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假如遭遇了坎坷

假如遭遇了坎坷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条件是基本的外因。这就是由于制度变革使人所遭遇的坎坷。“人态”也是更具体的外因。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恶化的人际关系会令人生多舛。领导是“人态”之首,同事是“人态”之基,还有生活所在地方的人态,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人抬人,人踩人,人拽人,人不服人……一种风气的形成,也是成就或毁灭人生的要因。好的“人态”是人生之福,差的“人态”是人生之祸。能力是最基本的内因。

对于一个经历了不幸而又对现实不满的人,对于一个经历了坎坷而对现状不服的人,对于一个遭遇了不公而以为耽误了青春的人,总以为人生的意义已经失去,总有些愤世嫉俗,总有些怨天尤人,并伴随着无奈和痛苦。

确实,人的前程,有些是由自己耽误了,有些确也是被外因耽误了。由外因导致的不称意是要幽怨一生的,由内因导致的不称意呢,就是自食其果,但也摆脱不掉怨的,叫痛悔。

其实,分析被耽误了的缘由,也是没有绝对的外因或内因的,总是两种因素的统一,区别仅仅是哪方面起了决定作用。

决定人生意义的外因主要是时间环境、空间环境、制度环境、出身条件、教育条件等等。

历史条件是基本的外因。由于社会生产的落后,耽误的岂止是个别人呢?一代一代的人都生活在落后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他们的人生意义也仅止于时代条件的极致,而且仅仅是其中的少数人。更多的人,其人生意义在其时代条件的更低层。比如封建时代,实现了人生意义的人有几许?绝大多数劳苦大众是不曾奢望什么人生意义的,以不当牛作马为幸矣。至于还有一些所谓“出世”“入世”的文人学士,为实现所谓人生价值,有其用武之地而牢骚满腹者,亦不鲜见。但我们也发现,虽然其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自己认定的人生价值未能实现,但确也因此把感情、体验、思想抒写成了文字,流传后世,其人生于社会更有意义。所以,在他人看来是大有作为的人和幸福无比的人,自己却感到一事无成,却充满遗憾,这都是有的。可见,人生的意义也并不完全是自以为是的价值,只要思考了,有所创造了,对社会和大众有贡献,被社会和历史认可了,便是有意义。所以,人生意义的大小有无,确有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问题。

社会制度也是基本的外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同一个时代,也存在不同社会制度。人在哪种社会制度下更能实现人生价值,哪种制度便是于人生有意义的社会制度。于人生意义最有益的制度,便是人享有更多自由、更多民主的制度。予人自由而人生价值未能实现者,那原因就在人自身了,人也不会怨天尤人的吧。

好的社会制度也不是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制度。制度中的任何一次政策变动和机制调整,都可能使一个具体的人百分之百地失去人生意义:它可能让你从富翁变成穷光蛋,从庙堂退居江湖,从都市转入乡村,从家庭幸福变成家破人亡,从意气风发变为老气横秋,从志高意远变为理想破灭……“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便是如此。这就是由于制度变革使人所遭遇的坎坷。至于一种社会中因为客观条件的不平衡,比如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职业差别、身份限制……造成人的价值不能实现,那仍是常见又常见的了。这就是由于条件不平衡人所遭遇的坎坷。

“人态”也是更具体的外因。中国也好,外国也好,都是人组成社会,人驾驭着社会,人与人结成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恶化的人际关系会令人生多舛。领导是“人态”之首,同事是“人态”之基,还有生活所在地方的人态,那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人抬人,人踩人,人拽人,人不服人……一种风气的形成,也是成就或毁灭人生的要因。好的“人态”是人生之福,差的“人态”是人生之祸。

环境造就人,这就包括了造就有意义的人生,也包括了造就失去意义的人生,在戏剧中表现出来,便是喜剧人生和悲剧人生,在生活中表现出来,便是顺遂、滋润的人生或多舛、悲凉的人生。

