任过示范性高中副校长,有着长期义务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经历。应该说,在教育关注创新素养培育的今天,两位特级教师的有效作为,确实为基础教育带来了创新亮点。
一、张治:最年轻的生物特级教师,最执着的创新探索者
199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张治,现在业余攻读博士学位。从教期间,他钻研教学,聚焦创新,走不凡路,因绩效显著,2006年被破格评为高级教师,2009年获评上海市特级教师,后成为美国East-West Center访问学者。张治是全市生物教育教学领域和研究型课程教学领域的专家,目前兼任上海市第三期生物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华东师大研究生院教育硕导、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为了理解的教育”特聘导师,为上海市动物学会、生物学教学会理事等,曾8次参加高考命题工作。
作为挚友,通过他的著作《课题研究在中学——从研究性学习到创新大赛的探索与实践》,我深知张治在专业教育方面的锐意有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同他与英特尔结缘密切相关,他总说:“钱学森之问是让中国教育界汗颜之问,而英特尔行动却给了我们极好的启示。”
1.执教之初的华丽转身
人生的道路漫长,然而,关键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在年轻时。说起这句话,无人不晓,而张治则尤能体会这紧要关头的几步的意义。
张治于2000年9月有幸参加了第二批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他说,回望自己尚不算长的教学生涯,一路的快速成长与颇丰收获,皆源于此次培训的自觉推动。由此他完成了执教之初的华丽转身,新教师破茧成蝶,遂成长为屈指可数的学科专家。那时,张治才工作三年,大学教育传授给他学科专业知识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深层问题却尚未涉及;此时,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在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方面扮演了领航者的角色,以一种让张治印象深刻的方式,帮助他建立起全新的教与学模式及教育理念。
那次未来教育培训,令张治终生难忘,“因为它与传统培训方式截然不同”。英特尔没有采取“讲课+记笔记”方式开展培训,而是通过“参与、讨论、体验、实践”方式,让教师置身其中,全方位体会、吸收培训内容,很自然地将培训内容变成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的一部分。他认为,创新的本质是独立个性的培育,正是短短数日的培训,使他重构起了教育理想、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学方法,更让他把目光聚焦于教育技术信息化与自己学科整合的方向,开始“宁静、认真地做好该做的事”。2001年,张治作为全市“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优秀学员代表,参加了全国代表交流会,作了题为“一次全新概念的教师培训”的发言,后得以发表。
此后,上海基础教育开始大力推进创新教育,试图为努力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正因为那次培训,张治得以在教学之初,“没有被外在的、功利性的势力所左右”,对未来创新教育有较为深刻的思考,并自觉将着眼于未来的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而日积月累的实践也不断确证了最初认定的方向。正确的方向和点滴的积累,使得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张治的教学和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遂成为上海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2.“钱学森之问”的行动回应
张治在梦想之路上继续前行,他对于教育创新有着极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人生如蜕,一切由自己把握。但对于张治,英特尔在其成长中无疑充当了他美丽梦想的编织者。教学之余,张治常想,英特尔作为非教育为主业的公司,却如此持久地在做着众多教育领域的事情——传播先进的教育方法,广施前瞻的教育理念,不厌其烦地坚持做“分外之事”,这让人感动也让人疑惑:是何信念,在支撑他们如此坚定前行呢?“钱学森之问”与英特尔矢志教育的作为看似两个不同角度的疑点,却终交汇于一处,并迸发出火花。
在张治看来,英特尔众多的教育项目,如隐形课堂,吸引无数师生参与其中,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参加课程的人,无论以何方式,都获得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自身的认知水平,甚至改变了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他自觉浸润其中,“不求全解,但求获得灵感”,尤其关注项目所蕴含的思考轨迹和思维方式。
包括英特尔的员工,也同样有许多人以志愿者的形式,参与到培训中来。他们利用休息日,深入学校社区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商业思维方式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他们不问收益,但求分享的精神令人感动。这些员工中的大多数并非教育上的专业人才,然而对教育极其关注,见地也非常深刻,他们已成为教育创新无形但深远的推动力。感慨于英特尔对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执着追求与深刻理解,张治老师对通过教与学改革,推动培养人才的领悟也一直在深化。他认为,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大师更不能一蹴而就,只要按照此理念踏实践行,坚持不懈,定会找到钱先生之问的答案。他觉得,绝大多数杰出的创新人才20岁出头就已崭露头角,因此,在中学阶段发现和培养科学创新的苗子尤为重要。于是,他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培训所得,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积极探索与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课题探究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尝试不仅符合教育改革实际,更是踩准了创新教育的节拍,自然硕果累累。比如,他曾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获包括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在内的国际11项奖,上海市级以上等第奖70余项等,已连续四届担任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英才奖评委。代表著作还有《生命科学探究技能拓展》等,并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主持开发了研究型课程教育专家系统软件一套,在全市乃至全国创新教育界具一定影响力。
受张治潜移默化影响的女儿,也走上了探究之路,预备年级时,她买来了蚂蚁工坊,通过几个月不间断的实验观察积累了第一手素材,最后完成了《蚂蚁的葬礼——日本弓背蚁处理尸体方式的探索》小项目的探究。张治认为,女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寻找并发现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的小问题,像科学家一样把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作为一个项目进行探究,这样的经历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更为深入地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
如今,顺利实现跨越的张治仍耕耘于教育一线,任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领导。一路走来,伴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与思考的日益成熟,他更为坚定地贯彻着面向未来培育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我坚信,秉持此理念,张治将在用实际行动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道路上,愈走愈坚定,他的人生之路,定会越行越宽广。
二、娄维义:从科创金牌教练到创新大赛评委
娄维义2011年获评上海市特级教师。他执教华师大二附中生命科学,任ISEF大赛指导教师,曾任2004届全国理科班班主任、首届科技创新班班主任。现任华东师大二附中科技首席教师、副校长,上海市动物学会理事,华东师大专业学位硕导。多年来聚焦中学生课题研究指导,曾指导5位学生在ISEF中获奖,2名学生获小行星命名。个人获中国科协“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特曼奖”等荣誉。主持过市级科研课题,代表作有《基于问题研究的创新教育》等。
