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魂的守望者

灵魂的守望者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方面的堕落与危机,信仰方面的虚无与缥缈,人性方面的荒谬与无知,灵魂方面的欠缺与耻辱,使得摩罗不得不寻求出路,去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家园,以拯救失落的灵魂。摩罗开始咀嚼耻辱,反思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身弱点;开始灵魂拷问,忏悔中国“十年动乱”的悲污意识;开始拯救灵魂,批判中国教育体制的边缘危机;开始寻求光明,探究历史文化遗产的灼人光华。

在当今思想随笔、杂文创作方面,摩罗是比较受青年读者喜爱的新锐作家之一。

摩罗从江西一个偏僻穷壤的农村走来,在经历了所谓文明的喧哗与骚动之后,却感到了倦意与不安。文化方面的堕落与危机,信仰方面的虚无与缥缈,人性方面的荒谬与无知,灵魂方面的欠缺与耻辱,使得摩罗不得不寻求出路,去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家园,以拯救失落的灵魂。《耻辱者手记》《自由的歌谣》等作品集的问世,掀起了文坛的壮阔波澜,使读者感受了作者孤独的思想,让读者聆听到了生命无价的教诲。

摩罗睿智的思想令同行十分钦佩,摩罗可贵的勇气又令同辈十分汗颜。

钱理群认为摩罗是“精神战士谱系的自觉承续”。

余杰则称赞摩罗的文章是“20世纪末最惊心动魄的文字之一”。

摩罗的文字决定了其生存环境的严酷与冷漠,因为他是“精神战士”和时代的叛逆者。“在没有出路中寻求出路,这也许就是人类唯一的出路”。摩罗开始咀嚼耻辱,反思中国知识分子的自身弱点;开始灵魂拷问,忏悔中国“十年动乱”的悲污意识;开始拯救灵魂,批判中国教育体制的边缘危机;开始寻求光明,探究历史文化遗产的灼人光华。正如此,他才把自己与中国文人区分开,与一切中国奴格区分开。

摩罗的文章匡正时弊,反思历史,语言平实素淡,恬静自然,于平实之中透出一股犀利的战斗气息,常常切中要害,鸣响警钟。他继承了拜伦愤世嫉俗的呐喊笔锋,汲取了卢梭英勇无畏的战斗风格,更兼纳了莱蒙托夫沉郁伤感的吟唱曲调。摩罗的写作意图在于呼吁爱和信仰,他关爱人性,但其思想实质却是“泛爱主义”和“非暴力抗恶”,这与他受到苏俄作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等大师级人物的激越思想是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不敢正视耻辱乃是我们所有耻辱中的最大耻辱。”耻辱是不能忘记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谁忘记历史,谁就在灵魂上有病”。“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留下的伤痕是很难熨平的。怎么也忘不了张铁生“考鸭蛋”而上大学的滑稽一幕,怎么也忘不了遇罗克因写《出身论》而命丧黄泉的悲壮之歌,怎么也忘不了张志新为捍卫真理而被黑暗所吞没的时代悲剧。多么希望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多么希望中国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能够出现,多么希望中国文化的这艘“诺亚方舟”能在风浪中永不沉没。

摩罗,一个农民的儿子,有一颗至爱的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