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都非常紧张,忙得头昏目弦。下班回家后,精疲力尽竭,什么也不想干。为缓解疲劳,我特别向夫人和洋儿申请,自己包看一晚上电视。因为我平时很少看电视,这次申请,自然也就得到了批准。于是我从晚8时直到晚12时,整整看了4个小时的京剧,大大地过了一次京剧的瘾。看后,夫人和洋儿问我:你为什么愿意看京剧呢?多少年来,我一直喜欢听京剧和看京剧,但从来没有认真地考虑过为什么?这次既然她们问了,我便大致地想了想,告诉了她们个中的原因。
第一,京剧角色分明。在京剧里,行当大体区分如下:生:包含老生(又分为嘴工老生、做工老生和靠把老生)、武生(又分为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箭衣武生和勾脸武生)、小生(又分为扇子生、雉尾生、穷生和武小生)、红生。旦:包含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净:包含铜锤花脸(又名黑头,重唱功)、架子花脸(兼任“奸白脸”,重架功)、武花脸。丑:包含文丑(方中丑、袍带丑、茶衣丑、兼演彩旦、丑婆子)、武丑(开口跳)。角色分明,性格分明,好坏分明,忠奸分明,听起来看起来给人一种角色的错落感。而且各种角色的脸谱、道具都有暗喻,有的暗喻可以说清楚,有的暗喻看法不尽一致。在我看来,越不一致的越有意思,它可以给你较大的想象空间,任你解读。如包拯的黑脑门上有一个白月牙,人们对此就有多种的解释:一说是包拯幼年放牛时睡在路边被马踩过留下的疤痕,一说是表现他有下到阴间断案的本领,一说是在吏治黑暗的年代,老百姓仰望他如同天空中的皓月一般。不论解释得正确与否,解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第二,京剧一般都是英雄剧和爱国剧。依红偎翠、男女私情的较少,即使有也难以登上京剧的正殿。从《霸王别姬》到《穆桂英挂帅》、从《伍子胥》到《郑板桥》、从《长坂坡》到《闯江州》,都可以称为英雄剧和爱国剧。如《李陵碑》中杨继业的一段唱词是:
(唱反二黄慢板)
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
到如今只落得兵败荒郊!
恨北国萧银宗打来战表,
要想夺我主爷锦绣龙朝。
贼潘洪在金殿帅印挂了,
我父子倒做了马前英豪。
金沙滩双龙会一阵败了,
只杀得血成河四路奔逃。
我的大郎儿替宋王(快三眼)把忠尽了;
二郎儿短剑下命赴阴曹;
杨三郎被马踏尸骨不晓;
四、八郎落番邦无有下梢;
杨五郎在五台学法修道;
七郎儿被潘洪箭射芭蕉;
只剩下杨延昭随营征讨,
可怜他尽得忠尽得孝,
血染沙场,马不停蹄,为国勤劳。
可怜我八个子,四子丧了,
我把四子丧了,我的儿呀!
(原板)可怜我一家人无有下梢!
魍魉臣贼潘洪又生计巧,
请我主到五台山快乐逍遥。
又谁知中了那奸贼笼套,
四下里众番兵犹如海潮。
多亏了杨延昭一马来到,
一杆枪保圣驾闯出笼牢。
有老夫领人马又闯贼巢,
那时我东杀西砍,虎闯羊群,被困在两狼山,
内无粮,外无草,盼兵不到,
眼见我这残生就难以还朝。
我的儿呀!
(军白)饿呀!
(杨唱)饥饿了就该把战马宰了。
(军白)冷呀!
(杨唱)身寒冷就该把外衣穿好。
(军白)雁来啦——弦断了。
(杨唱)宝雕弓打不着空中飞鸟,
弓折弦断为的是哪条?
(探白)报!战马被石虎绞倒。
(杨唱散板)恨石虎把我的战马绞倒,
为大将无坐骑怎把兵交?
看过了青铜刀斧把路找,
寻一个避风所再作计较。
在这段唱段中,老令公自然是发了一点牢骚,但也表明了杨家一门英雄、一门忠烈的爱国气慨。这种戏,无疑能够起到高台教化的作用。
第三,京剧唱词千锤百炼,审美性强。京剧唱词既不是乐府、律诗,也不是词或曲,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京剧中的每段唱词,都非常洗练、准确、生动,念起来还朗朗上口。我虽然不会唱,但能背诵下来许许多多的唱词。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
专拣重担挑在肩。
一心要砸碎千年铁锁链,
为人民开出(哪)万代幸福泉。
明知征途有艰险,
越是艰险越向前。
任凭风云多变幻,
革命智慧能胜天。
立下愚公移山志,
能破万重困难关。
一颗红心似火焰,
化作利剑斩凶顽。
由于对京剧唱词比较熟悉,我的讲话风格和文章风格受其影响不少。
1999年2月6日(星期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