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在经济上创造了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居第二位;二是通货膨胀相当温和,物价上涨率在19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低。据统计,从1950年到1985年,联邦德国的消费品价格上涨了2.1倍,年平均上涨率为3.3%,在此期间,原料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以及进出口价格的年平均上涨率保持或低于这个水平。说到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就不能不提到西德社会市场经济的奠基人路德维希•艾哈德。
艾哈德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早年跟从弗里茨•奥本海默教授研究经济学,信奉过“历史学派”,30年代转向欧根和勒普克等人创立的自由主义学说“弗赖堡学派”,40年代形成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思想体系,并为西德战后经济复兴拟定了计划。1948年起,历任英美“双占区”经济署署长,联邦德国经济部长、副总理、总理职务。他一直负责西德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他的经济决策思想对西德经济恢复时期及其后来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准备重点介绍在艾哈德的影响下,联邦德国是如何进行物价控制的。
一
艾哈德一直把控制通货膨胀、保持通货稳定当做稳定物价的重要手段。他认为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是经济稳定的增长,而通货稳定则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与凯恩斯主义用赤裸裸的通货膨胀求得经济增长的思想相反,他强烈反对通货膨胀的做法。他认为通货膨胀有三大弊病:第一,通货膨胀会导致储蓄率下降,并进而影响投资的增长。因为居民储蓄是投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币值不稳定,居民的储蓄意愿就会衰减,就会去市场上抢购或持币待购,这必然会降低储蓄率和投资率。第二,通货膨胀不利于出口,从而影响外汇收入。因为在国内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外销不如内销有利可图,因而使出口失去动力。第三,通货膨胀是一种暗中窃取民脂民膏的不道德行为。
基于上述思想,艾哈德上台伊始,就开始币制改革,着手治理通货膨胀。由于战争造成的巨额赤字,通货的疯狂发行,到1948年初,不算活期存款和短期定期存款,仅在西德境内流通的纸币就达到1936年货币流通量的16倍,而国民生产总值仅及1936年的1/3,因而当时马克严重贬值,物价暴涨,商品奇缺,美国大兵的一块巧克力就可以换取小姐们的“爱情”,美国香烟也一度取代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针对这种情况,艾哈德颁布命令,从1948年6月20日起,每个公民以1:1的比例用旧马克兑换新马克的限额为60马克,其余现金、存款均以10:1的比例以旧换新。这项措施一下子将旧通货砍掉了90%左右。改革以后,市场与生产情况马上有了改变,“货架上摆满了商品,烟筒又开始冒烟”。
艾哈德保持货币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发挥联邦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量、流通量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根据1949年颁布的“基本法”,联邦银行是一个独立于联邦政府的机构,它以保卫货币的稳定为目标,可以不受政府经济政策变动的影响,独立制定货币政策,联邦政府不得向联邦银行透支。当政府的经济政策与保持货币稳定发生矛盾时,前者要服从后者。联邦银行主要运用以下经济杠杆调节货币流通量:最低准备金政策;信贷政策;贴现政策;控制中央银行货币量。在50年代和60年代,联邦政府比较偏重于最低准备金政策,70年代以来更偏重于信贷和贴现政策。据统计,从1948年7月1日到1982年10月1日,联邦银行变动国内存款的最低准备金率、境外存款的最低准备金率分别为69次和61次;从1948年7月1日到1985年8月16日,变动贴现率为68次,变动抵押贷款利率77次。1975年以来,联邦银行开始把控制中央银行货币量年增长幅度当做主要指标,努力使货币量的年增长幅度等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与消费价格上涨之和。
二
控制财政赤字,保持预算平衡是稳定物价的重要措施。艾哈德非常重视财政收支情况对物价的影响,在他参政期间通过的“基本法”规定,政府的财政预算必须保持平衡。因此,在70年代前,虽然也出现过财政赤字,但都不太严重,1955年、1960年还曾经出现过财政盈余。与此相适应,物价也基本上是稳定的。而进入7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内,物价出现了持久的上涨。据统计,从1971年到1982年的12年中,消费价格的年上涨率超过5%的有8年,超过6%的有4年,其原因就在于进入70年代,社民党政府一改艾哈德的经济政策,把推行赤字财政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财政赤字迅速增加,1975年三级政府的赤字额达638亿马克,1981年达757亿马克。1982年科尔上台后,重新奉行艾哈德控制财政赤字的政策,采取措施整顿财政,于是财政赤字明显减少,1983年降为550亿马克,1984年为462亿马克,1985年为370亿马克,19年以后物价又出现了较稳定的局面。实践证明,艾哈德关于控制财政赤字的决策是正确的,在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要想实行物价稳定是不可能的。
三
控制工资的增长幅度,使之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幅度相适应,是稳定物价的重要条件。
工资对物价的影响是通过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实现的。当工资上涨时,作为成本因素,必然使总供给价格上升,造成“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升;而工资作为收入因素,又必然使总需求扩大,造成“需求拉动型”的物价上涨。因此,要控制物价上涨,必须控制工资的上涨幅度。艾哈德认为,提高经济效率本身不是目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物价,提高实际工资水平,才是经济发展的任务。但是,当工资上涨的倾向超过了经济上所能允许的限度,又必然会引起物价的上涨。艾哈德主张政府对工资的问题不直接干预,只是提供有关近期经济情况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材料,由劳资双方谈判决定工资水平。所以,工资虽然在不断上升,但始终未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限度,物价也是比较平稳的。社民党执政时期修改了政策,于是劳资双方达成的工资标准大大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发生了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物价较大幅度的上涨。科尔政府上台后,立即着手纠正这种情况,使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重新相适应,结果,物价上涨率也降了下来。
四
对艾哈德控制物价的经济决策思想以及控制物价的措施该如何评价呢?
首先应该指出,艾哈德的经济思想和控制物价的措施,出发点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比如,用减少福利开支来减少财政赤字的政策,限制工资增长以防止物价上涨的措施等,干脆就是一种“劫贫济富”的做法,其阶级倾向性是明显的。
但是,二战后几十年来联邦德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归功于其物价的稳定,而物价能保持稳定,又不能不归功于艾哈德的经济思想及经济政策。因此,今后要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联邦德国控制物价的成功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
第一,艾哈德稳定物价的经济思想是正确的。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固然可以扩大投资需求,带来经济的暂时增长,使供求矛盾暂时得到缓解。但是,物价上涨必然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导致经济的剧烈波动,降低居民的储蓄意向和比率,减少社会投资供给,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会使供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人民的实际收入不断提高,生活不断得到改善。通货膨胀会使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降低,这是和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不相容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不能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发展经济,而应该尽量保持物价的稳定,保护人民的经济利益。
第二,联邦德国政府采取的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也是行之有效的,很耐人寻味。如中央银行以保护通货稳定为使命,不受政府经济政策左右,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调节货币流通量的权力,就是保持物价稳定的有效措施。事实上,当中央银行只不过是财政部的金库,财政上出现赤字就可以向中央银行透支,那么通货膨胀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要通过金融体制的改革,改革这种情况。要使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发挥稳定通货、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又如:工资增加幅度要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幅度相适应的措施。1984年,我国曾一度出现了工资收入上涨太快,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从而使国家财政出现了比较大的赤字,导致了1985年的物价大幅度上涨,这个教训是应该记取的。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必须坚持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原则,保证物价的稳定与经济的健康增长。只有经济不断地稳定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可以逐步得到提高。
(原载于《自学》1987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