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文侯即位后,任命西门豹任邺(今河北临漳)令。邺地处魏国和赵国的交界处,是战略要地,如果治理不好,不仅当地百姓受苦,而且魏国的安全也要受到威胁。西门豹治邺的故事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故事梗概
西门豹上任之初,看到漳河两岸田地荒芜,城镇萧条,人烟稀少,感到很奇怪。经过询问得知,是河伯娶媳妇造成这种荒凉景象,那河伯娶媳妇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漳河每年夏秋两季河水泛滥,淹没大批农田。当地官吏不积极赈灾,反而和以搞鬼神为职业的巫婆相勾结,把这种自然灾害说成“河伯显圣”,胡说什么每年选一名美女给河伯做媳妇,就可以免除水患,并借机敛取钱财。所以每到河伯娶媳妇的季节,女巫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合适作河伯的媳妇’。马上下聘礼娶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沐浴斋戒;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点缀好那个如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沉没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也因为这个缘故,乡村城镇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从河伯开始“显圣”以来已经很久了。乡村间流传着“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
西门豹得知这一情况后,他谋划着破除这一陋习的办法,快到河伯娶媳妇的日子了,他就对当地官员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
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河边与长老相会。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会集在此,看热闹来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那个女巫是个老婆子,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仔细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够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过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再给他送去。”接着,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过了一会儿又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赶紧再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西门豹说:“巫婆、弟子,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又把三老抛到河中。西门豹插着笔,弯着腰,恭恭敬敬,面对着河站着等了很久。长老、廷掾等在旁边看得心惊肉跳。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要再派一个廷掾或者长老到河里去催他们。这些人见此都吓得在地上叩头,把头都叩破了,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像死灰一样。西门豹说:“好了,暂且留下来再等他们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离开这儿回家去吧。”从此以后,邺城上下,没人再提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西门豹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后,决心根治漳河水患,他召集当地农民修建了十条水渠,引漳河水灌溉邺田,这样一来,既减少了漳河水泛滥造成的自然灾害,又大大肥沃了两岸的土地。经过西门豹的治理,漳河的水患终于被根除,邺的农业生产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邺成为魏国北部的重要屏障。
●智慧之窗
这个故事里,西门豹运用了借势去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以巫婆、三老都不回来了这一最有效地手段,消弭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活动,既惩戒了首恶,又教育了百姓。这靠一般的宣传教育惩戒的手段是达不到目的的。
其实,“为河伯娶妇”是假,地方官吏乡绅与巫婆狼狈为奸、上下联手骗取政府和百姓的钱财是真,反映了古代贪官污吏利用自然灾害发国难财丑恶嘴脸。这个故事很有典型意义,也具有现实性。
受害的老百姓不知道这事是假吗?当然知道,但百姓在下当官者在上,百姓没有话语权。是西门豹让百姓看到了头上的那块青天,所以直到现在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仍代代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