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都对羊群做了些什么,牧羊人又是怎样对付它们的
有一位写动物小说的畅销作家曾经谦虚地极力否认自己曾亲身参与过那些生动的故事,但是事实上他并不需要给自己找这么多的托词。按理说,能写出那么生动的传奇故事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在描述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经历。我相信一个古老的作品中所描述的事件是真实的,因为人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有一个动物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它一共用了三句话来讲述:
“萨姆森往下走……到了蒂玛斯……然后他发现一头幼狮在向他咆哮……他把它抢走了,就像他抢走一个孩子一样……他没有告诉他的父母他都做了什么。”
“让·巴蒂斯特,”我说,“你是从哪弄到那张漂亮的猞猁[1]皮的?”
“哦,是在奥兰察,月亮就要升起时,它跳向了我最肥的一只小羊羔,我用牧羊棒重重地给了它一下,然后我的牧羊犬就冲了上去。”
你几乎听不到牧羊人会讲述比这更冗长的故事。尽管总是有许多成群结伙的大山猫在湿地周围徘徊,伺机偷袭羊群,然而却把它们自己的毛皮贡献出来,成了牧人们的战利品。只有当遇到人为的诡计威胁时,他们才会喋喋不休,比如征收羊毛交易税或是林业部门的新规定。红猫、美洲狮、郊狼和熊只是在牧羊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的障碍,就好像是在寒冷的清晨穿上硬邦邦的靴子,营地里的大蒜吃光了,或者是给母羊接生一样不值得一提。至于恶劣的天气,他们会向羊儿们学习,像它们那样去忍耐。
羊群经常会遭到四足动物的侵扰,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狡诈的程度上都要数郊狼的威胁最大,而且这也是可以向朋友讲述的最常见的话题。
十七年间,一个常去山上活动的人经常会在兽穴中听到嗷嗷待哺的幼仔蹒跚学步的声音和哀鸣般的喘息声;也会经常看到它们被囚困在草棚或墨西哥人的小木屋里;也发现它们会直接穿过牧区而不是在牧区的边缘躲闪,因为它们清楚地知道总在边界徘徊,那么枪子儿也会很快追过来;也会在夜晚听到此起彼伏的狗吠声,当然它们经常会用叫声来欺骗敌人,比如夸大它们的数量和误导它们的位置等等。当然,人们也可以分辨出野狗那断续起伏的挑衅的叫声与那种长长的哀鸣之间的差别,这些声音总是不断地回荡在黄昏中。
在高高的平顶山上,当厚重的云雾遮住了羊群队伍前行的道路时,一只郊狼突然从云雾中出现,跟着队伍向前快跑。它耷拉着脑袋,偶尔试探着转身,喉间发出清晰而短促的声音,就好像是一个男子在马路上想和一个女子搭讪,但是在他还没弄清楚那个女孩儿是何等模样时,他故意用这样的招呼使自己看起来好像漫不经心一样。而此时,只能看到这只郊狼和牧羊犬扭打在一起,双方都龇着牙低吼,那长长的凶恶的号叫声回荡在牧场上空。
有一次,由于瘟疫爆发,兔子大批死去,静静地躺在贝格罗维亚下面的湿地边。黄昏时分,一只郊狼悠闲地踱着步子来到这里,就好像刚从它的老窝里出来,还没有决定要去哪里,只是在散步一样。就在那时,另一只郊狼从右边角落横插过来,它迈着稳健的步子一路向前疾走,似乎有任务在身。它们彼此靠近,只隔几英尺远,抽着鼻子,喘着粗气,沉思着注视对方,就如同你刚才的表情一样——那会儿我正在说一个人和郊狼之间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有一双深邃睿智的眼睛似乎可以预知未来。那注视的眼神飞快地闪过一丝不安,然后后来者退到了前者后面,两只狼一前一后以那种稳健的步伐朝既定的目标而去了。两只狼都紧闭双唇,四周悄无声息,但是这种沉默很容易理解——虽然在这之前,其中一只狼并没有显示出它的意图,但现在它们的目标一致了。如果我们只是通过表面现象就得出结论,认为这不过是在相遇时一只狼跟随另一只狼而去了,那我们就会因它们即将对羊儿做的事情而蒙受更大的损失。
