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园—国

家—园—国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五山终于有一个新的动力源,那就是“堰河新村”。如果堰河项目做9年,“家—园—国”这三个字每一个字就是三年。家是个人空间,五山用三年完成社会最小的分子结构。关起门是家,打开门是园,走出园就是国。这是绿十字为五山人设计的国家概念,把一个复杂的家、园、国三者的关系很简单地解释清楚了,让农民一下就明白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平民教育。我把“中国”两个字作为会议中心的造型,看来不是没有根据的。

五山面临着第三次创业。大家不停地问:我们的路径在哪?县委定位“精品五山”,大家都认为不错。但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不做?怎么做?

只是我还没有找到用什么方法来再次激发五山人的热情。关于这个问题与闵书记有过多次交流,闵书记的困惑是村里很多人已觉得现在很好了;干部也觉得堰河有名了,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了,从2600元提升到4600元,村集体也有年20 万的收入,大家已经很满足了。

列宁说得好:稳定政权比夺取政权要难。先不说村里人没有新动力,就是我也没有找到新的动力源泉。相反,镇书记胡海洋信心十足,他在理论与模式上已经有了完整的思路。县委李书记和艾县长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把五山作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典型。我的工作是把县镇领导的精神具体到村里,转化方法,并把环保的理念、求真务实的思想与规划结合起来。正因为如此,我和村、镇书记一直在努力开启五山三次创业的大门,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走。

五山已不再是2003年的五山了。现在社会影响更大,经济实力增强,各县对其关注度相当高。而在这时,人们的头脑常常会发热,政府很会把形式化提到日程。对这一点我不用担心,有闵书记在把关,我钦佩他做事的智慧和沉稳。

目前,五山终于有一个新的动力源,那就是“堰河新村”。“堰河新村”原名叫“凤凰山庄”,我觉得不好,这个感觉像是在城市里的社区。我认为应该继续运用“堰河”这两个字,借用公益这个公共平台做免费广告。另外,我一直把“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作为中部地区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我希望把“凤凰山庄”改为“堰河新村”,给新村注入新的动力、新的希望。

2004年,我就写到:五山的规划定为9年,就看老天爷给不给我这个机会了。现在看来老天已经给了。

要建“堰河新村”,资金从哪来?闵、胡和我想来想去,最后还是闵有办法。他说:“我出地农民出钱。”我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每户平均要12万元左右啊。闵说晚上与群众代表商议一下。

如果堰河项目做9年,“家—园—国”这三个字每一个字就是三年。家是个人空间,五山用三年完成社会最小的分子结构。家就是人的概念、思想、行为方式。把人的问题解决好,才把家门打开,跨出家门就是园,屋前屋后、院子、自己承包的田和山林,管好自己的地盘就是园,这就是家园的概念。

关起门是家,打开门是园,走出园就是国。这是绿十字为五山人设计的国家概念,把一个复杂的家、园、国三者的关系很简单地解释清楚了,让农民一下就明白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平民教育。绿十字希望能把农村的行为,理性地引领到城市现代化;同时又把城市中的教育、市场、管理、物质文明带到农村。这就是城乡互动。

现在五山要做的“堰河新村”就是从“家”做到“园”。做“园”又需要三年。这与胡书记的思想是一致的,他把五山设计为一条生态观光走廊、一条生态循环经济走廊。

这两条线能否形成,关键是看怎么注入“希望”。我想到书中有句话很有哲理,“农民一生的三件事,建房、结婚、生孩子。”其实不仅在农村,城市也是如此。

五山今天做的事,就是启动堰河村的动力源。

村民之家、生态广场在五山堰河落成

为堰河设计新村已有三个多月了。三个月中做了无数次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农村在变化,我也在变化。

我把设计的8套房子给胡书记和闵书记看,他们都觉得非常好,并得到县委与市委的支持。

三个月前,胡书记和闵书记对我说,有几栋房子不行,二楼阳台太大,房子太小,有些局部还需要改动。我又再次对房子进行大的调整,主要是以农民住宅为主,农家乐为辅。

一个半月前,我与胡书记、闵书记还有村里的一些干部讨论“堰河新村”的房子,胡书记说,他原本还是认为叫“凤凰山庄”好,但当他看了这些房子的设计图时,眼前一亮,马上就有新村的感觉,所以同意叫“堰河新村”。可这个新村“新”在哪里?需要与大家讨论。大家还是决定把房子定为农民商务房,商务房就是第二个居所。功能以做生意为主,这里是以农家乐为主,即使不做,也是一个很好的居住点。

