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王令信陵君交出兵符视频

魏王令信陵君交出兵符视频

时间:2023-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当时正值战国末期,秦国加紧吞并六国的步伐,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信陵君高瞻远瞩,认识到赵国存亡对魏国的意义。却怕秦国报复而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双方的态度。这时,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侯嬴向信陵君献计:要想救赵,只有得到兵符。这个故事里信陵君深明“唇亡齿寒”,救邻即是自救的道理。窃符救赵,欺君盗符,当犯死罪。

●故事背景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当时正值战国末期,秦国加紧吞并六国的步伐,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反间计成功,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四十万。秦又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一统中国的计划。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信陵君高瞻远瞩,认识到赵国存亡对魏国的意义。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维护魏赵联盟关系,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终于挫败了敌人的图谋,保障了两国的安全。故事出自《史记·魏公子信陵君列传》。

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魏安厘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兵符是古代征调军兵所用的凭证,用不同的材料做成不同的形状,往往一半在统兵将领手里,一半在最高统治者手里,作为调用时的凭证。

●故事梗概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击破了赵国的长平军,又进兵包围赵首都邯郸。

信陵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发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国求救。

魏王派晋鄙将军带领十万部众援救赵国。却怕秦国报复而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双方的态度。情势十分危急。

这时,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侯嬴向信陵君献计:要想救赵,只有得到兵符。要得到兵符,就得去请如姬。晋鄙的兵符放在魏王的卧室内,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可自由进出魏王的卧室,只有她能把兵符偷出来。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了三年,求人为她父亲报仇,但没有找到。于是如姬对公子您哭诉,您派门客斩了她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此大恩,如姬为您去死都在所不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如今您只要开口求她,她一定会答应。拿到了虎符,夺过晋鄙的军权,可以向北援救赵国,向西打退秦军。

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求如姬,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给了公子。

公子又依了侯生的计策,带原隐居在屠市中当屠夫的朱亥一起前去兵营。到了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晋鄙合上兵符,仍怀疑这件事,抬头看着公子说:“我现在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车前来代替我,怎么回事?”朱亥见此,挥动袖里藏着的四十斤重的铁锥,打死了晋鄙,公子掌管了晋鄙的军队。挑选精兵八万人,攻击秦军。秦军腹背受敌,只得解围而去,解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

魏王因公子偷了兵符,矫诏杀死了晋鄙而大为恼怒,公子自己也知道魏王恼怒他。击退秦军救了赵国以后,就让部将率领大军撤回魏国。公子自己则与门客留在了赵国。

●智慧之窗

这个故事里信陵君深明“唇亡齿寒”,救邻即是自救的道理。他先是“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因为魏王“终不听”,他才万不得已,打算“往赴秦军,与赵俱死”。最后采用了侯嬴的计策,冒了极大的风险,承受欺君杀将的罪名,夺得晋鄙的兵权,击退强秦的进攻,保卫了赵、魏的安全。一系列举措,没有急人之困的大无畏精神和远见卓识,是不能做到的。

窃符救赵,欺君盗符,当犯死罪。出谋划策者自然是主谋,盗符者、执符夺权杀将者自然是主犯,信陵君、如姬、侯赢、朱亥每个人当然知道各种厉害关系,然而为了国家大局,为了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每个人都将危害甚至生命放在了身后,也许这才是这个故事的真正意义。

由于信陵君礼贤下士,与人为善,才有了侯生士为知己者死,如姬则为恩己者舍己,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在寻找精神寄托和追求的对象,若是找对了,于工作可以付出全部的热忱,于个人,可以鞍前马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