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了一年级,新奇的校园生活使她兴奋不已。每天放学回来,她都有说不完的新鲜事要对我讲:新来的老师长得多么高,同桌的小伙伴上课时多么顽皮,老师表扬了我批评了他……甚至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快地跑进厕所抢位子。她是边讲边议,不仅说出事情发生的始末,而且还要加上对错好坏的评判。有空闲时,我听着也觉得有趣,也参与她的评判讨论。
可是,这一段时间来,我的教学任务繁多,学术论文写作的压力也比较大,在家在外都忙得很。女儿叙说时,我或者心不在焉,或者不耐烦。有一次,我竟对她说:“你没看见妈妈正忙吗?说起来没完没了的,我都烦死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不是那么忙了,才突然发现生活中似乎少了些什么,发现女儿变得内向、沉默少语了,但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我一段时间以来忽视她、粗暴地对待她所造成的影响。我甚至还浑然不觉地逗她:“啊,我们活泼的小公主变文静了!”直到她爸爸出差回家后才看出了女儿的变化。
那是在饭桌上,难得回家吃饭的爸爸看出了女儿的异常,问道:“翔宇怎么不太高兴啊?”爸爸的话音刚落,我看到女儿的眼圈就红了,她好像是强忍着委屈的泪在吃饭。女儿知道爸爸是最疼爱她的。也许是爸爸回来了,女儿心里觉得有了依傍,才不由得把所受的冷落和委屈表露出来的吧。我看出了女儿的变化。怕影响了吃饭,我当时没有说什么。
晚饭后,我拉着女儿的小手来到她的房间,母女俩面对面地坐在床边。我试探地问:“好孩子,吃饭时和爸爸说话为什么难过?在哪儿受了什么委屈?都给妈妈说说。”这一问,真的把女儿的眼泪问下来了。女儿泣不成声地说:“妈妈不爱我了,也不喜欢和我一起说话了。妈妈只喜欢自己的工作,只爱自己的学生了。”啊,是这样!我一下子明白了女儿“变文静”的原因。
当我工作不忙的时候,总是陪在女儿的身边,听女儿诉说、与女儿交谈、和女儿一起游戏、辅导女儿做作业,我就是女儿的中心,女儿的整个身心被包围在爱的氛围之中,她被关注、被欣赏,被理解、被支持,由此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深的被爱的幸福。当我工作繁忙时,我几乎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理会女儿、关注女儿,甚至没有耐心去给女儿解释一下不能听她说话的原因,女儿原先早已经习惯了的那种爱的氛围、被爱的幸福感觉,突然间失去了。我知道,对于任何一个小孩子来说,这种茫然困惑、失重失落、无所依傍的痛苦都会产生,而且无法表达出来,害怕犯错、多疑、不自信、胆小怕事、沉默寡言就会变成他们自我保护的武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怪异的性格。想到这一切,我真的后悔又后怕。
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后,我立即改正。于是,我把女儿拉到怀里,紧紧拥抱着她,诚恳地说:“好孩子,妈妈前一段时间只顾着忙自己的工作,没有多关心你、多和你说话,而且没有和你好好说清楚工作忙的事,就胡乱责怪你。真的对不起,妈妈错了,妈妈改正。你能原谅妈妈吗?”“当然啦,只要妈妈爱我,我也会很爱妈妈的!”在我的拥抱中,女儿已经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破涕为笑了。我也趁势开导女儿说:“好孩子,下一次你看到妈妈备课或者写文章正忙时,可不可以自己先去做作业或者自己玩儿,等妈妈一会儿,待妈妈忙完了,咱们再尽情地谈话,好吗?”“好的,妈妈。”
语言和行动都是承载着思想和感情的。女儿更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她准确地将我对她的思想和感情表达捕捉到她的目光里,收藏在她的心灵中。同时,在这目光相交的一问一答中,我们母女二人传递着思想,同受着教育;交流着感情,共享着幸福。
我们母女俩又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