生活的具体环境就是起点,就是高度。人都是生活在具体环境当中,都有具体的身份地位,南方或北方,城市或乡村,省或市,县或乡,工人或农民……这具体的环境成为绝大多数人人生的起点和终点、程度和高度,其出身条件、教育条件以及一切机会都由此决定了。农民不可能全都离开土地,农村也不可能全都变为城市,工人也不能全部变为公务员。一切存在都有必然规定,作为具体的人,都在既定的生活轨道和层次上运行。那些身处低层,且有远大抱负的人,要想离开农村,离开小城市进入都市环境,走上高层岗位,成就理想事业,超越既定的环境,就足以消解其半生的时间甚至生命。而那些本已生活在都市,且一开始就进入高层岗位的人,就节约了从底层漫长而艰难地度过的时间,省略了这些过程,就走了一条人生的捷径。俗话说,一步错了百步撵。这出身、环境之错,也可能会超越了,但也可能是一生的差距。

……

那么面对一切客观存在,人要实现人生价值,人能发挥什么作用?

人自身作用的发挥程度,便是人生意义的内因。

人的出身是不能选择的,你要改变你的身份地位,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从一开始做起,选择自以为可实现人生价值的路。比如你要改变你的农民身份,工人身份,打工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要选择多次。一开始由于客观限制并不一定选择到合适的路,甚至要先走这条路,再走那条路,分步骤行进。如果发现走错了或走了一条不合适的路,那么,便趁早改道,重走一条合适的路。但这种选择必须在社会所许可的范围,在社会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可能的平台上进行,否则,便无路可走或者走不通的。客观的因素始终既是人自身发挥作用的条件,又是人实现美好愿望的极限。

在既定的客观条件包括既定的自然、社会、制度条件下,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生意义,实现不同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人自身的因素决定人生的意义。

能力是最基本的内因。你有好的体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与一个体魄健全的人,其人生意义是不一样的;你有好的智力并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是人生意义的必要条件,文盲与知识分子其人生意义也是大不一样的;你有一定技能,精通一行业务,就为实现人生价值开辟了一条通道,不学无术的人与技艺高超的人,其人生意义也不一样。

向上的精神也即吃苦的精神,创新的精神,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有许多人,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过得去,不愿吃苦,更不愿冒风险,那么,其人生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了。这些人一般分两种:一是甘愿平庸者,缺乏的是精神,二是好吃懒做型,不愿付出而坐享其成,终于不能实现人生价值,那也只有可叹可悲了。

从足下开始,做好正在做的事情。俗话说行行出状元,这就排除了任何不能成大业者怨天尤人的理由,关键还是在于能否做好正在做的事。黄山西递村是一座明清古村落,世称桃花源,著名的徽商即多由此出,他们追求“耕读之家”的境界,但终于还是以走遍天下为现实选择,历尽人生体验,凝结成一副对联,云:“读书好营商好效好即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其要义即人生的意义在于干什么的人把什么干成功就具有意义。知识是能改变命运的,但读书止于一知半解,那读书对你有什么好处?经商可以赚大钱,但如果营商而尽做赔本的买卖,你说营商对你有什么好处?所以,干什么能干出名堂,取得成就,绩效甚佳,那么,你的人生意义就在其中了。俗话说创业容易守成难,其实创业也充满艰辛,问题是要能知道其难在何处,如此则无难可言。困难是对无奈者表现出的现象,翻越景阳冈对武松而言不是困难,对其他人就有性命危险;走钢丝对杂技演员而言不是困难,对常人就举步维艰;上天不困难吗?但对宇航员就不是困难……自然、社会、历史、政治可能把你抛向了任意一个地方、一个岗位,但这地方、这岗位成大业者和一事无成者都大有人在。这个人是否是你?决定的因素那便看自身作用发挥如何了。身处已然的环境,却自以为生不逢时,无用武之地,那就是好高骛远,焉可成就事业哉!