用闵书记的话说:“出门是工人,回家是农民,也就是说村民早晨出门到商务房做接待、做工人,晚上回家做农活、做农民,有工有农。”

胡书记紧接着说:“那么商务房可以做生意,我们就应该像做生意的样子。要吸取天艺茶庄农家乐的教训,要经商与生活分离。因为村民做饭、养猪与客人混在一起极为不便,也不干净,怎么办?村干部说得对,那商务房就不住人,不养猪,要干干净净地做好生意,这样我又把农民住房调整为适应于城市人消费的商务房,这个功能的转变是我没有想到的。”

10天前,“五山规划”的设计者之一、中国城规院沈迟副所长,看完我设计的这些房子时说,这些房子像艺术品,样式很美。关键是这批房子,会不会太像城市中的别墅了,风格会不会乱了?

沈走后,我觉得规划中确实存在这些问题,晚上几乎失眠。是的,这些房子已不像农民的房子,不像村的概念。于是对房子又进行大调整,每一次调整就是十几张甚至上百张图纸。这些调整就是一个标准,要像农村、新村。做到这点极其不易。14日又带着设计者来到书店找资料,好在对农村比较熟,渐渐地,新村的房子、环境在脑海中形成。对规划进行了重新调整,本地的土砖、环保砖、河里的石头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在环境中把丘陵、野趣、本地的树种与杂草作为新村的重点植被;对13户门前的桥、河、菜园、水井都做了改进。

我买了一本《中国古建筑》认真研读。中国人用文字表达建筑,把自然的形态转成文字,二者之间很密切。我把“中国”两个字作为会议中心的造型,看来不是没有根据的。“室”是会意兼形声字,人至为实,宝盖头是房的外形,“点”是屋顶,“至”为人至才为屋。“宫”字很有意思,宝盖头表示房的外形,后来在全文中把两个“口”字排整齐了,表示房屋的组合。到小篆,“吕”起了一点变化,表示房子之间可以互通,是走廊、回廊的表示。再比如“亭”字,与建筑中的亭子就是非常相似的。看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二字建成一个会议中心就更有感觉了。

我之所以把“中国”二个字放在这里,一是从地理位置来考虑,这里是“中原”;二是这里虽说是农村,但是今天五山人做的事,就是未来乡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先驱,它能代表一定层面的行为,是谷城走向现代过程中必经之路,也是农村通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这一段路是:农民精神、先生活后生产、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环境的净化源于人精神的净化、村民自治。

堰河村建设中的“中国”建筑

在农村建房子就是建希望。比如说资源分类就是建立生态环境的概念,是在保护土地,没有土地就没有生存的希望,就更谈不上现代化了。

所以这里做的事不是孤立的,一件事做不好,则全局乱。

房子设计到今天近4个月了,这些房子不单单是住宅,更是堰河村新的希望。

新村中要把“水”用活,而那一座“中国”建筑要做到脱离自然,有现代城市的感觉。这个建筑在项目的后部分,就是怕留不住水,一旦渗入地下,这个建筑就不好看了。为了回避建筑中的水域和建筑上的“硬”,规划中前面部分的有广场、桥、沟渠等;中端是菜园、杂树和残留的断墙。门框给人留下这里曾是一个老村、旧村的感觉,目的是把人的观念拉回到村的印象之中,“中国”这个建筑大形上我会用虎来装饰。

“中国”这两个字在视觉上要靠设计者的巧妙与智慧,把传统的精华进行提炼。我喜欢明清建筑、明式家具,可复制与仿制,但不能体现这个时代的语言,那只是一种怀念的思绪,或是文化的收藏。

我要做的是建筑语言,创作思路要从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走向现代。前些年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时装表演,模特把天安门顶在头上,我觉得这就是没有很好地理解“传统”,这叫消化不良。正因为如此,我在设计上不采用传统上的通梁描栋,不做极为复杂的横亭阁结构,而是用简洁的直线。这并不是说我回避复杂,而是为当地工人建筑技术考虑。所以我要在中原地区用最差的工匠来建最好的作品,我在北京、上海根本不用考虑技术,只要考虑设计与创新、材料上的国际性。

