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是郭文斌获得“鲁迅文学奖”最突出的力量。
这个世界纷繁复杂,各种审美观相互碰撞。
浮躁已经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状态。沙尘暴危及客观世界,使我们对绿色充满了向往。心灵世界的烦乱和燥热也像沙尘暴一样迷离着我们的视线,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我们需要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郭文斌的文字之所以产生穿透力,是因为他的文字以润物无声的状态,用柔软的力量浸润着人们的烦躁和零乱。
创作目的影响作家的创作状态。
郭文斌始终刻骨铭心地牢记着一件事,他不止一次地讲到这件事。在他的家乡,有一对青年男女用鲜血浸染了他们的爱情。事件之后,人们在整理男青年的遗物时发现,在作出血淋淋的决定的时候,男青年只从家里带走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被年轻人广泛阅读的郭文斌的散文集《空信封》。
这成为郭文斌的心病。郭文斌不知道,也许他永远没办法知道,在那个青年选择诀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空信封》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件事深刻地影响了郭文斌的创作态度,让这位年轻的作家有了深刻感悟:“创作是危险的事情。”从此以后,郭文斌给自己划定了创作的道德底线,能给自己的儿子阅读的作品,才让它变成铅字。
能评判作家和作品的人,不一定是评论家。
有一位书法家告诉我,郭文斌的作品充满了禅意;有位记者说,郭文斌的作品,在营造一个“场”。理解生活其实不难,透析生活,用个人的世界观去影响生活、引领生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郭文斌的任何作品,都渗透了美好、快乐、甜蜜,还有人性中最原始的温馨安详。作家用爱心滋润每个细节,这些细节像绿叶一样,轻轻摇曳,染绿我们的眼睛、染绿我们的心灵。郭文斌作品中的禅意,就是他一再强调的最值得推崇和保留的人类精神世界里的善良和希望;郭文斌的“场”,就是把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真善美进行强化,从而引导我们靠近生命的本真,孜孜不倦地追求美好。
郭文斌的作品充满了道德力量。
小说需要情节,情节复杂曲折是构成小说力度的基本元素,这是传统小说观的不二法宝。但是郭文斌的小说,就技术手段而言,淡化波澜起伏,隐匿强烈冲突,用平静简单的现代叙事手法进行意识交流,吸引我们平心静气、凝神静思。读者就像许多心怀虔诚的僧侣,因为有了某种美好的期待、盼望、渴求,不得不听一位高僧讲禅。宣扬佛道有多种手段,讲经和辩经就是其中的两种手段,郭文斌选择循循善诱和娓娓道来。讲经不是说教,讲经有可能重复,但对听经的人来说,重复会刺激悟性、强化信念。剧烈的故事冲突和平和的水滴石穿之间,能更深刻地影响生命状态的是后者。
其实阅读也是危险的事情。
现代传媒会把成千上万的信息塞进我们的大脑。严格地说,对任何阅读者来讲,断然地分清文学的低俗和高雅,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保持阅读的纯洁,保持阅读心态不被污染,实际上是摆在许多读者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郭文斌的文字还承担了阅读快感之外的责任,阅读他的作品,一定不会使我们的眼睛和心态变灰。
郭文斌以笔为渡,向善为生,读他的文字可以规避阅读的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