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看『东北现象』

我看『东北现象』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北现象”是否存在,读者去做结论好了。其次,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来看,“东北现象”也是不合理的。“东北现象”的产生,一些省份经济的崛起,并不是在平等的条件下,由各地工作水平的高低、努力与否引起的,而是政策倾斜造成的。“东北现象”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我国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是亟须提高的。

一、什么是“东北现象”

“东北现象”不是说的东北人体格魁梧,侠肝义胆,古道热肠;不是说的关东山三大宝,“人参、貂皮、靰鞡草”,以及那甩手无边的黑土地。这里所说的“东北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前,东北三省从农业看是我国一大粮仓;工业上,由于50年代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这里,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令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汽车城长春、三大动力、大庆油田、第一重机厂都在东北境内。所以,无论是农业总产值,还是工业总产值在全国都高居前列。东北曾是中国走向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走向富裕与强大的希望。然而,近十几年,相对于其他地区,东北三省的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有明显的下降。与此相伴,人才的流向也改变了,闯关东的人流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南海潮”,“孔雀东南飞”。简言之,“东北现象”指的是近十几年老工业基地的相对衰落。进一步说,还指原来技术设备先进的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相对衰落。由此说来,“东北现象”并不局限于东北,上海、天津等工业城市也存在同样情况。

研究经济问题不能动感情,而要凭理性。“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马克思老人如是说。你说老工业基地相对衰落了,拿出事实来。1981年,辽宁、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的工业总产值分别是:451.36亿元、608.70亿元、465.69亿元、250.36亿元、213.67亿元。10年以后,到1990年,以上所举省市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606.93亿元、1632.94亿元、2764.10亿元、1906.24亿元、1432.55亿元。从这两组数字中又可以计算出他们这10年间的工业发展速度等指标。“东北现象”是否存在,读者去做结论好了。

二、“东北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马太效应”。经济领域也不例外—经济发展基础越好,投入的资金发挥的效应越好。因此,经济发展基础越好的地区,越能吸引投资,经济发展速度就越高。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愿意锦上添花的多,愿意雪中送炭的少。这样说来,“东北现象”是不应该发生的。但是,事实上这种现象发生了,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原因在于这些年国家采取的倾斜政策。这种倾斜政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在取与予上的地区倾斜。一直到目前为止,各个地区向中央财政的上交额,是以各个地区原来上交的数额为基础的。原来的工业发达省份向中央财政上交的多,并且上交额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递增的。而原来工业较不发达的省份,即使近年来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上交额仍维持在原来的较低水平。如上海市1990年向中央财政上交的包干基数为109亿元,辽宁为52亿元,广东为23亿元,浙江为38亿元。而从1990年工业总产值的数字看,广东已超过了辽宁与上海,浙江也接近了辽宁与上海的水平。要知道,1978年前确定的各省上交中央财政的基数,是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的,没有为地方留下多少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余地。所以,原来的老工业基地是在一天天吃老本,谈不上什么大的发展。而近年来经济上崛起的省份,却有较充足的资金用来扩大再生产,改造原有设备。这就无怪乎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要远远高于老工业基地了。二是政策上的倾斜。所谓政策上的倾斜,有的直接等于给钱,如减免各种税收。有的属于松绑,即允许在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切莫小看这一点,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直接给点钱不知要大多少倍。依我看,广东、深圳近10年经济上之所以如此快,政策上的后一种倾斜似乎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三、“东北现象”是与非

依我看,“东北现象”缺乏经济上的合理性。

首先,老工业基地和原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如果任其衰落,国家财政会更加困难,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会进一步削弱,教育、科学、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将更加没有保证。据统计,国家财政收入的70%来自国营大中型企业。从地区来看,绝大部分来自原来的工业发达省份。如上海市上交的税收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10。国家如果继续采取只取不予的做法,用不了几年,就会出现以上所论的结果。

其次,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来看,“东北现象”也是不合理的。在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主要是能源、原材料、重型机械制造等上游产业和化学、电子等新兴产业,这些都是我国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是今后应重点发展的。因为原有工业基地的衰落,必然导致基础产业的发展落后于加工工业的发展,造成短缺与过剩并存,资源严重浪费,经济效益下降。

第三,从投资效益来看,“东北现象”也不符合经济合理原则。我国经济处于发展过程中,新建一些企业,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从投资效益来看,通过对原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搞内涵扩大再生产,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投资建新项目。近年来,我国工业资金利润率逐年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老工业基地挖得太苦,使它们无力进行改造。现在已经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愿有更多的人对此有正确的认识。

第四,从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这种现象是不符合改革的根本要求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目标,是要建立一种平等竞争的机制,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东北现象”的产生,一些省份经济的崛起,并不是在平等的条件下,由各地工作水平的高低、努力与否引起的,而是政策倾斜造成的。这样做是不符合改革要求的。因为改革是要建立全面竞争的机制,不仅个人之间要平等竞争,企业之间、地区之间也要平等竞争。在地区间实行政策倾斜,显然是通过行政手段削弱了竞争机制。它的直接结果,是严重挫伤了老工业基地、老企业的积极性,其远期后果是为今后的改革增加了阻力。事实上,政策倾斜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允许使用的。但是,通常的做法是在行业间实行政策倾斜,而在地区间实行政策倾斜,则鲜有所闻,因为这样做有弊无利,或弊大于利。“东北现象”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我国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是亟须提高的。

四、如何消除“东北现象”

第一,从中央决策部门的角度来看,要提高对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把老工业基地和原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摆在应有的位置。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施加着重大影响。如果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这种对经济的干预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否则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就给中央决策机构提出了认识经济规律,从而使决策更加符合经济规律要求的任务。“东北现象”之所以产生,从认识上找原因,就是因为决策机构对产业结构运动规律、再生产规律、经济效益规律以及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规律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对东北、上海等老工业基地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采取了不利于它们发展的政策,已经或正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二,迅速改变不合理的倾斜政策,为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创造条件。由于几十年来没有进行过重大改造,现在东北三省、上海等老工业基地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大部分处于厂房破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消耗居高不下的状态。如辽宁省有976个大中型企业,在过去10年得到系统或局部改造的仅有280个。所以,现在大声疾呼救救东北、救救上海绝不是耸人听闻。要使老工业基地恢复活力,重新崛起,一是要改变只取不予的做法,一定要给它们留下一定的财力,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如果继续采取涸泽而渔的做法,少则三五年,多则10年,结局将不堪设想。二是要在全国大力深化改革的同时,允许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先行一步,使企业和地方政府冲破束缚,放手发展生产力。

第三,老工业基地的政府与企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天助自助者。不应该坐等中央给政策,而要在现有条件下,想方设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我看应采取以下措施。其一,要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解放生产力。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看准了、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大胆推出新的改革措施,这是中央允许的,如建立企业集团,加强横向联合;打破“大锅饭”、“铁饭碗”,搬掉“铁交椅”等,都可以大胆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二是真正贯彻落实企业法。企业是经济细胞,企业活了,经济就会活起来,老工业基地就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其二,原来工业基础雄厚,这是东北、上海的优势,要利用这个优势,重视内涵扩大再生产,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争取3~5年内使大中型企业都得到改造。只要这些大中型企业返老还童了,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会大大提高一步。

(原载于《党风月报》1992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