1.学习与培训乃走向成功的捷径
娄维义攻读生物学硕士、博士期间,深刻感知到自身研究能力、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的提升单纯通过说教是无法完成的,只能亲身实践中去感受、体悟。所以,娄老师在生物教学中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让学生有这样的机会、有这样的平台尝试着去创新,他认为,课堂上研究是一种模拟研究,而他所追寻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真正的问题,这是上位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
教学之余,娄老师参加过不少教师培训,包括赴洛克菲勒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科研培训,对于那次培训他印象深刻,感悟颇深。洛克菲勒大学是专门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至今已涌现23名诺奖获得者。他有幸带学生参加了在该校举行的中学生培训项目,该项目在美已走过20多个年头,且已形成了一套对优秀学生创新教育的示范模式。那年,他和学生浸润于一流大学实验室里,与教授共同研究,感受着研究过程、创新文化和科学伦理。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中,他和同学好奇心得到满足,不仅学会了科研一般流程,还产生了浓厚的科研兴趣,此等经历甚至影响着他们的生涯规划。培训深深影响了娄老师教学特色的发展,不断深化了其对生物教学的理解及实践。
2.让教学富含创新元素
我至今还记忆犹新的是,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娄维义自告奋勇,与不同专业的教师,包括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上海师大教授舒运国等,亲临世博场馆讲授精彩的“世博一课”。
在我看来,娄维义老师生物教学的最大特点和亮点在于“善于寻找并提供资源以帮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学习方式”,即“让学生在问题研究中学习研究,在尝试创新中学习创新”。他认为,教育不只是一种建构,而是一种生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特殊的环境,让学生在真实且具有要素意义的“文化场境”中,在“境遇”之中体验、领悟,从而形成有效的自我超越。为此,他提出了“基于问题研究的创新教育模式”。经多年探索,娄维义将生物课堂教学分为三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引出新问题。整个过程以问题研究为主线,而非单纯得出结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步所提出的问题的特点旨在:相对开放、接近现实生活、思维跨度较小,能够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世界里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二步是师生共同进行问题研究,此过程表现为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胆提出假设,通过推理或实验设置来进行科学论证。问题的研究通常在理论的逻辑推导上、材料的选择上、研究方法上、实验设置的细节上使思维发生碰撞,在碰撞中产生灵感,达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以问题研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参与研究共同思考,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作用在于引导、协调、鼓励和反馈、支持小组的互动。第三步是启发学生引发新问题。
娄维义深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为此,坚持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以心智启发心智,以平台拓展平台,以兴趣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的项目或课题探究活动,是他认为生物学科之生命所在,为此,他乐此不疲,经过实践,他最终将学生的课题研究分为三步:选题立题、实施课题、交流课题。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自主选题,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并进行验证、自主撰写论文,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鼓励,教师在指导中与学生共同成长。近十年,他先后指导的学生课题超过50项,分属于动物学、环境科学、植物化学等领域,多来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研究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对话中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
娄维义认为: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以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人才的培育无疑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却无法成为永恒,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他长期实践并推崇的这种融入式的创新教育方式,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科技活动的教育过程中,如此“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德行和素养”。
3.成功源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助推
“天赋万物,各有其才”,娄老师也认为,创新教育要通过教育创新来实现,而教育创新和教师的成长同样需要土壤和环境。在他看来,华二是教师成长的沃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制定了诸多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娄老师认为合理适切的制度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具重要意义。比如,华二制定的“首席教师”的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这种制度是打破单一行政领导权威进而树立“学术第一,研究第一”发展理念的保障。为更好地促进特色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学校支持并组建学习研究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教师针对在指导学生做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畅所欲言、分享智慧、共同进步。同时,学校不断完善特色教师评价制度,改变以往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业绩主要指标的做法,构建新型教师评价制度,将学生的研究成果、获奖情况也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这种评价制度使得教师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研究能力提高的工作中,而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恰是未来教育教学的方向。
当今社会,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同样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但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不断主动地思考教育本身的内涵,而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为此,我们需要从能够改变之处做起,从时代对于未来创新社会、卓越人才的新要求出发,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进行统整,通过有效课程、有效课堂和有效作业的建设和推进,努力给学生更宽广的教育,进而夯实学生整体素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比如: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追求卓越、自主学习、探究品质、国际视野、现代意识……)。教师更要身体力行,以人格魅力激活学生的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