还要服从客观规律。人在自然中生存,人也在社会中生存,人要实现人生价值而违背客观规律是不可能的,违背客观规律而成就人生者也不存在。所以,人类也遵循和利用客观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更不可超越这种规定。违背自然规律要受到自然限制,违背社会规律当然会受到社会制裁,具体表现为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道德的,等等。

还要善抓机遇。机遇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客观机遇来临,主观要具备条件。机遇是有条件的,除一些客观条件如年龄等等以外,还需要主观条件,比如学历、专业、成就等等。要实现人生价值而无必要的能力,那就会成为陪客。有能力的人也不一定都能抓到机遇,机遇总是从身边溜走成为别人的福祉。这就说到机遇意识。机遇不是等来的,它遍布社会和人生时空,而且分门别类,你欲成就何种大业,便必有这种机遇意识,便会获得竞争的机会,便有可能抓住机遇,进而实现人生价值。既有机遇所需的能力,又有机遇意识而抓不住机遇者,那便是此外的其他原因,也不外乎客观的如潜规则之类,主观的如不善利用潜规则之类。

一个人,活着不容易,活得顺遂也很难。人一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面对自然、社会和人,它们加于人不幸是一方面,人也会误入歧途,不识规律以及能力的不足是另一方面。由于这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人生的路上难免遭遇坎坷,遭遇不幸,遭遇不公,人生因此陷入恶运,因此一生走不出历史的阴影,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因此似乎尽失。这人生因此便也很悲凉、很悲壮,人因此便怨天尤人,便痛心疾首,便觉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怀才不遇,便觉古来材大难为用,便觉生不逢时,便觉历史耽误了自己,政治摧残了自己,社会压抑了自己,生活捉弄了自己,爱情欺骗了自己,朋友误解了自己……

但仔细想想,我们便发现,对生不逢时,对以往的痛心疾首,对历史和政治的耿耿于怀,都是基于对历史的假设,过分的自信,自以为是,也是基于现实中的自己一事无成或成就不大或不理想,并把这种无成归咎于客观,归咎于历史。这其实也是不无道理的,假如历史为我们创造了随心所欲的条件,假如政治可以为我所用,假如制度都为我们开绿灯,那还会有什么不顺遂呢?但事实上,不仅客观不能假设,而且主观也成为历史。在同样的历史条件和政治条件下,同等条件的他人却顺遂,这说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观。所以,人还是要面对现实,不管历史怎样误会了你,你所能理解的钥匙就是现实。

假如在正常的历史条件下你可能有所作为,那么在拥有现实自由的时候,就不可能只有怨艾。对于一个胸怀大志、技能超群的人,条件可能是一时的枷锁,而绝不是永生的镣铐。问题的症结似乎仅仅是思想观念。理想的目标可能是自我设想的佳境,但现实的际遇何尝不是创造佳绩的意外通道呢?人生处处有芳草,条条大道通罗马,因此,决定的因素就是发现的眼光,自己的脚步了。人生的意义是多元的,不仅仅是自以为是的。所以,选择和转化目标也具有关键的意义。

试想想,假如现实依然是不公的历史的延续,误解依然未解,你依然陷于囹圄、僻壤、边远、贫困、卑贱、潦倒……那么,你就不会过分沉湎于已往的痛苦,而庆幸已被解放被理解被信任的现实吧。活着就知足,还求更好吗!

人生虽然经历了坎坷但也有幸活出了头就算有意义,否则那些终生陷于背运的人怎么办呢?所以,假如你遭遇了坎坷,你必须爬起来继续前进;假如你陷入了囹圄,你必须给予思想自由的空间;假如你误入歧途,你必须及时自觉并发现正道;假如你遭遇了羁绊,你必须善于解开绳索;假如历史误会了你,你不能耽于痛心而必须向前;假如政治欺骗了你,你不能耽于疾首,而必须求真;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你不能耽于怨天,而必须自励;假如社会遏制了你,你不能耽于尤人,而必须奋斗;假如客观耽误了你,你不能期望它自动改变,而必须主观努力;假如我耽误了你,你恨我也没用,而必须自己选择正确。因为说到底,人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人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客观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主观确也是相对独立于客观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