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学与西部大地

文学与西部大地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力量,它在社会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越政治、超越经济。1980年的获奖小说《灵与肉》尽管对张贤亮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改编为电影《牧马人》后,让张贤亮先生声名鹊起。《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小说,则以中国当代文学前所未有的深度,正面展开了“灵与肉”的搏斗及自我搏斗。他获得的最大成就在于对主人公章永璘、黄香久、魏天贵等艺术形象的塑造。

——在张贤亮文学馆开馆仪式暨文学成就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贤亮先生离去后,我感觉银川这个塞上古城似乎缺少了什么。历史上可以没有秦桧、魏忠贤等贪官污吏,但是不能没有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等大诗人大作家,缺少了这些大家,我们的历史文化就是不完整的。由此可见,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力量,它在社会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越政治、超越经济。

1980年的获奖小说《灵与肉》尽管对张贤亮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改编为电影《牧马人》后,让张贤亮先生声名鹊起。然而某种意义上讲,《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的问世,则是张贤亮艺术上真正的起点。李泽厚先生在论及“第五代作家”时,曾指出“第五代知识者在这种强大的思想改造面前,便完全消失了自己。他们只有两种事可干,一是歌颂,二是忏悔”。《灵与肉》既有歌颂,又有忏悔。以此为界,张贤亮作品分为两个走向,一是以中篇小说《龙种》、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为代表的改革小说,一是以中篇小说《土牢情话》《河的子孙》为代表的反思小说。1983年的获奖小说《肖尔布拉克》又将歌颂和忏悔合二为一,其结果便是中篇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震撼面世。这两部作品由于作家直接的切肤感受而演绎出来的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使这两部作品容纳了冷峻而深沉的内涵,同时展现了一个时代比较真实的风貌以及真正属于作家个性的独特的艺术品格。当然,如果一篇小说中只有个人化的信息,而与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社会、文化、地域与民族等没有关系,那生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揽读张贤亮作品,感觉有以下这么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格局阔大。张贤亮先生的人文底蕴深厚,内在视野很开阔,所以他是一个洞明世事,心胸宽广,眼光高远的作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对政治哲学涉猎较多,作家有一部随笔集就叫《小说中国》,因而他的作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特点,格局比较大。《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小说,则以中国当代文学前所未有的深度,正面展开了“灵与肉”的搏斗及自我搏斗。毋庸讳言,他的小说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关怀,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命的关怀。更多的时候,他把这两种关怀都纳入笔下。张贤亮对于宏大事物的关注,也延展了他的视域,他的作品几乎触及了当代所有现实问题,是人的生存、人的发现、人的潜能发挥和人的自我实现等普遍的精神思考。正因为如此,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

二是语言精当。文学使用现实语言,但又消解现实语言转化生成为文学语言。转化的过程就是克服语言的抽象性,使其具象化、意象化,从而表达审美体验。张贤亮先生写诗出身,1957年因在《延河》7期发表长篇政治抒情诗《大风歌》被打成右派。他曾说“文学的核心,文学的精髓,并不是小说,不是散文,更不是杂文。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如果他首先不是诗人,那么他写的任何其他文学体裁都不会写好”。故而,他的小说有一种诗的氛围,诗的调子,诗的境界。《绿化树》中“馍馍上的美丽指纹”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这种艺术感觉对世界的把握既是直观的,又是本质的。张贤亮企图在细节性的描述中托出生活的真相,托出生命在其中艰难的成长过程。这是在时代宽松的背景下,一种真诚的言说,一种向爱的靠近。他唤起艰难岁月中温暖的记忆。

三是人物鲜活。莱辛说:“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顾。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诚哉斯言!莱辛的看法,对于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体的小说,是成立的。人物性格的塑造,确实是小说创作的真正难点,也是小说的价值所在。读过张贤亮的作品,我们都会对《绿化树》中的马缨花、章永璘,《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黄香久,《灵与肉》中的许灵均、李秀芝,《河的子孙》中魏天贵,《土牢情话》中的乔安萍等一系列艺术形象产生深刻印象。这些艺术形象都不是单一色的。作为社会的人,其心灵世界是极其复杂,极其丰富的。鲁迅认为《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就在于打破了“叙好人完全是好,叙坏人完全是坏”的传统格局。张贤亮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中,不是一般地表现人,而是重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获得的最大成就在于对主人公章永璘、黄香久、魏天贵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他们的音容笑貌,明显地反映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有着强烈的时代特色。

张贤亮作品中的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和塞上的风土人情,山川景物等一起,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原载《朔方》2016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