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鱼与电池
渤海湾的远洋作业船队,开到东海渔区赶鱼汛,在排除水下故障时,检修员遇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情况:刚刚潜到水下,无意间触到了什么东西,突然四肢麻木,浑身战栗。当地渔民告诉他们,这是栖居在海洋底部的一种软骨鱼——电鳐在作怪。
过了不久,他们用拖网捕到了一条电鳐。它有60厘米长,扁平的身子,头和胸部连在一起,拖着一条棒槌状肉滚的尾巴。看上去,很像一柄大蒲扇。因为吃过它的亏,小伙子们眼巴巴地瞅着这怪物,想不出用什么法子来对付它。随船的当地渔民却毫不在意,伸手把它从网上弄下来,丢在甲板上。原来,由于落网时连续放电,这时,这个“活的发电机”已经筋疲力尽了。
其实,放电的本能并不只是电鳐才有。目前已发现有500多种鱼,其体内都装有“发电机”,能够发出电流,一只最大的电鳐,每秒钟能放电150次,有时放出的电压高达220伏。非洲电鲶每条能产生350伏的电压,可以击死小鱼,还能将渔民击昏。南美洲的电鳗更是电鱼中发电功率最高的一种,每一条能发出高达800多伏的电。有人计算过,10000只电鳗同时放的电,可供电车走几分钟。
电鱼为什么能放电呢?
原来,它们身体内部有一种奇特的放电器官,可以在身体外面产生很高的电压。这种器官,有的起源于鳃肌或尾肌,有的起源于眼肌和腺体。各种鱼放电器官的位置、形状都不一样。电鳗的电器官分布在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呈长菱形,电鳐的电器官则排列在头胸部和腹部两侧,样子像两个扁平的肾脏,由许多蜂窝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排列成六角柱形,叫做“电板”。
电鳐的两个发电器中,总共有2000个电板柱,约200万块“电板”(电鲶的板数更可观,约有500万块)。这些“电板”浸润在细胞外胶质中,胶质可以起到绝缘作用。“电板”的一面分布有末梢神经,这一面为负电极,另一面则为正电极。电流的方向是正极流到负极的,即由电鳐的背面流向腹面。在神经脉冲的作用下,这两个放电器就能变神经能为电能,放出电来。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微弱,但由于“电板”很多,所以产生的电压就很可观了。
一次放电中,电鳐的电压为60~70伏。在连续放电的首次可达100伏,最大的个体放电约在200伏左右,功率达3000瓦,所以它们能够击毙水中的游鱼和虾类作为自己的食料。同时,放电也正是电鱼逃避敌害,保存自己的一种方式。
世界上最早最简单的电池——伏打电池,就是19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根据电鱼的天然器官原理设计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研究电鱼中,今后还会得到不少新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