当羊群受惊时会四散分开跑下山坡,郊狼熟知羊群的这一习惯,于是它们总是在低洼地带实施攻击,而牧羊人就会在羊群下方的营地中准备阻止它们。尽管我见过的被郊狼抢走的羊儿最多也只有七头,但是据说它们可以抢走更多。而且它们头脑灵活,行动迅速,当看到四散奔逃的羊群中有一只或几只羊羔快要掉队的时候,它们就会采取集体行动,共同将其制服。在长时间的追逐中,它们会采用安排合理的接力跑,而且据牧羊人所见,它们没有一次失手。如果郊狼集体发出攻击,那么问题就从它们是否会捕获你的羊儿变成它们到底能捕获多少。一旦袭击开始,它们就会大肆疯狂地掠夺,直到牧羊犬加入战斗来对抗它们。而郊狼能够很清楚地估计这种抵御的强度有多大,如果它们觉得难以对付,就会远远地站在暗处,大声咒骂。牧羊犬们会忍不住也用一种类似辱骂的叫声进行回击,它们知道,当郊狼大喊大叫的时候,就不会再来偷袭羊群了。但是有意思的是,现在郊狼知道它们已经使牧羊犬这样去认为了。狡猾的郊狼不仅熟知羊群和牧羊犬的习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比某些人还要更能够意识到并且会利用牧羊犬对它们所持有的态度和想法。因此,一天夜里,当羊群安然入睡,四下里寂静无声的时候,伴随着空谷柔和的微风,三四只邪恶的身影溜到了羊群中最为坚固的一侧,嘲弄地叫喊着,制造了佯攻的假象,于是,牧羊犬都被吸引过去了。与此同时,郊狼的大部队悄无声息地溜进了毫无防备的那一侧,开始了大范围的屠戮。整个过程中,郊狼们彼此之间似乎没有任何的交流。
牧羊人也会略施小计来对付郊狼的攻击。首先,他们让羊儿们的头都朝向里面围成一圈,然后训练牧羊犬一发现郊狼攻来的蛛丝马迹就绕着围成一圈的羊群跑。如果有羊儿将身子转了过来,就一直撕咬着直到它们把头、尤其是把最重要的喉咙部分背向敌人。这样一来,如果郊狼想要发动有效的进攻,就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但是和厄特两年内在里奥布拉沃杀死了八百只郊狼那会儿相比,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屠杀了。而且那会儿也无法养牧羊犬,因为在牧场上投放了大量的有毒的肉来对付贪婪的郊狼。
到了春季,当郊狼的幼仔在狼窝里嗷嗷待哺或是在成片的松树下游荡时,郊狼依然是最可怕的敌人。冬天的雪使它们无法在高地居住,而且在平原上水源之间相隔甚远,也使它们无法跟随在羊群身后,因为食肉动物在吃食过后必须要喝水。
除了恶贯满盈的郊狼外,在牧羊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其它的坏蛋在伺机等待,而且可能会更具威胁。比如一只红猫在一个夜晚就能造成更大的破坏。它会轻柔地接近羊群,并不会使羊群散开,然后瞅准机会毫无征兆地迅速把羊杀死。由于猫只是喜欢吸食血,还有吃羊喉咙那里的松软部分,所以它每一次突袭都会杀掉一大群可怜的羊儿。猫和豹子都相当狡猾,它们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羊群,牧羊犬却压根发现不了。美洲狮喜欢成双结对地前来,所以如果它们不小心将羊群惊扰了,铃声就会把牧羊人引来,于是它们就会带着战利品和身上的伤痕离开。一只美洲狮通常会在羊群周围好几天,每夜都会捕获一只上百磅重的阉羊,将它扛在肩头,然后送到它的老窝让孩子们享用,而且它几乎不会留下任何拖拽的痕迹。牧羊人可以回击的办法主要是跟踪它们回家或是给它们的猎物下毒。枪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因为在晚上幽暗的星光下,羊儿们会愚蠢地来回兜圈子,而敌人就会借此悄悄地来到羊儿中间进行杀戮。厄特就曾经讲过,有一晚,这群美洲狮中有四只摸进了他的畜栏,每只都抢走了一头肥壮的羊;而另一次,还是那伙狮子,一晚上就抢走了六十头成年绵羊。
