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禅让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中国历史上曾流传着先王禅让的传说,尧、舜、禹三代政权的交接,是通过遴选、推荐、考察和任用等一系列程序和平实现的。
有关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古书多有描述,当时,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在黄帝以后,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尧在位时举荐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又让位给禹,禹在位时又举荐伯益。
尧舜禅让的故事典出《史记·五帝本纪》。
●故事梗概
尧从16岁开始治理天下,在位70年。到86岁那年,他觉得自己年老力衰,想要找一个人来接替他。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他向各地发出公告,号召人们推荐贤能的人。过了不久,人们推荐虞舜做他的继承人。后来尧又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推举虞舜,说他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
据说虞舜姓姚,冀州(今河北省)人。他的父亲是个瞽叟,母亲早去世了。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也就是虞舜的后母。后母生了个儿子,取名叫象。象好吃懒做而且又非常傲慢,经常在父母面前说异母哥哥虞舜的坏话。老夫妻俩和象常在一块儿密谋,要找机会害死虞舜,好让象一个人继承父母的全部财产。虞舜并不介意。他十分孝顺自己的瞎父亲,对待后母和异母弟弟象也很好。
唐尧听了人们的介绍,决定先考验考验虞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虞舜,派虞舜到各地去同群众一起干活。
虞舜到历山脚下去种地。原来那里的农民经常为了争夺土地而闹得不可开交,虞舜一去,农民们就互相谦让,你帮我,我帮你,把生产搞得很好。虞舜到雷泽地方去捕鱼。本来那里的渔民经常为了争夺房屋而打得头破血流,虞舜一去,渔民们就互相让房屋,和睦得像一家人。虞舜到河滨去烧制陶器。原来那时的陶工干活粗制滥造,陶器的质地粗劣,虞舜一去,陶工们就认真工作,制作出来的陶器十分精美。虞舜每到一个地方,人们都紧紧跟着他。舜时父权制已确立,私有财产也已产生。舜拥有许多私有财产,有牛羊,仓库里储存许多物品。
虞舜的瞎爸爸和弟弟象听说虞舜得到这么多东西,又起了坏心。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登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唐尧听说虞舜这样宽宏大量,对他更加放心了,就把治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了他,自己带着一班人到各地去视察。虞舜行使了二十年的治理大权,把各种事情办理得井井有条,使天下的人全都十分佩服。这时候唐尧已经很老了,他视察各地回来之后,就把部落联盟领袖的职权全部让给了虞舜,自己退居一旁养老。这在历史上就叫作“尧舜禅让”。
舜接位后,亲自耕田、打渔、制陶,深受大家爱戴。他通过部落联盟会议,让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契管民事,怕益管山林川泽,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虞舜担任领袖的第八年,尧去世了。他更加勤恳奋发地工作,把天下治理得比尧的时候更好,农牧渔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舜年老时,也仿照尧的样子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在部落联盟会议上,因禹治水有功,大家推举禹来做继承人。禹为舜处理部落联盟事宜达十七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威信。舜在晚年也到处巡视。最后一次,他巡视到苍梧地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湖南省南部一带),得病死了。他的妻子娥皇和女英非常想念他,常常扶着门前的竹子悲哀地哭泣,她们的眼泪滴在竹子上,凝成了斑斑点点的美丽的花纹。这种有花纹的竹子,后来就被人们称为“湘妃竹”,其实就是斑竹。
大禹为舜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修了零陵与舜庙以示纪念。在返都时,娥皇、女英双双投进湘水。百姓传说她们已成为湘水之神,称她们为湘妃。
●智慧之窗
不拘一格用人才,尧舜禹禅让的过程,也是一个选人用人的过程,他们选择接班人的方式方法和标准无疑是成功的,突出了万事德为先的选人原则。用人。即使在今天,尧的选人标准和选人方法对我们也有诸多启示:选贤任能,不拘一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多方考察,验证才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