设计恰恰有时会在特别的环境中绝处逢生,因为特殊的地域、人文与经济环境常常会打破惯性思维,会重新组装自己的创作程序,会在逆境中妙笔生花。

在大门上方,在顶端做了三个塑像,佛、儒、道是中国的精神,把道放在第三位,是因为三为大。

在五山模式实践中,绿十字面临着市场、政府、农民,没有走“绿党”的极端之路,也没有走温铁军先生的农会和合作社之路,更没有选择西方的方法。外国是外国,中国是中国。绿十字选用了中国文化中的“中庸”、“艺术”,采用了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这些平时我没机会表达,在这个建筑上重点体现出来。

在“中”与“国”之间,用水连接。汉江是中国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有“中国莱茵河”之称。南水北调,汉江调走三分之一的水到北京,绿十字正因为水才来到这里。在东方建筑意识中,山主运、水主财、路主福,所以把水作为这里极为重要的建筑符号。

我一直认为城市是“动”,乡村是“静”;男人是“动”,女人是“静”。这个建筑中,“中国”二个字是静的、庄重的,所以“动”就显得格外重要。我设计了大面积的流水从新村流过,来强调“动”的感觉,用水提升灵气。

新村里没有草坪,只有菜园里的青菜;没有宠物狗与猫,只有成群的鸡鸭;没有名树与假山,只有田园与丘陵中的杂树和野草,还有历史上留下的残垣断壁;没有豪华大理石、金碧辉煌的罗马柱和喷泉,只有水泥砖、土砖、红砖与黄沙。但是这里有城市中没有的文明,那就是将垃圾分类回收。在这里,萤火虫与蝴蝶翩翩起舞,知了高声歌唱,人与人和睦相处……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真实、和谐。

这里的建筑材料95%以上是环保砖;这里的水从山中来;这里的树没有一棵是外来物种;这里是道教武当山的文化;这里也吸取佛教、儒家、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元文化;这里的建筑资金大多数是农民自筹的;这里近几年基本上没有上访、打架;这里有每天在菜园劳作的人;这里目前还有贫穷、困难,还有低保户,但政府给了他们最低生活保障费,三年前全镇92%的人实行了合作医疗,小学生读书免费,种田种茶收入也比往年好;这里人均收入才4600元,可是这里人的微笑是中原地区最甜的。

五山第一次创业是陈炜波时代,我们称为“创业五山”;第二次是周霁、李传寨与余宝军、闵洪彦时代,我们称为“生态五山”;第三次是李传寨、艾文金、胡海洋、闵洪彦时代,我们称为“精品五山”;假定有第四次创业,我们应该称为“生活五山”。绿十字见证了五山第二、第三个时代。

五山面临着第三次创业。第三次创业这个道理不论是闵书记、胡书记还是李书记,都认为是不置可否的。其实五山还存在很多问题,群众和一些干部没有意识到,可是胡书记和闵书记看到了。改变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过程。我们准备在第三次创业中弥补曾留下的不足。

关于第三次创业,五山已有了基本规划。在胡海洋递交给县委的五山创业建议书上写到:

靠组织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提高群众的组织化程度,组织化程度提高了,才能改变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分割的传统农业经营状态。为了提高组织化程度,五山提出了“六联”的措施,即“致富联帮、建设联手、设施联管、治安联防、新风联创、制度联建”。这“六联”中,关键就是致富联帮。怎么联?就是建立各种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现在已建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食用菌合作社,下一步还将兴建茶园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兴建合作社,创新农村经营组织。让合作社等经营组织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推进力量。

靠社会帮扶推进。五山的发展,要实现“精品五山”、湖北乃至全国五山的目标,光靠五山自己的力量已经捉襟见肘。

在下一步发展上,一是县委、县政府要有一名主要领导将五山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联系点,亲自指导、帮助五山镇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以此引起县各直属部门对五山建设的关注。二是工作队要对五山各村实现全覆盖。现在五山有10个村没有工作队,另外近5个现有工作队受单位职能现状的限制,力量弱,发挥作用不大。建议五山工作队应该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对力量弱、不能发挥作用的进行调整,让工作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支可靠力量。三是实行村企联姻。县内大企业可参照市“双联双促”的做法,在镇或村联姻挂点,以此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四是资金捆绑使用。对五山重点村,可以整合支农资金,打造样板和精品。

这份建议书让我看到了新一任五山镇胡书记对五山镇和堰河村发展思路的明晰,步骤、方法的明确。这个过程也让我从内心与胡书记走近了。

我想五山今天要做的这些事,应该就是启动堰河新村第三次创业的动力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