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一词是中国的土特产,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真正了解民工一族的人,可能不多。今天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位民工发生车祸,与其他两位路过的同志一起将其送往医院抢救;然后,我又跑到他的所在工地去通知此事;在工地,又接触了一些民工兄弟。这使我对民工一族有了一点了解。
民工一族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整个城市生活的背景下,我们一眼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身穿廉价的过时战士服或相近档次的衣装,脚蹬“解放鞋”或胶底布鞋;大多身强力壮,却个个头发灰黄如野田禾稻半枯焦。虽然城里人瞧不起他们,但他们却有着他们的自豪。这自豪,不是因为他们见过花花世界,可以向邻里们炫耀;也不是因为可以给家里寄钱,表现出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对千百年来固守家园的乡亲们,他们是敢于离开老窝刨食的勇士,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佼佼者。对城里人,他们越是遭受欺侮,越是见多了坑蒙拐骗,就越是感到自己凭着体力、技术和勤劳吃饭的清白与高贵。同时,他们也有着他们的追求。如果你走入他们的工棚,你就会发现,有人在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准备明年回家再参加高考;有人在阅读专业书籍,准备掌握一门技术知识。如果你敞开和他们聊一聊,他们就会向你“宣传”:拿破仑是科西嘉岛上农民的儿子,华盛顿来自庄园,毛泽东从韶山冲走进中南海,凭什么瞧不起我们农民!因此,我们对于民工一族不可等闲视之。
当然,民工一族也是一个边缘化的群体。在他们那里,没有组织的统辖,没有理论的光辉,没有文化的氛围,完全处于社会的边缘上。白天,他们在工地劳作;晚上,他们流浪街头。这种“自由”人极其容易失控,引起社会的不安。据说,某大城市有1000万人口,其中民工一族占300万,这300万民工族一旦出现不安,试想这座大城市还能安宁吗?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对民工一族也不能等闲视之。
1999年8月25日(星期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