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演陈喜的实践经验

我演陈喜的实践经验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霓红灯下的哨兵下》一剧中,我扮演解放军排长陈喜,在扮演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我有一些体会,现在提出来求教于戏剧界同志和广大观众。陈喜是个转变人物,是个有缺点的好人。后来同志们给我指出,把陈喜这个人物演偏了,歪曲了。经过一再捉摸,重新改进了自己的表演,初步抓住陈喜这个人物的特点与生格。我对陈喜作这样的认识后,觉得表演就比较有分寸了。

在《霓红灯下的哨兵下》一剧中,我扮演解放军排长陈喜,在扮演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我有一些体会,现在提出来求教于戏剧界同志和广大观众。

陈喜是个转变人物,是个有缺点的好人。他聪明、能干,曾是枪林弹雨中的英雄。但他有着虚荣、爱面子的毛病。因此来到南京路以后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伤了,但经过党的教育,他又挺立起来。因此,如何准确真实、分寸适度地表现这个角色,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

开头,我在感情、身段、口白等方面,一味追求所谓演出“效果”,讨好观众,对赵大大作了不适当的嘲笑,对曲曼丽显得殷勤,对春妮采取“休弃”的态度。这就把陈喜这个角色演成一个陈世美一样的喜新厌旧的反面人物了。后来同志们给我指出,把陈喜这个人物演偏了,歪曲了。

在剧团党支部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学习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访问了部队同志。经过一再捉摸,重新改进了自己的表演,初步抓住陈喜这个人物的特点与生格。使我明确了陈喜的基本一面是好的,他有缺点,但对党忠诚;他进人大城市后,开始羡慕资产阶级生活,但还不是“昏昏然”;他对曲曼丽的假殷勤,误解为是城市姑娘的“热情”,并不是对她“一见倾心”,因而一时放松了革命警惕性;他遇到春妮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高兴、激动,一方面又感到她土里土气没有上海姑娘的“时髦”;他开始受到资产阶级“香风”的侵袭,还是不自觉的阶段,井没有“烂掉”,因此在党的教育与现实斗争的教育下,他能马上转变过来,仍旧是一位坚定、勇敢的革命战士。

我对陈喜作这样的认识后,觉得表演就比较有分寸了。比如初见春妮时,讲到“你拿根扁担干嘛,卜卜楞楞地打着人怎么办?”时,过去演时,总表示出一种讨厌的神气。后来我讲这句台词时,就笑着脸,放低语气,带着婉转而又埋怨的心情。

过去对赵大大的黑脸膛,粗鲁的举动,采取厌恶的态度,看到他好似冤家似的,在表情语言上采取了热讽冷刺。现在处理不同了,如陈喜讲赵大大“黑不溜秋的,靠边站站”时,台词同过去一样,但讲的时候不象过去那样凶,既暴露了陈喜虚荣心爱面子的思想,同时也把陈喜和赵大大的关系放在同志式的位置上。

过去在处理陈喜的思想转变上,不恰当的只放到看了春妮一封信以后,在欢迎会上对周德贵老工人与童妈妈的诉苦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对童阿男的归队表示不满,当大家对阿男的归队表示欢迎而热烈鼓掌后,我奚落地鼓了两下掌,这样就歪曲了陈喜的人物性恪。现在我是这样处理为:陈喜受到阿香险遭暗杀的现实教育后,就感到自己的错误,开始觉醒了。因此当召开欢迎会时,一方面对阿男的归队表示欢迎,另一方面感到不好意思。当听了周德贵、童妈妈的诉苦和连长、指导员、老班长的帮助后,开始悔恨自己,这样处理后,不再是将陈喜的转变决定在春妮的一封信上(不然,这封信对陈喜是一个很大的教育与震动)。

由于自己的政治水平表演水平的限制,缺点还是很多的。演了陈喜这个角色以后,我以陈喜为镜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争取演得更好。

(此文刊于1964年7月11日《浙南大众》报,系根据剧名演员黄忠麟口述记录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