大多数牧羊人都相信所有鬼鬼祟祟的猫科动物都是怯懦的,尽管它们有时会固执地不愿丢下猎物,很在意自己的毛皮,甚至在遇到袭击时,也只是打开一条后撤的线路——你会从牧羊人口中反复听到各种例子来证明这一点。但是如果你将话题转向熊的时候,牧羊人对于它的了解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对羊毛税改革的认知一样,经常是与普遍性相悖的,只会从自己的经历当中来向你具体讲述。在他们的讲述中,似乎只要一只熊愿意的话,它就可以身轻如燕地在草地上穿梭,它会把猎物搬进洞中享用,也会伴随着雷鸣般的咆哮当着牧羊人的面肆无忌惮地吃,它可能会被你简单地转动手中的牧羊棒和大声地叫骂而吓住,但是往往是刚撤回一小段路后,它就又折了回来,猪一样的小眼睛中闪烁着邪恶的贼光,不会轻易地在侮辱它的敌人面前投降。有一次,一只小柯利犬在它的脚后跟猛咬了一口,使它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行走,在路上出尽了洋相;另一次,一只熊盘腿坐了下来,迎接牧羊犬的进攻,它用厚厚的大爪子撕扯着狗儿们,或是一把将小狗儿抓到胸前,那力道简直可以把狗撕碎。熊通常不是一个诡计多端的杀手,但是如果它发现这里的羊儿肥美鲜嫩,那它也会在一晚上来回跑好几趟,将同伙都召集来。
对于牧羊人对羊群的那种关爱、需求以及亲密的关系,野兽们是无法意识到的,也是无法理解的。而它们对于人类本能地有一种恐惧和疏远的态度。如果一只郊狼独自出现,那意味着报复的信号,因为它会把牧羊人营地的一角弄脏,还会把灰土都扬到牧羊人的物品上,但是它不会对营地中的其它东西加以破坏。对于羊群而言,它只不过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讨厌鬼而已,就像是在死尸旁嗡嗡飞的苍蝇一样惹人厌恶。它们的策略就是尽量不要惊动到牧羊犬,人当然是不能吃的,尽管他们的确很讨厌,但是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它们是不会主动接近人类的。
这些年来,我只听过两起牧羊人被野兽伤害的事情。一个是在克恩河,牧羊人与一头受伤的熊短兵相接,尽管牧羊犬最终把熊撵跑了,但牧羊人却倒下了。那里是熊经常出没的地方,它们会在晚上没有恶意地在睡熟的牧羊人身旁徘徊。
在圣埃米格迪奥,一只母熊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把它的子女带出来向它们传授如何去捕杀猎物。这时,牧羊人夏博被它们来回奔跑的声音吵醒了,他听到它们就在羊群周围吸气的声音,于是叫上牧羊犬,带上他的牧羊棒出来了。如果他能意识到对方只是熊的幼仔的话,那他就绝不会那样去做了。因为通常情况下,一只成年狗熊对于牧羊人的棒子可以不加反抗地忍受,但是如果那威胁到了它的子女的话,它就不会再忍受了。因此,夏博为他的轻率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直至他去世的时候,身上还留有这次被攻击的累累伤疤。
【注释】
[1]猞猁,食肉目,猫科,猞猁属。外形似猫,但比猫大得多,体重十八至三十二千克,体长九十至一百三十厘米。身体粗壮,四肢较长,尾极短粗,尾尖呈钝圆。——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