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治学严谨的王立群教授,似乎对华佗的研究还有可议之处。他认为《三国志》《后汉书》都没有记载华佗的身世,因此推导出华佗社会地位低下的结论。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解开华佗之死的关键,有必要掰扯掰扯。
一、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华佗传》记载:“游学徐土,兼通数经。”可见他的家庭绝不可能是社会的底层。即使是小康之家,也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
二、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
这两则记载可以证明,华佗自年轻时就引起了社会名流的注意。这在九品中正制盛行的汉末,若不是出身名门,是不可想象的。
三、本作士人
这是解开华佗之死悬案的钥匙。《医古文》教材把“士人”解作“读书人”,而对“本作”置而不论,似乎不是什么问题。不知王立群教授注意到这个问题没有。
考“本作”一语,出自《荀子·致士》:“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德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唐代杨倞注云:“本作,犹本务也。”清代著名学者王念孙(您的一家子)《读书杂志·荀子五》云:“杨未解作字之义。国家之本作,道德之总要,相对为文。本者,始也,始亦本也。”可见,“本作”是同义词叠用,大意相当于“根本”
那么《华佗传》的“本作”该如何解释呢?
可以解作原原本本,世世代代,从祖上就是。士人,不难理解,就是贵族。东汉的士族贵族与庶族贵族之间存在激烈的争斗。本作士人,译成白话就是:华佗家世世代代都是贵族。
从华佗的学历、社会影响,以及“本作士人”的记载,基本上可以认定,华佗的社会地位并不低下。但这并不能证明王立群的说法有误。
东汉的社会结构受到许多力量的冲击。一些传统贵族没落了,一些新兴贵族崛起了;瘟疫削弱了一些贵族的势力,某些社会思潮促使一些贵族远离政治中心。华佗的家族虽然曾经显赫一时,但在他近百年的人生经历中,由于拒绝与新兴贵族合作,早已是“过气”的豪门了。所以,说他社会地位低下,并无不妥。
四、以医见业
华佗“以医见业”,在《三国志》记载为“意常自悔”;在《后汉书》记载为“且耻以医见业”。二者只有很小的差别。王立群教授正确地批驳了华佗耻于为医的观点,但对“以医见业”并没有作出正面的解释。
如果“以医见业”等同于“以医为业”,那么可以说华佗不愿意当医生。但这里的“见业”含义显然不同于“为业”。
其实,这里的“业”字,是显赫、发迹、飞黄腾达之意。《战国策》有一篇《赵威后问齐使》,里面有云:“齐有处士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古文观止》注:“业,谓使之在位,成其职业也。”处士,就是没有官职的人。业,就是给他官位。见业,就是被提拔,被授予官职。
华佗年轻时两次拒绝当官,老了却不得不给曹操效劳,在别人看来是飞黄腾达,在他自己看来是奇耻大辱。曹操出身并不高贵,在贵族眼里,他是宦官的养子,属于“另类”。给曹操当保健医,不是什么好差事。何况手握生杀大权的人,脾气很难捉摸。《后汉书·郭玉传》描写医生给贵族看病的尴尬:“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华佗习惯于给平民和普通官吏看病,而且到处溜达,无拘无束。别说是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头儿,就是年轻人成天看曹操的脸色也受不了。
五、华佗也有脾气
华佗出身高贵,饱读诗书,一辈子给人治病受人尊敬。这样的人怎么能没有一点脾气呢?“为人性恶,难得意”,“性恶矜技”(皇甫谧《甲乙经序》),“恃能厌食事”,说明他是一个老倔头儿,跟别人有点儿合不来。一般来说,高傲的人大多有一点资本。华佗现在的表现是“恃能”“矜技”,骨子里是为自己的高贵出身而感到自豪。一方面曹操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华佗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冲突不可避免。这两个老倔头而之间的冲突较量,还真带有阶级斗争的味道。“文革”期间,一些老革命不堪造反派的凌虐而自我了结,或惨遭杀害,都是曹操杀华佗悲剧的重演。
不知王立群教授以为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