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1994年在东北师大历史系工作时期,参加了《中国近代史》一书的撰写工作。第二次是出版社出了问题,曾说此书不能出版,遂又搁浅许多时日。第三次是因为参编人员有的退休,有的调走,有的另有想法,虽然出版社同意出版,但又没人具体负责此书的有关工作。因此,一拖再拖,久拖不决,整整5年过去,今天又要通读清样,真是中国乃至世界出版史上的一大笑话。曹先生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
校对《中国近代史》样稿。
早在1994年在东北师大历史系工作时期,参加了《中国近代史》一书的撰写工作。共写三章:一是戊戌变法,二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与时代的新曙光,三是近代文化,共8万余字。
这部书出版极其波折。第一次是书稿全部打印完并校对好后,结果微机出了毛病,又全部重新打印。第二次是出版社出了问题,曾说此书不能出版,遂又搁浅许多时日。第三次是因为参编人员有的退休,有的调走,有的另有想法,虽然出版社同意出版,但又没人具体负责此书的有关工作。因此,一拖再拖,久拖不决,整整5年过去,今天又要通读清样,真是中国乃至世界出版史上的一大笑话。笑话倒不可悲,可悲的是竟有人还把笑话当作真事做。
我已经到出版界工作3年多了。现在约稿的较多,且有两项科研项目没有完成,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来,新知识迅速增加,旧知识不断打折,5年前写的东西已经价值不大了,因此我对此书早已不感兴趣。今天认认真真地通读了一遍,不但没有任何愉快感,反而感到白白地浪费了一天的时间。
傍晚时,我将校对好的稿子送给曹靖国先生,并郑重地对他说:你们修改处理吧,因为此书对我已经一文不值。曹先生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
1999年4月18日(星期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