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高中教育现在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各完全中学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容忽视。现就最为突出的高中扩招后师资短缺问题做一些尝试性的分析,力图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
1、适当控制规模达到平衡发展
各县市政府应确定所辖学校的发展规模,让其和当地经济、教育、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注意处理好发展规模、速度与教育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同时,注意处理好普通高中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应以确保“两基”的巩固和提高为基本前提,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首先应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统筹规划,平衡发展,做到高中教育的发展确保优质资源的增长,而不是低水平的扩张,为创办优质高中研究研究对策,加快发展步伐。其次是研究薄弱校的存在和发展,调动办学单位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特色高中教育,形成办学规模多样化的格局。因为从全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局势来看,仅有重点学校的辉煌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薄弱校的真正崛起,才能完成基础教育整体跨越式发展的任务。
2、扩大教师来源提高教师水平
在高中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的一环。因为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这已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我认为高中教师的来源渠道应该畅通,除了以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为主体进行补充外,还要鼓励非师范院校尤其是综合大学毕业生到高中任教。此外,还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从社会各行业选拔一些合格的高中教师,同时还要对现有高中教师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从速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对新上任的教师,学校尽快缩短磨合和适应期,使他们在短期内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都有较大幅度地改善,以适应新时期教育优先发展的需要。
3、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教师队伍
基础教育的质量有赖于教师的质量,而教师质量是否有保证又要看教师队伍是否稳定。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待遇是关键。提高教师待遇不仅仅是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而且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正所谓,无钱不能解决教师问题,但有钱并不能都解决教师问题。只有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相结合的原则,才可能去评议教师水平、教学质量。为此首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使广大教师都能安居乐业。要坚决制止并彻底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严肃处理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现象。第二,改善学校管理,任人唯贤,为教师们提供展示才能与智慧的天地,营造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同时,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业务学习、教育科研、工作任务诸方面让教师们都口服心服,让他们感到理通气顺。
4、支持理解教师工作减轻教师职业压力
在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一直被看成是重中之重,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在中小学时期是否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一生的发展,并由此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教育和培养孩子也不同于其他的职业,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在课内和课外投注大量的精力,由此其工作量是无法用时间和数量来量化计算的。以上种种原因都构成了教师职业压力过大。为此应该在提高教师工作待遇、减轻工作量的同时,全社会都要对教师的工作予以支持和理解。这才彻底减轻教师职业压力的根本所在。
(本文发表在《庆阳教育》2002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